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社会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沿革

发布日期:2007年03月03日
作者:廖莉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发展中心
 
    自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常识”到“社会”的变化过程。该过程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
 
    一、20世纪80年代的“常识”课程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幼儿教育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78 年教育部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1980 年又制定、试行《幼儿园教育纲要》,对文革期间在幼儿教育领域内反科学的种种谬论和措施,予以全面的拨乱反正。
 
    该时期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批判了文革期间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做法,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主体观,强调课程的实施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了活动观, 重申了游戏、观察、劳动、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发展观和个体观,指出幼儿教育应当运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要求和方法来实施教育;并明确强调幼儿教育要发扬老解放区“一切为革命”、“一切为孩子”的革命传统教育思想。
 
    然而,该时期的幼儿园课程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以“常识”课程为例:
 
    1.课程目标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未能涉及幼儿社会情感、社会技能的培养目标;在社会认知方面,缺乏对自我认知、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
 
    2.课程内容设置陈旧,局限于幼儿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常见的动植物等。李淑贤(1991) 指出,从对刚入园幼儿的抽查结果来看,当时小班常识教材的10项主要内容, 已有8项被 50%以上的幼儿在入园前就熟悉了。课程内容对幼儿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3.受分科教学的影响,常识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相互割裂,未能有机地整合;《纲要》对教学内容的统一要求,忽视了地区差异性;教学大多采用一问一答、逐句跟念的形式,方法僵化,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
 
    4. 课程评价主要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做出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缺乏系统性。
 
    二、20世纪90年代“常识”课程向“社会”课程的过渡
 
    进入90年代,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新形势,以及国际交流活动和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开展,对改革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使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初步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入小学做好奠基准备,提出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树立以“孩子为主体”的观点,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针对当时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明确提出以“领域”来划分和组织幼儿园课程的内容。“社会”领域逐渐替代“常识”进入幼儿园课程的视野,并不断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从“常识”向“社会”的过渡,其间的发展和进步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①在指导思想上强调本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念;强调关注周围的社会现实,放眼世界,面向未来。②针对80年代常识课程偏重知识的弊端,社会领域的教育开始关注幼儿的个性品质, 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在第三款中增加了培养儿童的“自信”;在目标的表述中增加了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等。同时,开始关注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的培养,如在目标表述中增加了培养幼儿勇敢、克服困难等行为习惯。③课程内容开始增设幼儿作为“社会人”所需了解的一些社会行为规范、人际关系、民族文化等。④ 课程实施开始走向多元化。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强调游戏是最基本的活动,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在改变分科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出现了综合性主题教育,社会开始与自然、语言、艺术等多个领域进行融合。⑤ 课程评价在理论方面开始进行尝试和探索。如 1994 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陈帼眉主编的《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 该书介绍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同时介绍了幼儿社会性等方面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然而,反思该时期的“社会领域”课程,也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仍然忽视了幼儿社会技能的培养,没有意识到知识、经验和能力发展的统一性。
 
    2. 课程内容缺乏对多元文化、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渗透。
 
    3. 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上,仅仅局限于显性课程,缺乏对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渗透;忽视幼儿对经验的学习。
 
    4. 课程评价在评价理论、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标准上仍属于探索阶段,尚未系统化,且这个时期的评价多属于静态评价,缺乏动态评价。
 
    三、21 世纪初的社会领域课程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影响和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 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化。该时期的课程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如终身教育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等。而这些改革的精神集中体现在 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之中。
 
    《纲要》明确提出了“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其突出的特点是:
 
    1.课程目标更详尽,充分体现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全人教育观,强调儿童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
 
    2.课程内容进一步完善,不仅注重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社会常识的学习,并将个性培养明确列入了课程的内容。
 
    3. 课程实施开始出现互补、吸取每一种课程合理理念的趋势,各种课程模式合理地并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促进了社会领域课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强调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幼儿与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
 
    4.明确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的过程性、动态性。如《纲要》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体;评价自然地伴随着整体教育过程进行。
 
    总的来说,20 年来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可用下表来表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
21 世纪初
指导思想
整体观、主体观、个体观、发展观
中国化、科学化、现代化
终身教育观、以人为本观、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纲领性文件
《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教育纲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目标
培养幼儿初浅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
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内容
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用品、卫生常识、交通工具、生产工具、常见的动植物、自然现象、少数民族和其他。
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规范、民族文化。
社会交往、社会规则、社会生活环境、社会情感、日常生活规范、个性发展。
实施
观察、种植与饲养、小实验、智力游戏,运用故事、儿歌、谜语等富有情趣的文学作品;
全国幼儿园教材编写组编写了《幼儿园教材--常识》的统一教师用书。
实施走向多元化,强调游戏是最基本的活动;环境创设纳入教育过程;开始出现综合性主题教育。
社会领域课程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注重成人的榜样 示范;注重幼儿的经验学习;注重家、园、社会的密切配合。
评价
评价主要是老师对幼儿的具体表现做出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的主题教育评价,属实践层面的评价,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评价理论。
评价主要以老师的观察为主要手段,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理论以及评价标准。
 
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体;评价过程中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评价自然地伴随着整体教育过程进行,综合观察、谈话、作品分析法等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