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师幼互动

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

发布日期:2007年03月15日
作者:叶子庞丽娟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提要: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的结构包括:师生互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的基础和条件、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结果。师生互动具有教育性、交互性和连续性、网络性、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非对应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在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在与周围人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儿童也正是在与周围人,特别是与父母、教师和同伴等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师生互动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对儿童认知、社会性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亲子互动和同伴交往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者日益重视师生互动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师生互动正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另一方面,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来看,也日益强调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探讨和研究。其中,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是核心所在,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在21世纪的重要任务。加强对师生互动的研究,特别是探讨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
 
    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我们通常所说的互动是相对狭义的互动,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既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可以指在一定情景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之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改变,从而表现为一个包含互动主体、互动情境、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等要素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系统。作为一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动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发生,一个个体谈不上相互作用。但仅仅有两个以上的个体客观存在,个体之间只是简单的施加与接受、刺激与反应或被动的单方面作用,不能认为彼此之间存在互动。只有当这些共存的个体之间行为发生相互联系和彼此能动反应时,才谈得上互动的存在和发生。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还广泛地与家长、同伴及社会上的他人发生互动,教师除与儿童互动外,也与儿童家长、同事及他人发生交往。师生互动特指师生发生在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那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的本质是什么?应如何理解其内涵?对此,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解释。
 
    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主要从师生互动中的师生间关系和师生互动是否具有教育性这两方面来理解和解释师生互动。
 
    首先,研究者对师生互动中教师和学生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一些研究者从哲学认识论出发,认为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是一种主客体关系。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教师主导说、学生主体说和师生双主体说等。综合来看,这些观点多从主体和客体分离、对立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来分析师生间关系,师生互动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或教师为主体或学生为主体与其客体间的一种相对作用和影响。但实际上,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互动双方的活动是交互性的,而非对立性的,很难用主客体来简单地解释。教育则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中展开的,因此互动中的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主体—客体”关系,或“手段—目的”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间的“人与人”的关系。对此,现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马丁·贝布尔(Martin Buber)认为,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是主体间的“我—你”(I and you)关系,而不是把双方看作是某种物品的“我—它”(I and it)关系。师生间这种“我—你”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对话、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对师生互动中师生间关系的这种理解,克服了以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不足,把教师和学生都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树立了师生尤其是学生作为主体的人在师生互动中的形象,是十分可贵的。
 
    与此同时,不少研究者从师生互动是否具有教育性这一角度来理解其内涵。一些研究者认为,师生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交往形式,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或影响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条件而存在,它附属于教育,是教学的副产品。因此,师生交往本身不具有教育性。果真如此,那么作为师生交往的一种形式,师生互动也就不具有教育性。但实际上,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教师和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和互动关系中。没有交往和互动,教育活动便不可能发生。因此,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和由此形成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教育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仅是教育发生的背景,而且其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具有教育性。把握师生互动的教育性属性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是十分重要的。
 
    在社会学领域,研究者主要是从角色及其相互之间的行为过程这一角度来理解师生互动的。
 
    在这里,课堂被看作一个微观的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课堂中的角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师生互动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由于存在制度性的角色身份及地位的差异,师生之间行为的主要属性是“控制—服从”,教师指向学生的行为其宗旨在于“课堂控制”,控制是教师课堂行为的社会学本质。课堂社会学的这种解释,强调了师生互动不同于其他人际互动,特别是同伴交往的特征,即师生角色带有社会规定性、特殊性和社会对师生角色的不同期望等,因而师生互动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定性和“控制—服从”的特征。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师生互动不仅仅表现为控制—服从。在实际中,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师生间的交流、平行影响与相互作用等。如果仅仅强调“控制—服从”,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也不利于理解师生互动中师生双向作用和交互影响的本质。
 
    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更侧重从师生互动的内容来探讨其内涵。
 
    在这一方面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观点,如,Pianta(1992,1995)认为亲密(closeness)、矛盾(conflict)和依赖(dependency)是师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主要方面;Howes等人(1992)则以依恋为基础,强调在师生相互作用中教师敏感性和参与性的重要意义,并从情感安全性、依赖程度和社会性指导这三个方面分析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Maccoby和Martin(1983)在自己多年对亲子交往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所有的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交往,包括师生交往都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参与性(engagement/involvement)和积极或消极的情感(positive/negative affect)。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研究者也提出将参与程度和交往的情感质量作为理解师生互动的主要方面,如,Lynch和Cicchetti(1992)将情感质量(emotional quality)和心理接近渴求程度(psychological proximityseeking)看作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内容。应该说,这些研究把握住了师生互动中一些十分重要和核心的内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师生互动的本质很有帮助。
 
    心理学研究者也十分强调师生互动的系统性。他们认为,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师生双方各自的特征会影响其互动及由此形成的关系,因此,师生互动及由此形成的师生关系可以理解为“师生双方特征结合的产物”或“交往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师生互动又不仅仅是双方特征或交往的简单总和,还受以往互动经历的影响,是双方互动经历、期望、观念、情感等的综合反映。这提醒我们要将师生互动理解为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双边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
 
    结合对已有研究、理论观点和我们自身对师生互动的分析,我们认为,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在对师生互动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首先,师生互动是存在于师生间,在师生间发生的一种人际互动。其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
 
    其次,师生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生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再次,师生互动包括师生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的具体情景可能是千变万化的,既可能是发生在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其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就教师而言,如与个别儿童、小组儿童和全体儿童的交往;或是与儿童共同游戏、指导教学、对儿童表扬鼓励、要求示范等。内容也可能丰富多样,就教师而言,如对儿童知识的教育、情感的交流、行为的指导和社交能力的培养等。因此,师生互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情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把握师生互动及其本质,需要明确其与师生关系的关系。一般我们习惯上将师生互动当作动态的关系状态和交往过程,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师生互动的结果和静态关系的体现。这实际上是狭义的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广义的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交往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双边、互动的关系系统,它不仅是师生互动的结果,还包括师生关系形成的过程、机制和影响因素等。而广义的师生互动也不仅仅是师生双方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还应包括相互作用的背景、内容、机制和结果等。因此,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包容和共生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往一些研究,更注重对师生关系的静态研究和理论思辨,而忽视了对师生互动的动态研究和实证分析,因而往往不能从深层挖掘师生互动与师生关系的性质、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机制等,难以从实质上改善教师实践和教育效果。这是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强的。
 
二、师生互动的结构
 
    分析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尽管师生互动的概念常常被提及,但有关师生互动结构的研究比较缺乏。现有研究更多侧重于师生交往的结构。由于师生互动和师生交往具有相互包容的关系,因此,分析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师生互动的结构及其本质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些研究者认为,任何交往都是交往双方基于一定的目的、借助一定的交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往结果的过程。因此,交往对象、目的、手段以及结果是交往的基本结构。师生交往则包括教师、学生、一定的交往目的、交往手段和交往结果等基本结构。另一些研究者则强调师生交往是一种信息交流,应包括信息发出者、信息接受者、信息内容、信息交流的手段(言语或非言语)和信息交流的有效性(结果)等。也有研究者认为,从师生双方彼此的心理成份来看,师生交往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份等。心理学家陈枚则结合自己对师生交往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三侧面三层面的三棱柱体”式的师生交往模型。其中,三个侧面分别指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认识和信息交流,三个层面分别指师生双方分别作为独立的个体、一定的社会角色和一定群体的成员,其交往主要也是在个性(低层)、角色(中层)和群体(顶层)三个层面上展开的。这些不同的侧面和层面相互交织,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师生交往的结构。
 
    上述关于师生交往结构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师生互动结构的思路。结合已有的研究和思考,我们认为师生互动的结构宜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1.师生互动的主体。在师生互动中,有两方面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同时,教师和学生均不是独立地出现在师生互动中,而是共同参与在互动活动中的。
 
    2.师生互动的基础和条件即师生互动存在和发生的背景。其中,既包括互动当时的具体情景(如人、物及环境等),也包括以往师生互动的状况,如以往互动中师生对双方的认识、期望、情感和人际关系状况,及由此形成的师生互动的行为模式等,还包括师生双方的个性、行为特征。
 
    3.师生互动过程即师生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师生双方各自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的过程,更包括双方之间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过程,而互动起因、内容、途径、方法、性质、双方参与程度等无疑是此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方面。
 
    4.师生互动的结果。包括师生双方对互动结果的认识、情感体验、满意程度及互动中问题解决的效果,对师生双方和他人各方面直接或间接、显在与潜在的影响等。这是在互动背景和过程基础上形成的师生互动结果。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师生互动的这四个方面并非是平行或互不相干的,而是并存于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之中。其中,师生是主体,互动过程则处于核心位置,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与载体而存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都体现在这一过程中。把握互动过程的核心地位和互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师生互动的本质及其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师生互动的特征
 
    作为儿童人际互动系统中具有主导地位的一种互动,师生互动既具有人际互动的一些共性,也具有有别于一般人际互动,特别是亲子互动和同伴交往的一些特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师生互动的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其本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1.教育性。这是师生互动的首要特征。在师生互动中,无论是师生的身份还是互动的目的、内容和互动发生的途径、情景等,均体现出明显的教育性特征。与其他人际互动显著不同的是,师生互动具有更为明确的教育性特点。首先,师生间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师生互动的内容、形式多围绕这一目的及其相应的教育内容即知识、能力、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等的培养而展开。其次,师生互动发生的情景具有多样性,它不仅发生在课堂中、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广泛发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与活动中。教师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一言一行及其对人、事、物的态度言行对学生具有潜在、巨大的榜样、示范性影响。再次,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其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对学生的情感、期望与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社会行为、师生互动及其教育效果。学生,特别是年幼学生常常以“老师是否喜欢我”、“老师认为我如何”作为判断自身行为、能力和师生关系的主要依据,而且其对老师对己情感态度、与己关系的知觉明显影响其学习态度、行为动机及其与教师的互动。正因如此,不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十分注意自身与儿童的交往,注意自身言行,自觉利用与儿童的积极情感联系、期望影响儿童,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更好地教育、影响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
 
    2.交互性和连续性。互动是一种交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互动中的双方总是基于对方的行为来作出自己的反应的。在师生互动中,一方面,教师的行为对儿童有很大影响,儿童往往是依据教师的要求等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的;另一方面,儿童的行为同样会对教师产生很大影响,构成师生影响的双向交互性。同时,师生间的这种双向、交互影响不是一时的、间断的,而是连续的、循环的,不但在互动当时对师生双方产生较大影响,还会对其以后的互动产生影响,从而表现为一个既交互又链状的循环过程。师生互动正是在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不断的相互影响和循环往复的链状互动过程中动态发展的。因此,从这一方面积极地来看师生互动,它是可控、可调的。教师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积极地调整彼此特别是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意识地营造与建构积极、适宜的师生互动,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网络性。师生互动不仅仅限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对教育中的其他人及其互动产生影响。从横向来看,师生间的互动会影响其他儿童和教师与该儿童间的互动,影响教师与其他儿童、该儿童与其他儿童及其他教师的交往;从纵向来看,则会影响到以后师生双方本身的互动及该教师和该儿童与其他儿童、其他教师间的互动,乃至影响其他儿童和教师以后与该儿童和该教师的交往。
 
    4.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就表现形态而言,师生互动具有明显的组织化特征。教师与儿童的互动通常有明确的目的、内容与预期目标,是为完成特定教育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的。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即更多具有此特征,其既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学生多、教师少的实际问题,又可以保证双方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接受,因而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不过,组织化的互动虽较有利于知识传递和能力训练,但不利于师生间情感的充分与及时的交流,缺乏对学生反应的随机性与灵活性,尤不能完全满足对儿童社会行为、人格品质等培养的需要。正因为此,师生间还存在着大量非正式化的互动,如师生在集体活动之余、日常生活中的个别接触、对话交流等。这些非正式的师生互动,为师生间更充分和更有效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影响、行为培养与人格熏陶等提供了宝贵的时机和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对教师而言,则需要巧妙地利用组织化和非正式化交往相结合,以取得更佳的师生互动效果。
 
    5.非一一对应性。与亲子互动不同,师生互动在更多的时候不是一对一的,而是一个教师与多个儿童之间的互动。在师生互动中,非一一对应性表现得更为突出、明显。这既可使师生充分利用同伴学习资源,使师生间的影响具有辐射性和弥散性,提高教育的效果等,但也有可能出现教师与每位儿童间有针对性的交流不够充分,个别学生得到的关注相对不足,一些儿童的特殊需要有可能得不到及时的满足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此应有明确的意识,既注意与一组儿童的互动,同时有意识地与个别儿童保持经常性的有效的互动。
 
    6.系统性和综合性。师生互动决不仅仅是师生双方交往或各自个性、特征的总和,而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包含多种成份在内的综合网络系统。师生双方以往的交往经验、相互间的认识、对交往和双方关系的期待、互动过程中双方不同的反应,甚至外界的评价、对互动双方行为的反应等,都会影响到师生互动,并进而影响互动效果和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师生互动正如前所述,绝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而是包含了师生在日常生活、各种活动中的多种形式、内容和情景的互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