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数学教育

我实践的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27日
作者:贺文霞     来源: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幼儿园
 
    在幼儿的生活中,隐含着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素材,我在探索生活化数学的实践中, 坚持将幼儿的数学教育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坚持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教学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从幼儿的生活中提取数学教育的素材,又通过幼儿的生活进行数学教育,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效果十分显著,现把体会整理如下, 与老师和家长朋友们共享。
 
    一、让幼儿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的内涵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是数,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在幼儿的一日生活里,到处充满数学:早上幼儿要穿衣服,衣服上有扣子 ( 大小、多少);按时上幼儿园( 时间);来了几个、缺席几个幼儿 ( 数量、统计);吃饭要用餐具,餐具是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有不同的用途,餐具的摆放( 分类);玩什么样的玩具(形状) 等等。在窗台上种植区里,植物生长情况的同时,又在不经意中比较高低、长短。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中处处都有数学。公园里有些什么花? 路边有几棵树? 树叶都有哪些形状? 马路上停了几辆车? 怎么排队的? 太阳什么时候从哪边升起? 在大自然中,幼儿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这些都是每个幼儿司空见惯的,很容易就能掌握的。
 
    对此,我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确立整合的教育观,根据孩子生成问题中的求知解惑、学习及发展等需要,将相应的有关数、量、形、时空等方面的数学内容较自然地与主题、与其他学科领域、与孩子的一日生活相整合,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二、寓数学教学于游戏之中
 
    在游戏中渗透数学活动的内容,对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帮助很大, 让幼儿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不但可以使较为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会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敏捷, 内化能力增强。例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我运用传统的教法在黑板上出示动物贴绒进行比较,孩子也能得出结论,然而两种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有很大差别。我让孩子玩“抢凳子”的游戏,将本班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小椅子也分成三组,但小椅子比幼儿人数少1个,幼儿听音乐围着小椅子转,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进行抢椅子。但每次结果都是一个答案,总有一个没有抢到椅子。我问小朋友:“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人没椅子坐呢? ”有一名较聪明的幼儿回答:“我发现人多椅子少”。那么到底是不是呢? 我启发幼儿试着数一数各组人数和各组椅子数,通过他们自己动手点数,使他们明白:人数比椅子数多1个,小椅子数比人数少1个( 也就是说4比3多1,3比4少1)。而后, 我又提出下一个问题,请他们再想一想: 如果把各组调换一下位置, 那么人数和椅子数还是不是一样多呢? 后来,经过幼儿再次点数,他们懂得: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自然数中相邻两数间是少1或多1的关系,从而经过幼儿一系列的尝试活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理解游戏的规则,在执行规则中又发展了控制能力,形成了科学严密的思维习惯,一举两得。
 
    三、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材料
 
    幼儿天生好奇好动,特别喜欢新奇事物,丰富的操作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产生兴趣、产生想学、愿意学的积极情感,使幼儿进入主动学习的积极准备状态。如果选择生活中自然物品作为部分数学操作材料, 则更具变通性。如在“物品匹配”数学活动中, 我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实物、玩具,有饮料瓶及盖子、吸管、塑料泡沫、布条、毛线头、废旧盒子、包装条、小木块、小石子、火柴棒等等大小不一, 颜色各异, 能让幼儿感到好奇好玩、有趣的东西。当幼儿看见这些东西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跃跃欲试的念头也就产生了。如:“分类”教学活动, 根据班内幼儿衣服、鞋、帽子的颜色、式样及男、女孩子的头发长短等进行活动设计,学习“数数”, 让幼儿观察教室墙壁上的图案数量等。晨间活动, 让幼儿参与收集材料, 如:冰棒可以拼图;花豆、蚕豆可以分类、排序、数数;各种饮料瓶可以比较高矮、粗细等, 孩子选择、比较、排序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教幼儿认识图形时, 让他们先试着“折一折”(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 折成2个小三角形, 把一个圆形折成2个半圆形等)、“剪一剪”( 把长方形剪成圆形, 把圆形剪成2个半圆形等)、“拼一拼”( 把2个半圆形拼成一个圆形, 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等) 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分辨多种图形。开拓思路,像这样尝试性的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四、大胆实践生活化的情景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幼儿越喜欢, 因为它生动、自然,在生活中幼儿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更感轻松。如:我国已经争取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为了迎合孩子们的这一热门话题,我在班内举办了一个小小的运动会,把“认识序数”这个内容与之联系起来,通过运动员的号码、跑道上的数字,以及最后评出的名次等等,让幼儿在过把运动会瘾的同时也从中自然地理解了序数。又如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中, 我以“秋游”为主线,设计“乘公交车去公园”的情节,引导幼儿学看“路线图”, 比较线段的长短、叠加结果的多少, 找出最近又最合适的线路;在购买“车票”的活动中,巩固数的分解与组成,练习应用数的加减。
 
    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思考的脑袋,一颗对生活充满着美好向往的心灵,把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中的时时刻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引导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以上四点在家庭数学教育中同样适用。家园互动,相信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这样,数学教育的意义就更为突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