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课程研究

儿童的需要是选择教育形式的首要依据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1日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吴邵萍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4期

          

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后,某些人将评判幼儿园质量的标准机械地定为:一日活动中集体活动要尽量减少,不能有教师教授的内容,应当完全由幼儿自己探索。以至于很多的一线园长和教师在有领导和专家来幼儿园时,不敢组织集体活动,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不敢教授知识内容。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园长,我认为,不应机械地要求或规定一日活动中教师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实施策略,而应让教师们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无论是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还是个别活动,无论是幼儿探索还是教师教授,对于推进幼儿发展都有其必要性。判断采取哪种活动组织形式应要从儿童的立场,依据他们的发展需要来选择,而不是基于成人的视角或管理者的视角简单化地处理。

故事一:大吴老师,你能不能天天来给我们上辩论课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儿童既需要个别化学习、区域活动,也需要集体学习的活动形式,甚至可以说:集体学习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化、师生比等客观现实的需要,而是儿童的发展需要。下面仅以我和我园儿童之间发生的若干教育事件来予以说明。

 

故事二:老师,我们很久没有上课了

 

去年,我在大一班开展了一系列集体辩论活动后,幼儿对辩论活动的兴趣非常浓厚。每天追着我说:“大吴老师,你能不能天天来给我们上辩论课?”他们不仅每次在我经过他们班级的门口,或到他们班上时,一齐围着我,要求我给他们上辩论课,甚至不断有幼儿直接跑到园长办公室来找我,要求给他们上辩论课。我和他们开玩笑说:“待我想好辩论的题目后就去。”幼儿立刻说:“不用想了。任何题目都可以辩论。”我说:“那么,你们想辩论什么呢?”幼儿说:“人好还是动物好、住大房子好还是小房子好……”一连报出很多有趣的辩论主题。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是多么喜欢辩论活动。虽然辩论活动对幼儿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集体语言活动形式,但是它满足了大班幼儿围绕一个相互对立的话题进行解释说明、论证反驳的需要,满足了大班幼儿集体辩论一件事情的需要。这样的集体活动激发了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增强他们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满足了幼儿积累解释并坚持自己的观点、理解和尊重别人的观点经验的需要,满足了幼儿学习运用恰当方法辩论的需要。这些都是幼儿的独立性和评判性思维发展、主动性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所以,虽然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但幼儿自己主动提出并希望每天都要进行这样的集体活动。这就说明,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是需要集体学习这种活动组织方式的。成人不能简单认为集体活动越少越好,甚至取消,不能忽视幼儿的视角,而一味从成人、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

一天,几名幼儿跑到教师面前说:“老师,我们很久没有上课了!”老师奇怪地问:“我们不是天天都在上课吗?昨天,大家不还在讨论,怎么记班级日记别人才喜欢听吗?”幼儿说:“那不是上课。那是我们在帮助多多和笨笨怎么才能将日记记得好玩!”

孩子们的话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为什么我们每天都有集体活动,但幼儿没有认为是在上课呢?我们回顾了开展班级日记课程的整个历程,发现其实每天都安排了一个集体学习活动,只不过集体活动的内容都是教师根据幼儿前一天活动区发生的问题不断生成的。

如,课程的产生是在一位幼儿分享了图画书《蚯蚓的日记》后,引起了幼儿对记日记的兴趣。于是,教师就根据儿童的需要生成了班级日记的课程活动。教师主要采用了幼儿自主在活动区中记录班级日记的活动形式,只是根据幼儿在区域中发生的问题,再组织集体学习活动来共同解决问题。一段时间下来,教师根据幼儿在区域中所遇到的问题,幼儿的需要在当天或第二天组织相应的集体活动,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如,听完蚯蚓故事的当天,就有幼儿开始记日记。不一会儿,就有幼儿来询问教师:“老师,记什么呀?”说明幼儿虽然听完故事有激情,但在具体记录的时候,还是体现出对日记的模糊认识。于是,教师就组织全体幼儿讨论:“班级日记可以记什么呢?”通过讨论,幼儿明确:班级日记就是记录在班级中发生的自己的、他人的或是集体的,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教师让几位幼儿举例什么是印象深刻的事情,帮助大家理解每天在班级中发生的事情很多,也会有很多重复的事情,要选择记录一些新发生的、重要的、有趣的事情。

当幼儿自己在区域中记日记,又出现了问题。“老师,班级日记怎么记才能自己记得清楚、别人听得明白?”教师就组织全体幼儿讨论,帮助幼儿明确:“日记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当教师请每天负责班级日记的记录者向全体幼儿介绍时,倾听的幼儿又提出问题:“怎么记日记,别人才喜欢听?”教师又组织全体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明确了日记的内容要有顺序,有细节,比如人物的动作、表情,还有心里的想法……

教师反思在开展班级日记的过程中,始终是根据幼儿在区域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生成相应的集体学习活动,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后,又让幼儿自己在活动区里自主实践。在开展班级日记主题活动以来,教师还是和以往一样,每天都根据幼儿在区域中发生的问题生成一节集体活动。由于在集体活动中讨论的是幼儿自己遇到的问题、是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虽然教师组织了一个又一个集体活动,有时集体讨论时间甚至超过了规定的一节集体活动的时间,但幼儿依然没有感觉到这是在上课。

这说明,从儿童需要出发生成的集体活动,即使是集体学习活动,幼儿依然感受到是游戏、是区域活动。

 

 

 

故事三:集体抢“狼”怎么办

 

在语言区域中,中一班幼儿最近一直对表演《三只羊》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但近一周的时间,教师发现在区域活动时,表演区的幼儿每天都在争抢“狼”的角色,导致区域活动的时间都耗费在选择角色上。开始,教师通过观察和适时等待,想了解幼儿是否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到底是中班上学期的孩子,一方面仍以自我中心为主,另一方面也缺少主动商量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教师就介入,提出可否轮流扮演,虽然幼儿当时接受了教师的方法,可是每个人轮流演“狼”的角色,就意味着今天这个故事要表演好几遍,才能轮着自己。所以,没有争到“狼”角色的幼儿在表演时意兴阑珊,就希望快点演完。第二天依然重复出现了争抢“狼”的角色的现象。一连几天如此,教师反思后意识到:这不是个别幼儿的问题,而是此阶段幼儿普遍遇到的问题,是儿童此阶段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就生成了一节集体活动:讨论为什么喜欢“狼”、怎样才可以人人演到“狼”。

在讨论中,教师了解到幼儿之所以喜欢狼,是因为“狼”可以自由嚎叫、躺在地上、做好玩的动作。教师和幼儿商量:每个人都喜欢演狼,怎么才能让每个人都演到狼呢?幼儿想出要轮流,在彼此讨论中达成共识——中班小朋友长大了,本领高了,对于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要轮流、分享。

接着,教师提出:怎样让羊的角色也有趣、好玩,让大家都喜欢演呢?

幼儿想出了办法:第一,可以增加羊的叫声,讲到哪一只羊,那只羊就可以发出声音,让小羊、中羊、大羊通过发出不同的叫声来代表自己。当不同的小朋友扮演小羊时,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声音来表现小羊的叫声,声音可以是拖音的、慢慢的或不拖音的、快快的,可以是尖细的、高高的声音,也可以是粗哑的、低低的声音……

第二,幼儿认为可以增加三只羊的动作。如,小羊调皮,所以讲话时喜欢边讲边转圈,或边讲边挠痒痒……经过讨论后:不仅增加了每个角色的趣味性,使所有幼儿都喜欢演每个角色,而且给与每位幼儿自主创作的空间,满足了幼儿自主化、个性化表演的需求,同时,给与表演新鲜感,因为不同表演者的小羊都是新鲜的、多样化的。

最后,教师又提出:“一个能干的演员能够承担任何角色,特别是没有人愿意演的角色。无论什么角色都能够演得很好,使得大家都喜欢看他的表演,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这样的演员?”

幼儿的挑战意识被大大激发,大家都说自己很能干,能够去演各种角色,教师就又和幼儿一起讨论出演员记录表,纵向是每位幼儿的照片和姓名符号,横向是每个故事中的所有角色。幼儿在活动区中扮演过一个角色,就给自己在相应的角色栏目中贴一个五角星。这样,每个幼儿都清楚自己演过哪些角色,还有哪些角色没有扮演过,下次继续挑战。每位幼儿都积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所有角色都能扮演的厉害演员。

从此以后,幼儿再也没有出现争抢角色的现象,无论是新故事还是老故事,幼儿都在不断地尝试演不同的角色,演别人不愿意演的角色。

可以看出,虽然是区域活动发生的问题,虽然是教师判断并生成的集体活动,但此问题是幼儿此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此问题,幼儿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所以,集体活动不在于是教师提出的还是幼儿提出的,关键看幼儿是否在发展中需要。当区域活动、个别交流中,无法彻底地解决时,就需要集体学习活动来共同解决,以帮助幼儿达成共识,同时起到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根据幼儿的行为问题组织集体研讨,共同找出问题的症结,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幼儿的自主活动去除障碍,保证区域活动有质量地进行。

 

故事四:我不会,我没有学过

 

在一次小班的区域活动中,姗姗选择了美术区,用吹泡泡的方法来作画,可是,当她走到吹泡泡区域时,看到老师和其他幼儿都在努力吹泡泡,并在纸上已经吹出了一些泡泡痕迹。她拿着吸管,走到教师面前,不断地说:“我没有吹过泡泡,我不会吹泡泡。”教师说:“没事,你先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吹的。”可是,她根本不看,一会儿就哭起来了。教师对她说:“小朋友都没学过,大家也都是第一次玩。来,我们一起试试。哇!有这么多种吸管呀!看看都有什么吸管?”教师引导她发现不仅有细吸管、粗吸管,有单根吸管,还有不同根数用透明胶带缠住的两根吸管组、三根吸管组、四根吸管组和五根吸管组。教师问:“你想试试用哪种吸管来吹泡泡?”她说:“你先吹。”教师也不催促她,而是自己先努力吹泡泡,让她看到教师也是经常吹不出泡泡的。当她看到教师努力后终于吹出不同的泡泡后,很高兴,看到她有一些愿意尝试的意向,教师立即拿出吸管让她吹。虽然她的嘴巴还没有接触到吸管就开始吹了,但教师立即鼓励她:“哇!你好厉害呀!会吹了!”她露出了羞涩的笑容。但她有时吹得出有时吹不出,又快要哭了。教师说:“你看,我也是有时吹得出有时吹不出,什么原因呢?我们两个人都再试试,每一种吸管都试试,看谁能够发现秘密。”她点点头,自己拿不同的吸管吹。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既不问她,也不看她,减少她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她自己安安静静地不断尝试,经过很长时间后终于吹出了泡泡。她对正好来班上的我说:“老师,你看。”此时,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项活动,对于姗姗来说,最适合的是一对一的个别指导以及一个人静静练习,不被打扰就是她最需要的。所以,什么样的组织活动方式,是小组学习还是集体学习、个别学习,都在于儿童自身的需要。

以上四则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可以说明,教师是采取集体学习、区域活动还是个别指导(学习)都应该按照幼儿的内在需求,而不是机械地从行政管理、成人视角出发认为区域活动就是比集体活动要好,或者区域活动就是最适合所有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方式,不能统一规定,不能统一要求所有幼儿园、所有班级、所有幼儿齐步走。如果这样,反而是打着尊重幼儿、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办事的旗号,实则是不了解儿童、不尊重儿童发展需要的行为,是另一种不尊重幼儿、对幼儿发展造成阻碍的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要静心地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去确定我们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