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发展策略

在研究中加速成长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4日
作者:北京市北海幼儿园 梁燕京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78期

我是北京市北海幼儿园的一名一线教师,是刘占兰老师指导的北京市学前教育名师培养工作室的成员之一。记得工作室刚刚成立的时候,刘老师就通过系列活动让我们懂得:真正的名师应该是知识广博、富有内涵的教师;是专业性强、业务精湛的教师;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求真务实、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的教师;更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教师。几年来,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城区、不同园所的老师们在工作室的共同学习中每一个人都迅速地成长起来。回顾这几年来走过的路,虽然有汗水,有泪水,但更多的却是收获和感悟。

 

阶段1:找准方向  做好定位

 

在工作室成立之初,我们很快就进入了第一个阶段的学习:找准方向,做好定位。先通过提交自己认为能够代表本人水平的文章来诊断每一个人的基本水平。记得,我当时提交的文章是《三个太阳》和《油菜地里的小镜子》。通过刘老师带着大家对提交的每一篇文章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及我自己的反思,让我更加清楚、客观地看到自己的长项与问题。从我们当初的诊断当中,我看到自己的优势:是属于那种愿意思考,愿意尝试,愿意做的老师,并在美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写东西不擅长,也不太愿意写。刘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借助于写作,静下心来更好地、深刻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进行梳理。刘老师常说:能够把一件事情落在笔上,落在精准的表述上,实际上就是你的一次理论提升、总结概括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一个专业的教师而言要能够自己做研究,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提升自己,不仅要会做,还要会总结、会写、会提炼。应该说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然而工作室的许多老师就像我一样在这方面都是短板。

为了帮助我们每一个人找到自身的差距,并且树立起我们的自信心,刘老师精心安排了北京市名师讲座,通过她们的现身说法,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体会名师的成长历程与修炼的过程。记得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国秀华老师在她的报告中说道,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效果,并且把它记录下来,就会让模糊的感觉逐渐清晰化、思考深入化,能够让我们审视和判断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善于实践,勇于反思,勤于笔耕。

那么,怎么才能让一个人从不爱写、不会写,到愿意写、能够写呢?从我个人的成长来说,一方面得益于刘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把一堆的做法、一堆的观点浓缩成一句话,或是提炼成一个小标题;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刘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而增加我们写作任务的一些硬性规定,比如,针对自己的问题,每周写12篇较高质量的文章,力求实现自己在写作方面质的飞跃。

 

阶段2:深入现场  专题研究

 

随后,工作室的活动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深入现场,专题研究。我们每月一次下园共同观察专题研究的现场。通过聆听幼儿的想法与看法,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与表现来了解和感受孩子学习与发展特点,以及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在不同园所进行的一系列案例分析、现场研究等活动,使我进一步明晰了自己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关注“教”的比较多,注重的也是集体教学、精品课程的打造。在活动中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实现我所希望的目标,针对一个关键经验不管采取怎样的教育策略,也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学会,因为我觉得这才是对孩子们负责任。这就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直到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实地观摩和现场研讨,在观察、分析别人的同时反观自身,我才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最最重要的“孩子”,忽略了孩子的学习特点、孩子的兴趣需要。于是我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孩子们的兴趣、需要;从关注集体学习转向关注每个儿童的发展。我开始尝试着从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通过调整材料,支持孩子们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学习,让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他们喜欢的活动中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在不断丰富美工区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不但更愿意来这里活动了,而且在活动中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材料的探索了。渐渐地,对于活动区材料的研究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如何去关注孩子们的需求,并且对自己优势领域的研究,也更加明确了。

 

阶段3:观察儿童  科学分析

 

随着工作室的活动进入到第三阶段,我们开始学习运用“作品取样系统”开展自己的专题研究,深切体验了科学观察、分析孩子行为的过程,让我真正地将目光投向了孩子,使自己的关注点转向了孩子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关注他们的现有水平如何,他们在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需不需要老师的帮助,以及他们需要老师怎样的支持与帮助。“作品取样系统”的运用,使我能够更好地发现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原有水平、孩子的学习线索。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经验、想法和需求,以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支持与帮助,我还尝试设计和运用了“活动区计划表”。通过计划表的运用我就可以知道每个孩子想做什么,并且可以预想一下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又需要怎样的支持与帮助,从而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准备,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一阶段的摸索和研究,使我不仅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想法与需求,还使我能够了解到他们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孩子们游戏时的伙伴,学习时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下面这3个案例展现了我的探索过程。

 

案例1:关注幼儿兴趣需求,在幼儿兴趣点上扩展其经验

班里有一个叫尚尚的孩子,由于他每天都会跟姐姐一起坐大巴车来上幼儿园,所以他特别喜欢大巴车,只要一有机会就会画他心爱的大巴车,对其他活动没什么兴趣。我想:如何支持像尚尚一样有自己兴趣爱好的孩子们获得更多的发展呢?于是我在美工区投放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来供孩子们进行选择和使用。这样,尚尚就可以选择他喜欢的材料和形式来观察和表现他最爱的大巴车了。尚尚用积木搭了各种各样的大巴车,创意和搭建之精妙让同伴非常羡慕。成功的体验使尚尚开始尝试搭高楼,高楼越搭越高,造型也越来越奇妙,吸引了许多伙伴一起共同搭建,他们在协商中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扩展了多方面的经验。

案例2.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

一组孩子在参观了海洋馆后想用泥塑造海洋里的各种动物。为了支持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我鼓励他们相互分享去海洋馆参观的经历,丰富相关经验。随后,我设法为幼儿提供工具、材料、空间的支持。泥工活动需要大量的泥,班里的泥太少,我就和孩子一起将各班用过的黄泥收集在一起泡水后再用;当孩子们需要做比较精细的动物眼睛、花纹时,班里的工具又不够了,我们请木工师傅帮我们制作了一些,而将工具打磨光滑的工作全都是我们小朋友来做的。随着孩子们的作品越来越多,我们就不断地腾出更多的空间供孩子们摆放,让孩子们感受到无论是他们的想法,还是他们的作品都会受到大家的尊重,从而更加愿意去表现,愿意去创造。

 

案例3.运用作品取样系统连续观察,让幼儿的发展过程看得见

在一学期里,我会对几个幼儿进行连续观察,以了解他们的发展过程,并在每次观察后都进行分析和回应:仔细观察记录事件中的幼儿——分析判断幼儿的需要和经验水平——提出支持性策略并付诸实践。用这样的方式,对每个孩子一学期都会记录多个事件,进行分析并尝试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比如,我从东东第一次尝试“石头制作”开始,观察到他用颜料在石头上绘画,到尝试将石头与其他材料联系,再到用橡皮泥在石头上造型的探索过程及其获得的经验;我还观察记录了东东用黄泥做爬藤、玫瑰花、恐龙世界、海里的动物、非洲的动物等活动过程。一学期总计做了20件,每一次我都详细记录、认真分析,努力作出更有支持性的回应,比如给他提供有需要的材料、可参考的工具书和绘本故事,提出能启发他思考的问题,有效地扩展了他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表达表现的经验。为了鼓励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以及与同伴讨论交流,我还特别帮东东记录多个他围绕作品讲述的故事,鼓励他用连环画的方式连续表现故事,制作自己的故事小书。“作品取样系统”的运用,不但让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留下了生动的痕迹,同时也让我们老师对于孩子的支持与促进留下了痕迹,让我们能够透过这些痕迹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更好地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从而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阶段4:形成个性优势领域

 

经历了前3个阶段的学习和思考、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写作和成果积累,我顺利进入到工作室学习的第4个阶段也是终结性阶段:正在逐步形成个性化的优势领域。第一个优势领域是艺术领域。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首席教师,我独立申报并完成了多项市级课题。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只有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幼儿才会有自主选择的可能,也只有让幼儿亲历探索的过程,幼儿才可能创造性地表现与表达。第二个优势领域——科学领域也正在逐步形成。近年来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开展的“小种子的秘密”“可爱的小蜗牛”“乌龟喜欢吃什么”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发展,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和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多篇论文、多个玩教具制作和教学活动在全国和市区级评优中获奖。为了各领域活动更好地融合,从而促进幼儿快乐、自主、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我在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虽然离真正的名师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我愿用不断的研究加速我的成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带动周围的同事,带动更多的老师们共同向着名师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