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数学教育

浅谈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数教育的渗透

发布日期:2013年04月15日
作者:常连琴     来源: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镇中心幼儿园

      由于中班幼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数学又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就更需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进行学习。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游戏不受外部的强制和干预,完全是幼儿自主自愿进行的,这是游戏的显著特点。幼儿在游戏中,活动和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 而区域活动恰恰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游戏环境。

      一、我班在各区域活动中的一些尝试
     (一)种小树
      在泡沫上写上1——10的数字,在牙签上粘上小树,孩子们会根据数字插上相应数量的小树。(指导语:这里有1,2……10块地,请小朋友们按照地里的数字种上相应的树吧,看谁种的又快又对。)


       这种游戏化的操作活动不仅有效的让幼儿练习了“按数取物”,还让幼儿复习了认读数字。(图13)
    

     (二) 小鱼小鱼水里游
       同种小树一样,把各种颜色或形状的小鱼粘在牙签上,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给小鱼排序。(排序的难度,可根据孩子的发展调整,体现层次性。)(图11、12)

     (三) 手套设计
      在美工区给孩子们提供画有小手套的纸(手套数量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提供数量也要不同),让孩子设计图案,涂上颜色,孩子们做好后,可引导他们说一说:“你设计了几只手套,几副手套?(引导孩子知道两只是一副),你设计的手套用了几种颜色等。”这样不仅练习了设计、图色,还练习了数数。(图10)

     (四) 拖鞋设计
      在美工区中,准备拖鞋的鞋底和鞋面,引导孩子们设计图案,涂色,然后粘制成拖鞋,粘制好引导幼儿说一说,你设计了几只拖鞋,几双拖鞋(只和双的认识),有多少图案,用了多少颜色等。(图6)

     (五) 美工区设的很多东西都可以送到商店去当货物,而美工区送到商店的大量货物,售货员,又会进行货物数量的清点,记帐,整理分类,给手套,鞋子等配对等。

     (六) 同样,泥工区团制的泥球,也可当成药丸送到医院,医院的孩子们会进行数量的统计,医生卖药时,也会数一数卖出几粒药,并在纸兜上用点子标记出来。

       实际上,各个区域都可以渗透数的教育。比如益智区投放扑克牌、棋类、骰子;积塑区拼插的过程中可数数排序;娃娃家和商店,医院的交往过程中,都可以渗透数的教育。而且,只要养成了习惯,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会主动的去数一数,排一排。

      二、下面是我班的活动案例
     案例1
     区域活动时,我在积塑区观察,发现刘猛和李冬都在用积塑插车。插完了就拿着开着玩。他们俩个平时很不喜欢数数,于是我走过去问李冬:“你插的什么车啊?”李冬说:“我插的是大火车。”(这时刘猛在旁边认真的听我们交谈。)我又说:“你的火车可真长啊,你能告诉我这辆火车用了几块红积塑吗?”“能。”说完李冬就数了起来。我点头微笑,告诉他对了。李冬高兴的说:“我还知道蓝色的用了几块!”说完又数了起来。一直把每个颜色都数过来。我微笑着说:“嗯,不错,都数对了呢。那这辆车一共用了多少积塑,你能数出来吗。”李冬没说话,默默的数了起来。他一块一块的按物点数,可认真了,而且准确的数出来。(19块积塑)。


      一旁的刘猛一直看着我们,见我们数完了,连忙说:“老师,我也能数。”我说:“好,你也来数一数吧。”刘猛在数数方面,在班里是很差的,平时也不喜欢数数。可是,今天,他数的可认真了。他主动的按照刚刚李冬的方法去数。先按照颜色数,然后又数总数。这过程中虽有错误,但是当我说你再数一次时,他就会仔细认真的再数一次,直到数对。(这时李冬也很认真的看我们说话)。


       我说:“你们数得真认真,插的车也不错呢。我真想让其他小朋友也知道你们是怎么插的车,怎么数的数呢。”李冬说:“要不,我跟他们说说去。”刘猛也说:“我也去。”我说:“好啊。你们去给他们介绍一下吧。”刘猛和李冬高兴的拿着他们的玩具,去跟别的小朋友介绍他们插了什么车,各种颜色的积塑用了多少……


      分析:对某些中班孩子来讲,按物点数仍然是难点,他们不喜欢生硬的数数,对于教师,家长逼着学数数,很是反感,甚至不愿数数,如果在他们玩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导他们,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案例2
       今天徐梦在积塑区用雪花片插花篮,我见她不管什么颜色就往一块插,于是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说:“徐梦插花蓝啊,我也想插一个呢。”徐梦高兴的说:“好啊,我们一起插。”她把放雪花片盒子推给了我。我从里面取出雪花片按颜色分好,然后,按颜色有规律的插了起来。徐梦边插边看我这里。等我插完了。徐梦问:“为什么老师插的比我插的漂亮呢?”我问她:“老师插的哪里比你的漂亮呢?”徐梦想了想说:“嗯……老师插的每一层都换一种颜色,这样很漂亮。这个篮子的提手,也是一个红,一个蓝,一个红,一个蓝这样插的。”我笑这说:“徐梦观察的真仔细。那你的是怎么插的呢?”徐梦害羞的说:“我就是乱插的。”我笑着说:“我想去跟其他小朋友去介绍我的花篮了,你呢?”徐梦说:“我想象老师那样插完,再去介绍给小朋友。”说完认真的插了起来。

      分析:中班孩子对于排序,仍然有困难,其实利用积塑学习排序是很好的方法。容易观察,操作。老师们可以试试引导孩子们在搭建,插接的时候,有规律的操作。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图7、8、9)

       案例3 服装设计
       区域时美工区的小朋友把设计好的服装送往商店,我发现美工区的小朋友把服装往商店里一放就走了。售货员也只是把服装往货架上一摆。这时我以顾客的身份介入,对当售货员的马若楠说:“我想买一件衣服,请你给我介绍一下你们的服装好吗?”马若楠说:“请您先随便看看吧,喜欢哪件我给你拿。”我拿起几件衣服说:“你们商店的衣服,我都不太满意,你看这些衣服上的颜色不匀,还没有设计图案我都不喜欢。你们商店进这样的衣服是卖不出去的。”马若楠说:“要不我让他们去重做。”我说:“好吧,等你们有了好看的衣服我再来买。”


      马若楠拿着衣服到了美工区,对做衣服的小朋友说:“你们做的衣服客人不喜欢,你们再把颜色涂匀点,给衣服添上点图案吧。要不然我们商店就不要你们的衣服了。”马若楠说完回商店去了。

      我马上坐到了做衣服的小朋友身边,拿起了衣服模型说:“我也想设计一件衣服,我们一起做好吗?”我边说边做:“我设计一件小裙子,嗯,我要给小裙子的领口上画上四朵花,袖口上画两朵,裙子边上画小苹果的花边。嗯,数一数,1,2,……7,是7个小苹果。然后我要涂上颜色,涂色我要沿着一个方向,一笔挨着一笔才能涂匀……”他们看见我做的样子,马上有小朋友照样子做起来。也有的用裤子、毛衣的模型设计。我说:“我们一定要把图案设计漂亮点,颜色涂匀点,要不商店就不要我们的衣服了。”小朋友们听了,果然认真的制作起来。我边观察他们的设计,边引导孩子们说出:“你画了几个图案,用了几种颜色,画了几个口袋……”引导孩子说出数字。衣服做好了,我说:“咱们一起到商店送货吧,我想跟售货员介绍一下我设计的衣服,你们也想想怎么介绍好吗?”我带着他们来到商店,我先对马若楠说:“售货员,我们来送货了。你先看看我设计的这件衣服,领口有四朵花,袖口有两朵,裙边上还有7个小苹果,这里还有两个口袋。我设计的衣服放在你们商店一定好卖。”马若楠接过衣服说:“嗯,真的很漂亮,这件衣服我们商店要了。”我说:“我们其他设计师,也要介绍一下他们设计的衣服。”其他孩子各自介绍他们设计的衣服,我引导他们说出自己设计的衣服用了几种颜色,有几个图案……当马若楠收下衣服后,我又说:“请你清点一下我们送来多少件衣服吧!”马若楠拿着衣服一件一件数起来。(这时其他孩子也认真的看她数)马若楠数完了,我说:“你记个帐吧。”(商店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货,卖出东西,都有记帐这个环节。)马若楠说:“好吧。”然后拿起记帐本,画上衣服,然后用点子记录数量。


      区域结束,评区时,我引导马若楠,和美工区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了这次活动的过程,在以后的活动中,很多孩子都会主动的去数一数自己设计的作品用了几种颜色,有几个图案……也会向售货员介绍推销自己的作品。售货员也会清点货物,记帐。当有的孩子设计不认真就“交货”时,售货员会退货,请他们重新修改设计……


      分析: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引导孩子们设计服装,掌握涂色的方法,也在情境中,引导孩子们有意识的去数一数自己的作品有多少图案,用了几种颜色……并且引导售货员学会清点货物,以及记帐。而且,孩子们在推销自己的作品时,也促进了交往,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图1、2、3、4、5)

       三、区域游戏渗透数学活动的意义与倡导
      区域活动中渗透数教育实际就是在玩中学数学,在游戏中学数学,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在游戏中、在情境中学数学孩子更有兴趣,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的数学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把教学活动从教师在教育目标控制下的对幼儿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的学习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活动过程中,对于不同情况教师应善于以不同的角色——“合作者”、“发现者”、“援助者”、“评价者”对幼儿进行诱发、激励、辅导、组织、评价。因此我们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观察、询问、交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并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调整。

      通过教学活动游戏化,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能帮助幼儿消除平时学习中的紧张、厌烦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把教学活动变成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游戏中不存在任何强制性的驱使与束缚,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严格的外部控制,能享受到一定的自由,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验和发挥。当利用材料操作成功时,会产生自豪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失败时,也不会受到教师的责备,而是得到启发和鼓励。因此,幼儿能在活动中体验到自主感、胜任感等积极情绪。
 

      老师,让我们做教育中的有心人,为孩子们创造出学习数学的良好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