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总会工作 > 活动专题

第二届圆桌会议系列报道之九丨杨莉君: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班级活动质量现状及提升策略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3日
    来源:研究会

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班级活动质量现状及提升策略

图片

杨莉君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核心观点:

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农村普惠园班级活动质量?第一,成长教师:由示范园牵头精准部署农村普惠园教师多层级跟岗培训;第二,结对帮扶:以乡镇中心园为龙头辐射山村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第三,依托教研:提高农村普惠园教师组织班级活动的教育支持能力;第四,留住教师:多措并举持续投入,减少农村普惠园教师流失现象。


图片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1%,普惠园覆盖率达到87.8%,“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学前教育逐步由“数量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迈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普惠园占比大,农村普惠园班级活动质量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普惠园班级活动质量提升是打通学前教育发展“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班级观察与访谈发现目前现状:农村普惠园办园方向基本正确,在班级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品德启蒙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情境中。农村普惠园班级活动质量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过程质量整体处于中低水平,教育支持水平尤其偏低;开发乡土资源意识薄弱,班级绘本及游戏材料缺乏;幼儿园教师保教质量观念滞后且缺乏稳定性教师;班级保育保健工作不够规范,人员缺岗缺编严重。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如何提升农村普惠园班级活动质量?


第一,成长教师:由示范园牵头精准部署农村普惠园教师多层级跟岗培训

由省市县示范性幼儿园牵头,以“乡镇中心园”作为基地园,形成基地园教师赴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跟岗、山村幼儿园教师赴基地园跟岗学习的常态化培训模式。

完善“学—做—研”跟岗培训体系。推行基于观念更新与行为改进的“学—做—研”跟岗培训过程,包括理论学习、活动观摩、跟岗研修、成果展示环节。

培训成效跟踪评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组织跟岗教师进行跟岗效果交流分享。基地园对培训中与返岗工作后的教师保教行为进行跟踪指导与测评。


第二,结对帮扶:以乡镇中心园为龙头辐射山村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

构建乡土资源库。成立乡土资源开发团队,构建本区域的乡土资源库。

乡镇园—村级园—教学点三方合作开发资源。将乡村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日常活动结合,促进乡土资源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共融,克服“小学化”倾向。

乡镇中心园牵头,组织片区开展研讨。结合乡村幼儿园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结对帮扶农村普惠园班级活动质量。


第三,依托教研:提高农村普惠园教师组织班级活动的教育支持能力

构建专家智库资源。组建由高校学前教育教师、教研员、一线名园长、名师等构成的农村普惠园专业指导团队,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刚退休的“银龄”学前教育行业专家,形成农村普惠园教研指导网络。

行业专家赴农村普惠园“浸入式”指导。通过实地考察、活动观摩、专题讲座、教研引领等方式,全面为农村普惠园提质工程精准把脉。

针对保教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教研。组织行业专家与农村普惠园园长教师进行现场座谈,重点关注新园、薄弱园班级活动的质量。


第四,留住教师:多措并举持续投入减少农村普惠园教师流失现象

明确财政事权,确保持续投入。保障农村普惠园持续运营的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投入。明确省市县共担财政事权项目、分级分档分担比例。

保障农村普惠园教师收入。对公办园非在编教师采取报备制管理,实行同岗同酬;对农村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实行“注册制”管理。

绩效工资动态调整。逐年提高农村普惠园绩效工资总量,适当考虑农村普惠园位置偏远程度、条件艰苦程度以及教师农村从教年限等因素,通过多种奖励提高其待遇,保障农村普惠园教师“有人做”“留得住”。

编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主编:高丙成

编辑:王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