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区域活动

家庭区里趣味多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4日
作者:北京市第五幼儿园 邢瑶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2016年12期

在海森高课程指导下,我班尝试调整了活动区的设置,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需要,将娃娃家、图书区和表演区整合在一起,创设了以角色扮演为主的综合区域“家庭区”。很快,新的家庭区就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同时,也给老师们带来了从观念到行为的巨大挑战。

点评:主动学习,环境先行。在接受了主动学习的理念之后,老师们都会开始积极地创设主动学习环境,因为环境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基础。对于小班幼儿,最“热闹”的就是家庭区了,孩子们在这里探索材料,尝试和小朋友交流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当我们准备好丰富、真实的生活材料,开放区角,不限区角功能,孩子的游戏中就会处处体现他们生活中的缩影。

 

 

我也想演蝴蝶

 

今天的家庭区里格外热闹。厨房里,点点在用豆子焖米饭,茜茜穿着围裙在炒菜,高登在认真地打扫卫生,馨馨则边给娃娃换衣服边自言自语说道:“天气太热了,你得穿裙子。”忙碌的孩子们都沉浸在了自己快乐的游戏中。

点评:在区角开放初期,因为材料、空间而产生的同伴冲突感觉好像会多起来。一方面,我们需要观察孩子的游戏意图,反思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否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冲突解决也是幼儿主动学习、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此时,客厅里是另一番景象。有的在看书,有的在打电话,还有的在换服装准备要表演。林林和小美穿上了漂亮的蝴蝶翅膀和花裙子,对着梳妆台打扮起来,她们要扮演蝴蝶。安安跑过来失落地对我说:“老师,没有蝴蝶翅膀了,我也想演蝴蝶!”我说:“那你要不要改变一下你的计划,先去玩别的游戏?”安安摇头说:“我不想改变,我只想扮演蝴蝶。”只见她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羡慕地看着林林和小美。看到安安失落等待的样子,我真想直接介入,帮助她获得满足。但是,我还是在内心挣扎着告诉自己:再等等、再等等,再给她一些时间,看看会发生什么。时间过去二十多分钟了,安安仍然在痴痴地等,期盼林林和小美表演完把蝴蝶翅膀传给她。但是,林林和小美一直在那里飞来飞去……这时,安安终于等不及了,走过去对林林说:“林林,让我穿一下行吗?”林林说:“不行,我先穿的。”安安说:“可是我也想穿。”林林说:“我一会演完你再穿!”安安没办法,只好点头表示同意,两个小朋友在交谈和协商中达成一致。

点评:海森高主动学习中,幼儿会表达自己的游戏意图,制定计划,选择和操作自己想要用的材料。教师要倾听和观察幼儿是否实施自己的计划,当事情有所变化,老师可以和幼儿交流他的计划,但不要急于给幼儿任何意图方面的建议。

 

点评:对于刚刚接触海森高区角模式的老师,我们常常提醒:看到问题要先“管住嘴”。案例中,老师抑制住了自己想要“当法官”的冲动,选择给孩子时间和自主,尊重了孩子想要继续等待的方式。

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是所有环节中最难的,老师要在开始的阶段不断告诉自己“再等等”,这是后续深入师幼互动的基础,因为我们进行师幼互动的目的就是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逐渐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只有当好“旁观者”,孩子才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才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当然,旁观不是放羊,老师需要更多的学习,了解介入的时机是什么,有哪些策略可以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意图解决问题。

 

又过了将近20分钟,终于,小美解下蝴蝶翅膀递给安安说:“我不演了,该轮到你了!”安安喜出望外,顿时,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漫长的等待带来的焦急和失落顿时全无。看到安安满足地穿上蝴蝶翅膀时,我才坚信,老师选择“等待”是多么的重要。我“悄悄”地延长了一小会儿游戏时间,让安安这只可爱的“小蝴蝶”能多飞一会儿。

点评:案例中的老师,“悄悄”延长了一小会儿游戏时间,让我们看到了老师对幼儿的尊重和鼓励。正是因为关注到了幼儿的需要,尊重了幼儿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所以老师才会选择采取这样的策略支持小美获得成功经验。海森高师幼互动的策略允许教师在教室里创造性地发挥,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需要注意,就是一定要在区角常规允许范围内。我相信会有更多有效的策略在我们教室里发生。

 

 

◆ 我们的改变

在整个活动区游戏中,安安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游戏计划。最开始求助于老师,希望老师能帮助她获得蝴蝶翅膀。后来,自己选择了等待和语言协商的办法尝试解决了问题。如果是过去,看到幼儿等待那么久,我想我早已经按捺不住,会给她出主意,甚至直接帮她解决问题。但安安的故事,使我意识到:教师不一定非要为孩子创设“无障碍通道”,当孩子面对问题时,教师也不要急于帮助他们解决,而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他们需要、也能够积累更多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一片狼藉

 

那天,小帅和冉冉在家庭区游戏。游戏开始,两个人便手忙脚乱地摆弄着厨房里的各种“食物”。将水果拿出来做沙拉,将豆子倒在锅里,串了烤串,又把饼干面包统统摆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餐桌上就摆得满满的……

真够乱的啊!我真想介入去引导一下他们该如何玩这些材料。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做一个“旁观者”。只见小帅拿起墩布模仿成人的样子,弯着腰一下一下地前后推拉小墩布,很认真的样子。冉冉则把娃娃抱到餐桌前坐好,用小勺子将“豆豆饭”一粒粒地喂给小娃娃,很投入。接着,冉冉发现餐桌上没有水(或汤),便扔下手里的勺子,跑去拿水杯并在水杯里面放上了几个小水果(我很疑惑,继续观察),然后来到饮料机面前模仿接水的动作。之后又回到娃娃餐桌前将手里的水喂给娃娃喝:“来,喝一些果汁!”原来,她为娃娃制作了一杯“果汁”,多么独一无二的“果汁”啊!整个游戏中,从他们表情和态度中可以看出他们多自主多自信!

点评: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就是随意玩儿吗?教师如何支持幼儿提高游戏水平呢?这可能是很多海森高初步实践者共有的困惑。

其实教室中的材料,即便没有老师的指导,孩子也会不断去探索并不断在游戏中重复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都源自幼儿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而非老师的意愿或主题设定。

不过,如何让幼儿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游戏,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更倾向于努力解决问题,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游戏经验,从而促进其游戏水平的发展,就需要海森高的区角活动常规——计划-工作-回顾了!在此常规支持下的主动学习,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游戏水平都能够获得提高。

老师利用《海森高儿童发展评价量表》进行观察,更有助于老师全面理解幼儿的发展。

 

活动区游戏结束了,家庭区里“一片狼藉”。与此同时,我心里也有不少疑惑:对于孩子起初无目的任意摆弄各种材料,也没有游戏主题的现象,我们到底需不需要介入,帮助孩子提高游戏水平?

带着疑惑,之后几天我选择继续观察幼儿的表现。我发现,小班幼儿在家庭区中都喜欢做饭,表现为将所有食物一一摆放在餐桌上,接着就是模范成人做家务、喂娃娃、给宝宝洗澡、看病等……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其他活动区域的小朋友在遇到困难时常常会向老师询问或求助,但家庭区的小朋友却喜欢重复摆弄和模仿,基本不向成人求助。

坚持当一个“旁观者”,使我终于捕捉到了孩子们的惊喜变化。今天小鱼儿、嘟嘟和星星选择了家庭区,他们做沙拉、包饺子、蒸米饭、摆甜点……很快,餐桌摆满了。此时,嘟嘟对星星说:“你先喂娃娃吃饭,我去打电话邀请客人来!”两个人第一次开始有了交流,我很激动,但更好奇嘟嘟将怎样去请客人?

只见嘟嘟跑到客厅拿起电话,假装按了几个数字后说:“喂,是邢老师吗?”顿时,我有点意外(确切说是有些突然),因为我根本没有做好“接电话”的准备。听到他的电话呼叫,我立刻假装拿起电话回复:“是呀,嘟嘟有事吗?”嘟嘟说:“我们做了好多好吃的,你来我家吃吧!”我兴奋地同意了。不一会,家庭区的门铃响起来,嘟嘟和小鱼儿一同“招待客人”。他们请我坐下,递给我小勺,请我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我还时不时问一问他们:“这是什么好吃的?怎么做的呀?”

点评:老师欣然接受了孩子们给安排的角色,并真正融入游戏中,用角色的语言来和幼儿沟通互动,让幼儿获得游戏和对话的主导权,让他们获得了主动学习的积极经验。

 

在与他们对话的过程中,我似乎也了解到了他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在家招待客人的。那天,孩子们第一次主动邀请他人,我也成为了家庭区中第一个客人。

 

◆ 我们的改变

很多时候问题来源于幼儿,答案也需要由幼儿来揭晓。就像孩子们在家庭区的表现,起初看似每天都在重复操作和模仿,游戏水平不高,但是如果教师能够理解幼儿、读懂幼儿,并避免将自己认定的游戏目标和游戏内容、形式灌输给孩子,渐渐地他们就能够玩出自己的游戏意图,提高游戏水平。教师的观察最为重要。通过观察教师能了解到孩子实际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教师能准确地寻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游戏是孩子们的游戏,游戏满足的是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教师要安于做“旁观者”。

陈宇华

首位获得美国HighScope海森高教育官方认证中国籍专家

首位将美国HighScope海森高师训体系带到中国的专家

 

如果让老师在孩子游戏的时候不吱声、不介入,对老师来说似乎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总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去教孩子。可是当我们放下“法官”的面具,成为一个关注幼儿游戏的“旁观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幼儿的想法和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意愿比我们更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有创意,而常常是老师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探索和成功的机会。

作为初期的主动学习的学习者和实践者,老师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放手”,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行动的转变,老师们开始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学习,反思教师的角色,这个良好的开端为后续深入地支持幼儿主动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