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社会教育

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以两个社会活动为例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10日
作者:王冬兰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育是该领域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实际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以两个社会活动为例对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中出现的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幼儿社会教育是教幼儿做人的教育,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也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践中,关于如何选择恰当的内容、适宜的方式,对儿童进行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 活动一 :无声的爱(大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聋哑人的交流方式,学习简单的手语。
    2、引导幼儿平等地看待聋哑人,激发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游戏:教师做手语,请幼儿猜。
    2、引导幼儿尝试用手势来表达(请个别幼儿展示)。
    3、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什么人主要依靠手语来和别人交流?
    4、观看聋哑学生学习的课件。
提问:画面中的学生在干什么?你们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吗?为什么?他们用什么方式和老师、同学交流?
    5、教师小结。
    6、学习简单的手语:你好、早上好、我爱你、谢谢等。
    7、用学到的手语和客人、老师交流。
     8、看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聋哑人的生活,激发幼儿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9、提问:社会上这么多善良的人们都关心聋哑人,那我们小朋友想怎样关心他们呢?
     10、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手工活动表现出来。
为什么要选择“无声的爱”这一活动主题,教师在文本设计和课后反思中谈到,现在的教育对象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过多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关爱,却缺乏对他人关爱的体验。而在一个和谐社会里,需要每个人在接受关爱的同时,更应关爱身边的人。因此,教师试图从引导幼儿了解聋哑人入手,通过了解聋哑人的交流方式,激发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平等地看待聋哑人。
 
    应该说这个立意是好的,出发点也没错,但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个内容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题?这个问题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通过对此次活动的整个过程的了解,笔者发现,整个教育活动自始至终都是由教师自己“想”出来的。即该教育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而不是幼儿的问题。
 
    首先,从幼儿的学习来看,以聋哑人为切入点教幼儿学会爱,学会关心,既不符合幼儿的需要,也未能关注到幼儿的兴趣。其一,聋哑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相去甚远,幼儿很少有机会接触他们。倡导一个弱势群体去关心另一个弱势群体其实是成人对儿童不切实际的要求。成人一厢情愿地赋予孩子过高的道德期望而忽视了幼儿本身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其二,就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而言,他们几乎没有与聋哑人亲密接触的机会,缺乏相关经验。而且,笔者通过对该班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发现,这个主题也不在幼儿的兴趣范围之内。对于这样一个幼儿既没有相关经验又没有多少兴趣的主题来说,教师即便是用尽了心思,拼命地引导他们去学习,其结果又会怎样呢?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一门关于人和社会、文化的课程,离开了社会现实,离开了幼儿熟悉的社会生活,远离了幼儿已有经验,这一课程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1]大量事实表明,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越紧密的内容越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掌握。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社会机构的生活经验,因此,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使教育内容真正被幼儿所理解、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继而产生特定的情感和行为。“活动一”中的教师尽管采用了看课件的方式展示聋哑人的困难,但当教师提问“你们想怎样帮助他们”时,幼儿面对这个远离自己生活的群体和课件中展示的不知所云的内容,很难理解教师的问题。在教师不断启发和追问之下,幼儿的回答是“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爱他们”。当教师期望孩子回答得再具体些时,幼儿只能不切实际地表示帮他们“洗衣服、洗碗、做饭”。我们说,“儿童自己能够理会,原也很好,如借此去教修身的大道理,便不免背谬了。”[2]因为“理解是在‘前理解’基础上进行的。前理解是指以往的知识储备和情感经验;理解是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表达方式,它卷入情感、体验以及愿望,对所理解的人与事采取一种同情的态度,一种感情上的介入。理解也是一种再体验”。 [3] 脱离幼儿的生活而进行的社会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会培养伪君子,带来假道德或不道德的恶果,对童年造成危害。
 
· 活动二:   爱心手语(大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聋哑残疾人的困难,乐于去关爱聋哑人。
    2.通过手的不同动作表达多种情感,感知聋哑人的非语言交往和表达方式。
    3.初步学习简单的手语,并尝试用手语与聋哑人交流。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引出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聋哑人会遇到的困难及手语的作用并提问:
    (1)聋哑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进行交流的呢?
    (2)手语有什么用?(使幼儿明白:聋哑人打手语,就和我们说话一样,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能互相交流)
    3、幼儿尝试手语交流,体验聋哑人不能用语言表达带来的困难,讨论如何关爱聋哑人。
    (1)教师分别请几名幼儿单独看图片,用手语表达图片的内容,要求不能说话,只能用手势表达,其他幼儿猜一猜图片中画的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是说话交流方便还是手语交流方便?聋哑人听不到声音也不能说话,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4、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手语动作。
    (1)教师做几个手语动作,请幼儿猜是什么意思。(我、你哭了、别着急)
    (2)幼儿观看课件,学习简单的手语短句(你好、对不起、我会一点点手语、你需要帮助吗?别着急,你家有电话吗。)
    5、师幼观看舞蹈《千手观音》,感受聋哑人的自强不息。
    6、在手语歌《感恩的心》中结束活动。
 
    “活动一”和“活动二”选择了相同的教育主题,都以关爱聋哑人为切入点,教学内容中都有手语的学习,教学形式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所不同的是“活动一”通过展示聋哑学校学生的学习片断,试图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聋哑人的生活,激发幼儿关爱聋哑人的情感。“活动二”则通过幼儿看图片、做手势、猜意思——教师教手语——播放动画学手语——观看舞蹈《千手观音》——欣赏MTV《感恩的心》等多种形式想去达成活动目标。
 
    我们知道,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该方法的使用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为教学信息便捷、高效地传递提供了可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问题是,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在选择媒体时除了考虑形式的恰当与否,更应考虑其中的内容是否符合学习对象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是否有利于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具体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是否切合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最充分地利用媒体的优势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学习潜能。舞蹈《千手观音》、MTV《感恩的心》确实很美,但在本活动中的播放完全游离了活动主题,缺乏与该次活动的内在联系,形式的翻新并不能弥补活动内容的先天不足。一味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却忽视潜移默化的教育特点;呆板的言语说教无法深入幼儿心灵,也难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非我们给予幼儿好的东西,幼儿就一定会有良性的感受反应,事实常常相反。因为“情感的本质就是一种感受,‘自我的感受’是情感的核心”。 [4] 过分追求形式的丰富多样,常常使得观摩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个人的才艺展示。从某种意义而言,幼儿更多情况下是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在活动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教师教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不是孩子的主动发现与主动学习。因此,许多教学活动常常表现出“内容是教师‘想’出来的,方法是教师‘做’出来的,结果是教师‘说’出来的”,而不是幼儿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必然会浪费幼儿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
 
    反思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选择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内容?以何种形式呈现内容更加适合幼儿的学习?
 
    首先,要选择适宜贴切的内容。其一,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必须删除;其二,所选内容应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既以幼儿的心理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性;其三,所选内容要有启发性,能锻炼幼儿的思维、启迪幼儿的心灵。笔者认为,在组织内容时要把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相结合。逻辑顺序即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体系,心理顺序即学生学习活动内在的认知规律。因此,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课程内容应当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特点和需要为出发点来制定。“有效教学始于学习者的现有知识,他们的文化实践、他们的信仰以及他们对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5]
 
    其次,以适宜幼儿的发展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同样是关注残疾人,同样是爱的教育,请看瑞吉欧教育中的一个案例。一个盲孩子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成为同班孩子的嘲讽和捉弄对象,教师没有简单的斥责和教训孩子,也没有苦口婆心灌输大道理,而是请孩子们戴上眼罩生活一天。这些正常的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盲人的艰难和坚强,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去嘲笑这个盲孩子。
 
    在“活动一”和“活动二”中,教师强拉硬拽地让孩子们去关注聋哑人,要求他们学会关爱。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特别珍视人通过体验获得的生活经验。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克所言:“个人的情绪经验愈是多样化,就愈容易体会、了解、想象别人的精神世界,甚至会有‘密切的情感交流’。” [6] 在教育中抓住一切社会教育的契机是对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社会教育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教育, 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 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 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 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 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让幼儿练习、实践, 只有这种结合现实生活的社会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效。社会教育强调幼儿在做中学, 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 [7]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社会.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5
[2]钟书和,周作人.人文类编.上下身.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686
[3]朱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79
[4]朱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0
[5]约翰.D.布兰斯福特,等.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6
[6]朱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78
[7]虞永平.社会领域与课程渗透.幼儿教育.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