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社会教育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初创阶段研究略述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01日
作者:唐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摘要]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随着现代意义上的幼儿园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步发展。中国最早的蒙养院章程和最早的幼儿园办园宗旨都有对社会领域教育的规定。随后,陶行知、陈鹤琴、张宗麟等先生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原则与方法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领域课程。
    [关键词]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构建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实质是做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做人的教育,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在品行、德行修养有余力时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即首先要学做人,然后才学做学问。现代意义上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是伴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文拟对初创阶段(上个世纪前半叶)的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一梳理和剖析,以便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课程)萌芽时期的概况
    (一)《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相关内容
    1904年元月,我国出台了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其中第一章第一节“保育教导要旨”的四条中,第一、三条提出了培养幼儿身心健康、个性良好、行为端正的目标要求。第二、四条则提出了量力适宜、正面教育、运用榜样和环境的原则和方法。这一保育教导要旨凸现了蒙养院应实施做人教育的任务。
    第二节规定应设置幼儿易懂、有趣、与小学迥然有别的“条目”:游戏、歌谣、谈话、手技,这些活动均应围绕培养幼儿爱众乐群、涵养德性的宗旨进行,尤以游戏和谈话为最,足见章程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视。
    (二)《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的有关内容
    1903年秋,我国第一个国人自办的幼儿园—湖北幼稚园创办于武昌。在这个公立官办幼稚园的开办章程中,以“专辅小儿自然智能、开导事理、涵养德性,以备小学堂之基础”为宗旨。明确提出“重养不重学”的办园方针。设园旨趣有三: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此;培养天赋之美材,智育发达基此;习惯善良之言行,德育发达基此。所定的保育课目凡七: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语、手技、唱歌、游嬉,其中行仪和训话与社会教育直接相关,唱歌、游嬉则间接相关。
    (三)《湖南蒙养园教课说略》中的有关内容
    所谓教课说略即教学纲要,《湖南蒙养园教课说略》设立七课:谈话、行仪、读方、数方、手技、乐歌、游戏。其中谈话即示为人之道,行仪即真实修身,此两课为德育之始基。而乐歌,关系睛国民忠爱思想者,如影随形;培养美感,高洁心情,涵养情性也。
    综上所述,20世纪初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方法已略有呈现,直接或间接地散见于幼儿园的有关课目中,但仅是蕴含性的,处于萌芽状态,而且这些幼教法规、开办章程、教课说略均源于日本,不是照搬就是移植,受日本幼教的影响较大。
 
二、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课程)独创时期的研究
    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带动了教育战线的改革运动,涌现出以陶行知、陈鹤琴为首的一批幼儿教育革新家,他们开辟了幼儿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道路,并开始创建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
    (一)论述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价值
    陶行知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他把幼儿教育视为人生之基础,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事倍功半。”
    陈鹤琴也认为“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机会,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在他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更是把“做人”作为活教育三大纲领之一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并将之解释为: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必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以“世界一家”的思想作为人类最终目标;做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同胞,为自己国家的兴旺发达而努力;做现代中国人;首先要有强壮的身体,其次要有创造的能力,第三要有合作的精神,第四要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第五必须心胸开阔和目光远大。
    从上可见,陶行知、陈鹤琴所述的人格教育、做人教育均重在情感一社会性的发展,涉及情感、态度、习惯、能力等诸方面。这些观念都体现在由陈鹤琴主持制定的、于1932年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如在“幼稚教育总目标”四条中就有两条提到:“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这充分说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教育界对幼儿园社会教育(人格教育、做人教育)的重视
    (二)构建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课程形态在初创阶段的发展过程为:散在—常识—社会和自然或社会和常识—社会。30年代初,《幼稚园课程标准》课程范围七项中就有一项是“社会和常识”(其他六项为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工作、静息、餐点),虽不是独立的一项却是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法规中。张宗麟所著《幼稚园的社会》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儿童社会的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倡导实施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及至40年代后期,陈鹤琴提出了“五指活动”计划,即开展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活动。50年代初,陈鹤琴进一步论述“五指活动”的意义、内容等,并将文学活动改称语文活动。至此,社会领域已相对独立地立足于幼稚园课程之中了。
    1.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
    《幼稚园课程标准》规定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为:甲,引导幼儿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民活动的观察和欣赏。乙,增进利用自然、满足生活、组织团体等的最初步的经验。丙,引导对于“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丁,养成爱护自然物和卫生、乐群、互助、合作等的好习惯。
    从发展过程来看,“社会”领域终于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这显然是进步。但张宗麟对此目标提出了意见,他认为应添加“幼儿园各种活动都应该倾向于社会性”。因为照着上述目标,几乎把教育化成工具,没有灵魂。教育的灵魂不是罗列许多科目,也不是“养成良好的公民”一语所能概括,而在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这种工作在唱歌、游戏等活动里可以做出来,但是这种精神都要以“社会”作为出发点,他介绍了美国和苏俄对相关目标的研究,特别指出苏俄教育所以能传播于全世界,乃是它能处处表现苏俄的精神。
    陈鹤琴40年代末在“五指活动”中提出了社会活动,强调儿童与社会的关系,要求儿童有能力和带着对公共服务的兴趣去参加社会活动,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世界的关系,以此来激励儿童的爱国心与爱人类之心。笔者以为,陈鹤琴揭示的“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实质,诚如张宗麟所强调的“精神”。
    2.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
1919年办在杜威院内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小幼稚园,每天安排谈话、游戏、手工、音乐四种活动,与“社会”相关的各方面如音乐材料大略是团体、再会、老师你早、家庭等;时令和节日方面有收获、新年、国旗、四季、春天等;职业方面有铁匠、皮匠、木匠等。
涉及到的社会生活主要包括团体和家庭两方面,此外还有职业或别种公共机关的动作等。凡是儿童看见的或自己做过的,无论是实在的或表演的,只要他学过了,就可以做。这种作业是儿童明白社会生活里互助、协力、团员责任等的基础,同时也使儿童明白社会进化的意义和价值。
    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的鼓楼幼稚园的课程包括常识等九方面,其中“常识”分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关于社会,则随时带风俗之序,随时教学,其他如日常礼仪之演习,社会上实事实物之观察,简易的卫生规律及健康清洁的检查,务使儿童对是项问题有研究之兴趣,并有讨论之机会。
    陈鹤琴主持制定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社会和常识”内容大要为:甲,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商铺、邮局、救火组织、公园、交通机关等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本地名胜古迹的游览。乙,日常礼仪的演习。丙,纪念日和节日(如元旦、国庆、总理忌诞辰、儿童节以及其他令节)的研究举行。丁,集会的演习(以培养公正、仁爱、和平的态度精神为主)。戊,党旗、国旗、总理遗像等的认识。
    从上可见,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明显地偏重于社会认知方面,基本上都是对时令节日和社会环境的认识。
    张宗麟对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十分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比较分析了代表南方和北方幼儿园的两张习惯技能表:
    一张是以鼓楼幼稚园为基础、经张宗麟整理的、代表南方幼儿园的习惯技能表,包括做人的习惯一一社会的,如礼貌待人、友好交往、敬爱朋友、帮助人家、哀怜他人、与人共亨、尊重别人、遵守规则、认真工作、不争先恐后、不相骂争斗等19条;做人的习惯一一个人的,如准时到园、集合迅速、动作轻快、物归原位、整齐清洁、说话清楚、爱惜书藉、爱护花草动物、不大声叫喊、不乱丢东西等15条;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细嚼慢咽、姿势端正、不随地吐、不沿路大小便等23条;其他,如会做团体游戏,会排列椅子,会爱抚玩偶,会表演故事等12条。合计59条。
    另一张是张雪门所拟、代表北方幼儿园的习惯技能表,包括社会,如礼貌待人、与人互助、不轻易求人、帮助幼小、按时到园、物归原位、不故意阻挠别人、略述一种职业生活(铁匠、店铺……)、能说出两三种食物来源(如米需要经历从整地到贩卖的各种环节方能端到饭桌上来)等12条;卫生,如整齐清洁、姿势端正、刷牙洗手等12条;其他,如比较脸的美丑、给物定义(五件中能说出三件如筷、马、母亲)、解决三个问题等4条。合计28条。
    3.社会领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陈鹤琴提出了训导(即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13条原则::(1)从小到大;(2)从人治到法治;(3)从法治到心理;( 4)从对立到一体;( 5)从不觉到自觉;(6)从被动到自动;( 7)从自我到互助;(8)从知到行;( 9)从形式到精神;(10)从分家到合一;(11)从隔阂到联络;(12)从消极到积极;(13)从“空口说教”到“以身作则”。
    以上13条训育原则揭示了道德教育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内外统一和相互促进关系,充满了辩证法,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不仅适用于普通学校,也是幼儿园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张宗麟在论述实施社会活动的原则和方法时,首先根据教育学的新趋势,提出三条原则:一是要把学校生活和社会实际生活打成一片;二是个别学习而能互助合作;三是“朋友制”的师生关系。其次,他以心理学为依据,提出四条原则:一是成功与有效;二是继续不断地练习;三是兴趣与目的;四是交替反应。随后,张宗麟又提出实施时应注意留心儿童的动作、临时的遭遇与有意的刺激。这是决定要做活动的路径。此外,还应注意提供丰富的原料品与适当的工具,恰当的指导组织,做到“随时息手,随处起头”。这是教师陪着儿童做各种活动时应注意之点。关于习惯训练的方法,张宗麟认为可以参考蒙台梭利教学法,但关键在于幼儿园,、家庭的切实合作。
    张宗麟的论述不仅富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对于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实施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4.幼稚园社会活动案例分析。
    张宗麟在《幼稚园的社会》一书中,介绍了实践中组织过的幼稚园社会活动。如:
    (1)婚丧寿庆。
张宗麟认为婚丧寿这三件事用社会学的眼光来评论,实在是正常事,但现代中国社会习尚竟以此三者为最隆重的活动,这必然会影响到孩子,使他们有相当的经验,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应有所反映。
    ①有哪几种活动可以做?小朋友组织家庭的嫁娶,玩偶家庭里的嫁娶;死了家禽、家畜、虫、鱼等去葬,打破了的玩偶等的葬殓;小朋友或教师的生日。
    ②怎样攫取动机?孩子自发的,教师允许;孩子忽略的,教师提醒。
    ③预备什么材料?场地、实物或制品。
    ④怎样进行?要简短、变化多、新奇层出;教师不要过早介入;每个活动要有极显然的结果。本组活动可以和音乐、美工、识字等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⑤怎样结束?这组活动无所谓结束,半天即可,能在放学时结束为妥,不必今天准备、明大正项、后天做结束。
    (2)节期、赛会期、纪念日。
    张宗麟认为节期、赛会期、纪念日在孩子们眼里是同一看待的,但社会上以赛会期为最注重,而家庭间以节期为最注重,法令上则以纪念日为最重要。
    (3)展览会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