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课程研究

中国学前课程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02日
作者:徐秀玲 黄乾玉 字号     来源:《新课程研究》2015年第02期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呈现从模仿外国到日益本土化,从零散到逐步整合的特点。研究其发展历程,需要考究学前教育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自从模仿国外学前教育模式后学前课程改革发展的特点等相关内容。研究得出启示,学前教育改革应当在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向民族化、地方化、本土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前课程改革 模仿 民族化 地方化

  学前教育课程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运用多种教育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学前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都处于最基础的位置,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支柱,其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经历了从模仿到本土化,从借鉴、吸收到自我创新的过程。在国内外各种观念的抨击下,保障学前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随之而出,各种学前教育机构也应然而生。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当注意回归本国的实际,建设本土化、地方化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一、中国学前教育的古代渊源

  中国古代就很重视幼儿教育,并强调幼儿教育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有“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直到今日,古代教育家们的思想仍具有深远的意义,颜之推主张胎教,墨子强调环境和人性的形成作用,孔子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今日依然被世人谨记和沿用。

  1.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儿童应当及早施教。朱熹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他对人的心理特点有独到的认识,他把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在这两个教育阶段中,朱熹更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他主张儿童教育应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初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必须先入为主,为儿童提供形象、生动、能激发其兴趣的材料;他首创《须知》、《学则》,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朱熹强调儿童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他指出,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长大在此基础上加工,就可以成为圣贤;若儿童时期打好了基础,大学就不费力,若少时这个基础没打好,再补救,就十分困难了,因此,他再三强调15岁前儿童教育的意义。

  2.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胎教。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尤其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认为幼儿期是奠定一个人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应当抓住这个时机,及早进行幼儿教育,因此提出了“胎教”的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著作《颜氏家训》中:《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它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内容全面,涉及胎教、教子、道德情操、勉学等家庭教育问题。就学前教育而言,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婴幼儿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书中所反映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他指出,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教育的内容应是“歌诗”、“习礼”和“读书”,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他认为儿童要顺其自然,如若用对待成人的办法甚至用对付囚犯一样的办法来对待儿童,只会事与愿违。他继承了儒家关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认为儿童的性情总是喜欢嬉游而厌恶拘束的,必须顺应其个性特点,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他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神、身体、智慧都处于发展之中,必须循序渐进,量力施教,这就是“随人分限所及”的原则。

  二、近代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

  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是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的颁布促进了学前机构的产生,规范了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

  1.癸卯学制。1903年,张百熙、容庆、张之洞重定学堂章程,并命名《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也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癸卯学制划分为三段七级,其中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蒙养院即幼儿教育机构,主要招收3~7岁的幼儿,将蒙养院纳入学制系统,标志着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进入到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

  2.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废除科举制度后第一个正式颁布施行的新式学制,它在学制结构上进行了局部调整,首先体现在初等教育方面。它将学制划分为三段四级,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提出各科目应随时提示国民道德教育的相关事项,需注意选择生活所需之知识技能进行教授,所选内容应当适应儿童生活、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并首次提出注意男女儿童的差别,强调注意各科教学目标、方法的相互联系和配合。虽然在壬子癸丑学制中没有明确提出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但是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3.壬戌学制。1922年9月,教育部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又称“壬戌学制”或称“新学制”),它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壬戌学制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制框架,提出“七项标准”,主要从社会进化的需要出发,强调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讲究个性发展;从国民经济力和生活教育的角度出发,强调应使教育易于普及,留各地方伸缩余地。新学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幼儿园的发展,1927年,在陶行知领导下先后在南京郊区燕子矶、迈高桥等地创办了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同时还创办了一些实验幼稚园,如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即私立南京鼓楼幼稚园。

  三、从模仿到逐步中国化

  国外在学前教育领域有不少先进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前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的“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的方向转变。中国的学前教育课程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模仿、借鉴到中国化的过程。

  1.对日本学前课程的模仿。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1872年第一个新学制诞生,1876年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就成立了日本最早的官立幼稚园。到19世纪末,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模式,其标志是《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的制定。1904年,我国第一个颁布实施的近代学制系统《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首次确立了学前教育制度。《奏定学堂章程》主要是模仿日本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其专辟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蒙养院课程包括游戏、歌谣、谈话、手技4项,其具体教育内容为:从《孝经》《四书》《列女传》《女诫》《女训》及《教女遗规》等书中择其最切要而极明显者,分别依次浅深,明白解说,编成一书,并附以图;初等小学识字课本及小学前二年之各种教科书。

  该章程颁布后出现了一批幼稚教育机构,官立的如1905年创办的湖南蒙养院,私立的如1905年创办的天津严氏蒙养院,皆聘日本人为教师,开设课程皆与《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要求相一致,具有很浓的仿日色彩。

  2.对苏联学前课程的借鉴与吸收。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首次国全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中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教育方针。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在课程安排上,我国幼儿园既采用了老解放区幼儿园、保育院等托幼组织开设的看图识字、数数、手工、图画、游戏、唱歌、跳舞、观察、体操和自由发表意见等课程经验,又吸收了陈鹤琴课程实验研究的成果。直到1950年年底,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及其课程体系受到批判,与此同时,全国上下开始了全面学习苏联幼儿教育经验的热潮。

       3.逐步中国化的学前课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幼儿教育迎来新的发展阶段。1981年,教育部正式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课程应包括生活卫生习惯、思想品德、基本动作发展、常识、语言、计算、美工、音乐等8个方面,要求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教育手段来开展教育工作,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7种9册幼儿园教材。1986年,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我国制定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规程》规范了幼儿园在卫生保健方面、教育原则方面、游戏的作用以及对幼儿园的工作人员的要求等。2001年颁发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从宏观角度指导幼儿园教育,由幼儿园依照本土特点制定具体要求。与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比较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不同:将原来的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8个方面的内容压缩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将原来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内容要求压缩为对整个幼儿园的总体要求;淡化了具体技能的要求。2012年,在纲要的基础上教育部发布《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将各个领域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都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组成。它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和特点。

  四、启示

  1.继续在借鉴学习中发展学前教育。在教育走向全球化的时代,发展学前教育离不开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和吸收。国外儿童教育家的思想中有很多先进且合理的成分,如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提出“敏感期”的教育、“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儿童观”、在幼儿园中实施“混龄教育”以及认为“工作”能使儿童恢复到正常状态;福禄贝尔极其重视“家庭教育”,设置了一整套“恩物”,让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自己,表现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他和蒙台梭利一样,都提倡“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认为人的教育应当按照人的本性连续、协调地促使他们各方面得到发展。另外,还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的思想等也包含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我国移植了日本的课程,促成了近代的学前教育的诞生,在解放时期借鉴了苏联,促成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在不断地探索中,涌现出陈鹤琴、张雪门、陶行知等为代表的幼儿教育家。美国、苏联、日本、瑞士等都是学前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他们有自成体系和教育理念和模式,学前教育仍处于起始阶段,我国只有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借鉴中,才能发展具有自己本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

  2.挖掘中国民族特色的学前课程。学前教育的对象处于生长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教育课程应当基于幼儿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具备科学的儿童观、发展观,掌握有关幼儿心理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能够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内容,要考虑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其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此外,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优秀经验的总结和沿袭。我国学前课程的发展应当立足于国情和文化,立足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昌盛,挖掘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学前课程。例如,将传统节日融入到学前教育课程中,通过学习传统节日的缘由、意义及欢庆方式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学前课程。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国家,不能忽略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甚至两级分化的现状。

  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不仅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念,更能立足于当地的风俗、发展和人文氛围,发展最适宜于当地幼儿的课程。对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我国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引进师资,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对于一些具有民族风情的区域,则应当首先考虑继承和沿袭民族的传统。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不仅有助于儿童学习和接受本民族的风俗,更有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有助于国家民族的不断兴旺和发展。

  学前课程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护,学前教育课程是整个教育课程的基础,我国必须完善并落实我国的课程管理政策。作为教师,应当珍惜并把握国家赋予的课程开发的权利,立足于本土、本园、本班的特点,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指导下认真研读《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计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敏,田景正.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程分析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56-59.

  [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684-685,690.

  [4]郑建成,朱家雄.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伊丽.关于幼儿园教育纲要的比较和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2,(3):31-33.

  (作者: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徐秀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 黄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