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数学教育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14日
作者:包翠霞     来源: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光明幼儿园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如何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来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教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密切系幼儿的现实世界,在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发活动冲突,引导他们积极地去发现、去寻找材料,去亲历探究和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从而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下面谈谈如何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幼儿生活背景越接近,幼儿自觉接纳知识的可能性就越高。《纲要》中也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幼儿越喜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明确教材的知识点,又要挖掘生活素材,寻找联系数学知识与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我们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幼儿主动地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学得更轻松、自然和真实。如:在中班学习“顺数、倒数”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幼儿“搭建楼梯”的操作活动,让其感知楼梯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通过 “小老鼠米里上楼梯”的情节,让幼儿在操作摆弄中动手动口,达到手口一致地顺数、倒数。在开展“我的家”的主题活动时:利用“我的家人”“我家的电话号码”等一系列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儿在认识电话号码及家人数量的过程中体验数字的意义。又如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中,我们以“秋游”为主线,设计“乘公交车去白水洋”的情节:讨论去白水洋的方法 → 引导幼儿学看“路线图”(教师可引导幼儿寻找出发点和目的地;观察线路的走向:有几路车从车站出发?终点站白水洋有几路车经过?让幼儿在图上找一找,从车站出发一共有几条线路可以到达白水洋?), → 选择路线(比较线路的长短,找出最近的线路,选择最省钱的路线),→ 模拟乘车。由于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丰富有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极大兴趣,满足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个性化的魅力,实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想。又如在学习“认识序数”的活动中,如:我国已经争取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为了迎合孩子们的这一热门话题,我在班内举办了一个小小的运动会,把“认识序数”这个内容与之联系起来,通过运动员的号码、跑道上的数字,以及最后评出的名次等等,让幼儿在过把运动会瘾的同时也从中自然地理解了序数。
   
  二、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热情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 主题游戏环境:在自主游戏环境中,我们也为幼儿创设了包含数学因素的材料和情节设计,让幼儿在游戏的情节中,无拘束地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来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与提高。在开展主题活动“生活中的数字”中可创设“我的家”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学习用数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为“我的家”设计门牌号、电话号码、有数字的电器、闹钟等一系列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儿在认识电话号码及家人数量的过程中体验数字的意义。又如在创设“娃娃水果店”的游戏情景时,在每样水果的标价上,有的直接写上3元、4元不等的价钱,有的写上“3 ﹢2元“、“5﹣3元”等;游戏开展中,我请两名幼儿当收银员,其他幼儿分别扮演顾客,每名顾客有10元钱,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购买活动;购买时,规定幼儿手中的10元钱只能买2样或3样的水果。又如娃娃家中,引导幼儿将碗、勺一一对应,餐后将碗、勺分类摆放,观察各种用具的外形、颜色……。
    总之,灵活机动地利用游戏中的随机教育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和谐、轻松、愉悦而又科学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学习,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