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社会教育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路径探寻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12日
作者:李生兰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社会领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方案教育、区域教育、旅行教育等路径对儿童进行社会领域教育。为了充分发挥每条路径的独特优势, 确保每条路径的正常运行, 教师需要了解每条路径的基本含义、重要地位和操作程序。
 
    一、主题教育路径
 
    主题教育路径是指教师围绕一个主题对儿童进行社会领域教育。教师在运用这条路径时, 往往以主题为轴心, 把社会领域教育与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等不同领域的教育结合起来, 所以这条路径又称为综合教育路径。
 
    主题教育路径成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路径, 其原因在于它的整合性。首先, 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综合性, 儿童在建构社会知识的时候是全身心投入的; 儿童在发展社会能力时是全方位参与的。其次,社会领域教育的资源和内容具有综合性, 它涉及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 追求多门学科的彼此渗透和相互补充。
 
    主题教育路径的主题丰富多彩。全美社会领域研究会 (National Councilforthe Social Studies, 1994) 提出, 对幼儿园至小学四年级的儿童进行社会领域教育,应围绕“文化, 时间、持续性和变化, 人物、场所和环境,个人发展和身份, 个体、群体和机构, 权力、权威和管理, 生产、分配和消费, 科学、技术和社会, 全球联系, 公民的理想和实践”这十大主题, 综合实施。
 
    主题教育路径的开通应采取如下步骤: (1) 恰当地选择主题。教师在选择主题时, 首先应考虑可行性, 即这个主题是否有可能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儿童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能力。其次应考虑重要性, 即这个主题是否有必要进行, 是否有助于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发展社会性。再次应考虑关联性, 即这个主题是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有关, 是否有助于儿童把园内的学习迁移到园外去。最后应考虑兴趣性, 即这个主题是否是儿童感兴趣的, 是否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2) 编织全面的主题网络。教师在构建主题网络时, 可以和同事、儿童一起, 采用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展开想像的翅膀,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记录每个人的想法,并不断加以完善,以整合各种活动,拓展主题范围, 丰富主题内容。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主题网络图为依据安排具体活动,促使儿童在活动中积极提问,探索创造。(3)适时地导入主题。教师应把握引入主题的时机,使主题教育顺利地开展起来。(4) 不断地维护主题。教师应善于开发、不断利用各种优质资源, 对主题教育进行修复和维护,以保证主题教育的路径始终畅通。儿童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社区人士都是极其宝贵的人力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他们参与主题教育活动, 和儿童一起探索,共同成长。(5)发展性地评价主题。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表现, 跟踪记录儿童的言语、行为、表情、姿态,定期作出纵向的、发展性的评价, 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主题对儿童发展的适宜性, 使儿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更好地成长。
 
    二、方案教育路径
 
    方案教育路径是指一个或更多的儿童主动对社会领域教育中的某个小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或对某个项目进行深入探讨, 这条路径也叫项目教育路径。
 
    方案教育路径成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主要路径, 其原因在于它的灵活性。从需要上看, 它能反映儿童的不同兴趣爱好和需要, 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为每个儿童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机会。从规模上看,它可以是儿童的单独活动, 也可以是儿童小组活动、全班集体活动。从时间上看, 它长短不一, 可以从几天延伸到一周, 也可以从一周扩展到几个月。从种类上看,它可以只探索一个方案, 也可以多个方案齐头并进。
 
    在运用方案教育的路径时, 一方面, 教师要认识到方案教育路径始于儿童的兴趣。儿童对某方面有兴趣时, 他们就会自发地对某个方案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在发现儿童的兴趣后, 教师要判断由此引发的方案活动是否对儿童的发展有益。如果有益, 就要给予支持,鼓励儿童进一步探索, 指导儿童寻找更适合方案的材料及资源; 如果不利, 就要加以限制。
 
    三、区域教育路径
 
    区域教育路径是教师以活动区的方式布置班级环境, 寓社会领域教育于活动和材料之中, 儿童在活动区里自我导向、自由选择、自动探索、自主行动。
 
    区域教育路径成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有效路径, 其原因在于它的独创性。(1)在每个活动区中, 教师都精心准备活动和材料, 刺激儿童主动地探索材料, 通过做来学习, 从而促进儿童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2)儿童能在教师专门设计的多种活动区中自己决定去探索什么, 去发现什么, 从而促进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3) 儿童在活动区里的兴趣很容易发生变化, 当儿童的兴趣改变时, 教师很容易对活动区进行相应的调整( 增减一部分材料), 以不断满足儿童的成长需要。(4)活动区活动能有效促进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协调发展。一方面, 区域活动能为儿童提供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的机会, 儿童能自由地表现, 需要也能得到尊重和满足, 从而促进自我价值感的发展。另一方面, 区域活动也为儿童提供了与小伙伴、小组儿童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机会, 儿童能学会合作、自控、分享、轮流、倾听、一起完成任务、尊重别人的想法, 从而促进社会技能的发展。(5)为了使活动区富有吸引力, 促进儿童社会知识的增长,教师要不断反思变革, 优化活动区的布局, 从中也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水平。
 
    区域教育路径的类型应多种多样, 因为每个活动区都只侧重反映儿童生活的某个方面, 所以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活动区, 帮助儿童全面地再现生活。
 
    区域教育路径的构架和保障, 需要教师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了解儿童, 这是教师建构区域教育路径的基础。在构想区域教育路径时, 教师不仅要了解儿童群体的发展水平, 而且要了解儿童个体发展的独特之处, 如儿童所在家庭的文化特点、社区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教育路径对儿童有吸引力。(2) 预设目标,这是教师建立区域教育路径的关键。在设计区域教育路径时, 教师不仅要意识到自己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而且要以此为依据投放适当的材料。(3)观察反应,这是教师建立区域教育路径的保障。在运用区域教育路径时, 教师要仔细观察儿童选择材料、使用材料的情况, 了解儿童的兴趣和发展水平。
 
    四、旅行教育路径
 
    旅行教育路径是教师把儿童带到园外, 让儿童直面现实生活, 接触真实世界, 了解人、事、物, 增强方向感、距离感和位置感, 拓宽社会知识和感性经验。
 
    旅行教育路径成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必要路径, 其原因在于它的真实性。首先, 旅行教育跃过了幼儿园的围墙, 使社会领域教育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封闭转为开放, 从园内走向园外, 把大自然、大社会变成儿童的真实课堂。其次, 当儿童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时, 儿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生变化。旅行给儿童提供了探索真实世界的机会, 使儿童能发现幼儿园以外的环境, 把自己看到的世界与在园内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 从而实现从认知体验到情感体验的飞跃。
 
    旅行教育路径的形式各不相同, 用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别。从目的性上讲, 可分为散步旅行和参观旅行。散步旅行的目的性不强, 随意性较大, 教师可和儿童边在园外散步边进行交流, 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遇物则诲, 相机而教; 儿童也可以自由提问, 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参观旅行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 教师在组织儿童外出参观前一般都要仔细考虑, 慎重地选择参观场所( 如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科学馆、大学、大剧院), 制定周密的参观计划并努力完成计划。从规模上讲, 可分为小型旅行和大型旅行。小型旅行是教师每次只带几个儿童或一组儿童外出活动, 这有利于儿童学会轮流和分享。大型旅行是教师组织全班儿童外出活动, 这往往需要家长等成人的参与, 以保证儿童的安全。从距离上来讲, 可分为近地旅行和远处旅行。近地旅行是在幼儿园附近的地方开展旅行活动, 由于是步行能到的地方, 加上没有时间限制, 所以儿童不易产生疲劳感。远处旅行是到离幼儿园较远的地方去旅行,由于距离较远, 需要选用交通工具, 所以有利于增强儿童对交通工具的认识, 培养儿童的距离感。
 
    旅行教育路径的成功运作,有赖于教师对以下几个环节的有效把握:(1) 考虑旅行经验。教师要思考通过旅行,准备给儿童提供哪些感知活动和操作活动, 希望儿童接触哪些职业人物和工作场景,期待儿童获得哪些具体经验和真实体验。(2)选择旅行地点。教师为儿童选择的旅行地点应该既能丰富儿童的真情实感,又是安全的、卫生的、不拥挤的、不杂乱的。(3) 提前考察参观场所。教师在带领儿童参观前要先进行考察, 不仅要向工作人员说明参观目的,了解其规章制度,以取得他们的配合, 而且要知道餐饮处和盥洗室, 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让儿童休息调整,以满足儿童独特的生理需要。(4)设计旅行计划。教师可和儿童、家长一起制定旅行计划,设计幼儿园的旅行标志, 帮助儿童和家长结成伙伴, 向儿童说明旅行注意事项,准备好旅行用具。(5)开展旅行活动。在旅行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儿童沿途欣赏美景,向儿童提出开放性问题,并经常清点儿童人数。(6)组织后续旅行活动。旅行结束以后,教师可组织儿童展开讨论,绘制旅行线路图, 画出旅行中感兴趣的事物, 表演旅行中看到的事物和场景。(7) 评价旅行活动。教师要对旅行活动加以反思, 制定评价表,既要评估旅行活动所蕴藏的教育目标的完成程度,又要评估儿童在旅行活动中多通道认识世界的参与程度,为设计新的旅行计划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