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社会教育

试论教师情感素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04日
作者:陈敏     来源: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第一幼儿园
幼儿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情感在幼儿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幼儿教育应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和基础。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提高幼儿教师的情感素养,是有效实施幼儿情感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内涵的保障。因此,情感素养是现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情感素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1. 幼儿教育阶段教师情感素养因子分析,现状论述,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近几年来,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人们不断探索情感、意志、性格的养成教育,尤其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日趋提高。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它对智慧的发展、德性之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来说,像阳光、如雨露,没有健康的情感,便没有完美的童心,更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人说,情感教育是向幼儿进行一切教育的基础。因此情感教育也成为了当今幼儿园教育的主线。
 
情感教育(如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处理幼儿的情绪问题、实施情感教育过程中与同事、家长的沟通等)是一项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一些教师在遇到具体教育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另外,不同教师实施情感教育取得的成效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已有的情感教育经验、情感教育能力等情感素养的原因。
 
2. 教师情感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表现
教师的情感素养指的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能自觉地对儿童情感发展予以关注,并能根据儿童情感发展的规律,运用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影响儿童情感发展的教育能力和人格品质。根据情感教育的影响机制,教师情育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即能维持和促使教师顺利、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感品质、行为的总和,如富有爱心、健康的情绪、积极的心态、自我情感认知和调节能力,以及美感、责任感、自尊感、自信心等,都属于情感素养范畴;二是教师对儿童进行有意识的情感教育的行为方式与能力。包括:对儿童情感需要和发展特点的理解与分析;与儿童能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良好和得体的情感语言;科学地设计情感教育活动和创设情感教育场的能力,给予儿童个别化情感影响的机智等等。前者既是教师对儿童情感产生潜在影响的因素,又是教师情育素养的基础,后者则是能直接和有意识影响幼儿情感发展的操作因素。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感情需要,因此幼儿情感教育具有时段性。它们分别是34岁幼儿的依恋需要,45岁幼儿的交往需要和求知需要,56岁幼儿的自尊需要。据此,幼儿情感教育在不同的年龄段教育的目标就不一样。一般把小班情感教育的侧重目标定为信赖感和情感觉察能力;中班定为合群感、求知感和移情能力、专注能力;大班定为自信感、自我激励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同时,幼儿情感教育还具有长时性。幼儿的情感具有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情感教育并不是一次活动或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将一日活动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教育。如利用大自然、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等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游戏活动,区域活动强化爱的情感教育等。一日活动的各环节都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要注意随机教育,发掘出着眼点,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使孩子们行成良好的情感素质。
 
3. 幼儿教育中加强教师情感素养培养与情感注入的现实必要性
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一个人对父母、对同伴、对周围的人有了深厚的感情,才能服务与社会,立足与社会。”可见,在幼儿教育中加强教师情感素养培养与情感注入是幼儿成长教育,特别是培养幼儿如何做人的需要。
 
同时,在幼儿教育中加强教师情感素养培养与情感注入也是幼儿教育这一特殊阶段教育特点的需要。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孩子从出生到入学前,情绪、情感的发展十分迅速,由最早的原始情绪到人类各种基本情感的形成,只有几年的时间。然而这种分化、成熟过程并不能自发进行,需要依赖于一定的教育环境。如果孩子在这头几年中得不到适宜的教育影响,则会产生与不良影响相应的消极情感,而这些又将影响以后的发展。情感教育是向幼儿进行一切教育的基础。有人说幼儿是情感的俘虏,在他们的活动中充满着情绪色彩。例如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时,如果能从道德情感入手,则往往是事半功倍,若在他们的智力体操、语言学习、个性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中,伴有愉快的情绪,都可提高活动的效果。这正是情感的辐射作用在幼儿认知过程、社会性发展进程中的具体体现,在幼儿阶段,情感教育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手段。
 
在幼儿教育中加强教师情感素养培养与情感注入也是处理幼儿教育中一些普遍性问题的需要。现在的独生子女养尊处优,条件优越,一家大小都以孩子为中心,致使孩子情感方面的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你经常看见买了好吃的东西孩子是自己先品尝,从来没有想到过长辈,父母身体不适的时候也很少看到孩子端茶送药的行动,对那些有了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孩子是很小气的,往往说:“我自己的东西干吗给别人”,看到别人的困难置若罔闻,这对孩子今后健康人格的形成是很不利的,而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感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另外,在当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幼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诸多的幼教工作中,幼儿教师的素质成为各种挑战中的焦点,而其中情感素养的培养尤其重要。高素质的幼儿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幼儿园实施幼儿情感教育,首先必须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所以这也是现代教育理论和育人环境改变的需要。
 
具有良好情感素养的教师富有爱心、耐心、同情心、同理心、秩序感、具有求知欲、挑战未知的热情;具有良好情育素养的老师能真情对待幼儿,关心爱护幼儿;能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能不断完善自我,展现个人风采。提高幼儿教师的情育素养对实施幼儿情感教育、健全幼儿人格起关键性作用。同时,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尊重家长,友爱同事,与孩子、家长、同事之间建立“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和谐互助的关系,在情感上认同、接纳每一个教育合作伙伴,能使幼儿教育效益最大化。因而,提高教师情感素养也是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需要。
 
4. 教师自身情感素养培养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教师本人作长期艰苦的努力,不断明确情感教育的意义,而得以提高发展起来的。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情感教育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情感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它首先是指教育价值观,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搞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价值在哪里。它的价值在于它把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它是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凭借自身的情感教育素养实施好情感教育,以情育人,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2)扎实的文化功底。
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功底上的。没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功底,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只有比较扎实的文化功底。才具备了不断发展自己情感教育素养的良好文化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个基础,教师才有可能充分利用扎实的文化功底的优势,进一步学习各种新理论,不断发展自己的政治思想素养;增强各种新能力,不断发展自己的情感教育素养。
 
3)积累生活经验。
教师在个人活动和社会交往中积累的丰富生活经验,是提高情感教育素养的重要条件,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情感教育素养水平。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总是在一定的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教师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对生活的感受就越深刻,联想和想象的天地也就越广阔;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越多,他对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了解就越全面,情感反应也越强烈。
 
4)善于教育实践。
教师的情感教育素养,是在教师长期的情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并得到不断提高的。通过实践,教师将能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情感教育理论的认识,而这,又可以用来指导教师进行新的实践研究。这样,在教育教学中,如此滚动推进,教师的情感教育素养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与日俱增了。
 
5)学校的支持
幼儿园通过丰富的培训内容、方式,促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拥有积极健康的教育心态和行为,提高教师的情感智力,让教师拥有“工作着、快乐着、幸福着”的美好体验,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教育人生。
 
5.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展示
幼儿的情感具有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情感教育并不是一次活动或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这就需要教师要注意随机教育,发掘出着眼点,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使孩子们行成良好的情感素质。以下是我一些情感教育案例的展示:
 
    现在的孩子,家里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应有尽有,大多数幼儿爱父母、爱他人的意识淡薄。有一次,在离园时,我班的心愿小朋友刚被妈妈接出门外,就大哭起来,而且还用脚去踢妈妈,说什么也不走。问清原因,我才知道是因为妈妈忘记给她买新衣服了。于是,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我爱妈妈”的活动。我问孩子们:“是谁天天给你洗衣服、做饭?”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是妈妈”我又问:“妈妈每天上班,下班后还要到幼儿园来接你们,然后再回家做饭,是不是很辛苦呀,你们应该怎样对待妈妈呢?能不能不高兴就用手打妈妈,用脚踢妈妈呢?这样会让妈妈伤心的。那我们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我为妈妈捶背”“我帮妈妈摘菜”“我给妈妈讲故事”“我给妈妈洗脚”“我听妈妈的话””我不让妈妈生气”并模仿表演了“今天我来当妈妈”等一系列活动。
 
  幼儿园有目的的活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只有结合这些特点认真地设计并组织活动,才能将情感有机地渗透其中,但要避免手段和方式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例如:过去在组织讲故事的活动时,经常在故事结束部分提问孩子们类似的问题:“我们要向故事中的谁学习?学习他什么呢?”并引导幼儿说出:“学习他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等,这些类似的活动,都没有跳出说教的圈子,孩子们虽然当时能对答如流,但在生活交往中是否能真正体现,就不一定了,因为孩子们并没有把知识的获得深化为思想感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要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例如:在“认识春天”的教育活动时,多半限于让幼儿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的变化,使幼儿感觉衣服的增减等,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只是知识。在更新教育观念后,在组织教育活动时,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注意了情感教育,如春天到了,带小朋友到户外春游,观察春天的景象以及池塘里的蝌蚪的变化,并根据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启发幼儿:“小朋友,春天到了,池塘里的蝌蚪也出生了,它们的妈妈是谁呀?为什么它们长得跟妈妈不一样呢?”孩子们通过思考和讨论,知道春天里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接着,我又用拟人的手法问:“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会怎么样?”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有的说:“小蝌蚪伤心地哭了,”有的说:“没有妈妈照顾,小蝌蚪会生病的。”这时,我便说:“让我们帮帮小蝌蚪的忙吧!”孩子们的情绪明显高涨,有的说:我们帮它找妈妈;有的说:我把它带回家照顾它;有的说:我们要爱护它,让它感受到我们的爱。孩子们说了很多各种各样充满爱心的想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既领略了知识世界的内容,又进入了情感世界,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关心他人和同情、帮助弱小者的品质的熏陶。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各种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和主要的涵义,如“三八”妇女节、“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清明节、元旦等等,将幼儿对节日的认识情感从不同方面作进一步的提高,如三八节,五一节到了,让幼儿通过绘画“我的妈妈”、“我的爸爸”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来表达幼儿对父母热爱的情感,鼓励幼儿帮助爸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洗袜子,拿拖鞋,收拾玩具,摆放碗筷,为大人递送用具等,养成幼儿以自己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关心他人的情感。除了一些传统的节日外,我还抓住一些现代文化性节日,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这些节日都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让幼儿了解节日的来历和有关的知识,于是我们班组织了幼儿到户外捡塑料袋、收集旧电池。还利用区域活动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从自我做起。
 
    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用“爱”作为纽带连接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努力创设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和谐环境气氛,就能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和谐的健康发展。
 
6. 情感教育效果与分析
在对幼儿进行坚持不懈的情感教育后,我发现孩子们在以下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信赖感:孩子喜欢并亲近父母、老师,乐于接受他们给予的爱抚:喜欢与小伙伴交谈,并乐意将自己的事告诉他们;有了不会做的事,主动请亲近的人帮忙,并为此感到快乐。(2)自信感:孩子体验到自己对别人对集体是重要的;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有成功的信心;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心里感到快乐和自豪。3)合群感:孩子感到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是一件高兴的事;在活动和游戏中乐意遵守规则,并能宽容别人的无意过失,从中体验到相互合作、谅解的愉快。4)惜物感:孩子养成保护周围环境和动植物的习惯,体验到优美环境带来的身心愉悦;爱惜劳动成果,对被损坏的东西感到可惜,并对自己损坏物品的行为感到内疚。5)求知感:孩子能注意到周围事物的变化并感到好奇,乐于向成人提问;喜欢摆弄、操作各种物体,愿意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并在探求的过程中掌握本领,体验快乐。(6)求美感:孩子欣赏并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孩子能用唱、跳、画、讲等方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受。(7)觉察能力:孩子能辨别他人表情、语气、体态等所表达出来的高兴、喜欢、生气、痛苦、悲伤、难过、惊奇等各种情绪。(8)移情能力:孩子学会当别人高兴时能表示欢乐,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当别人伤心时,能表示安慰,能同情周围较弱的同伴,并能主动接近他们。9)情感表达能力:孩子愿意表露自己的情感。在集体活动中能用恰当的言语、动作和表情表达自己高兴或生气的感受;学会选择合适的场合和对象来表露自己的各种情绪。
 
能够取得这些成效,总结起来主要是从这三方面去做工作:一是日常生活中多发现教育的契机。二是设计专门的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从而受到教育。三是注意家园结合,让家长也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7. 几点建议
1)教师培养情感素养要注意自身的经验积累,要努力成为学习型老师。教师要乐于教育经验的总结,在日常的情感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曾有过不少成功的做法,这些做法,如不及时加以经验的总结,可能将被我们逐渐淡忘;如不及时积累下来,可能稍纵即逝。而如果乐于教育经验的总结,我们的情感教育素养将在这种将我们的实践与学习的理论相结合,尔后上升为一定的教育经验的不断感悟中升华到了一个个更高的境界。
 
2)情感的注入要注意场合、注意幼儿的个性,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注意情感教育的情感交流性。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打交道,这其实是发展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根本性途径。教师在情感教育过程中进行精神沟通、情感交流和发挥个体人格的影响力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实现有效的教育,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活动中去,都离不开与学生的对话和沟通。教师要经常通过有意识地与学生接触,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掌握学生的情感表现,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掌握和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艺术。这不仅促进了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对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3)幼儿教育要注意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通过情感教育正面影响幼儿家长,以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利用家长开放活动,让家长来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去,便于他们了解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回到家里以后,家长有意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培养,尽而提高的孩子的情感能力,而我们一但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就马上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里也强化这方面的行动,促进孩子人格健康和谐的发展
 
儿教事业是一种爱的事业,它需要教育者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也需要通过爱的教育激发幼儿爱别人的情感,使幼儿由开始爱自己的父母、爱生活中熟悉的集体和老师成长为将来爱祖国、爱人民、爱周围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的一代新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有情感教育经验的教师,会通过自身的愉快情绪,引导孩子天天生活在一个非常欢乐的群体之中。这时教师的情感已不是一般的自身情感体验,而是产生了火种的作用,把自己的情感传导给了幼儿,这就是以情育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