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美术教育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13日
作者:李丹     来源:山东东营胜利油田胜东社区锦华幼儿园

新《纲要》指出:“关注儿童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幼教工作者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励幼儿不断处于较佳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而情境教学则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幼儿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下面就我对提高幼儿美术学习兴趣。

    一、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及界定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的教师,我一直在摸索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并突显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质,真正引领他们跨进艺术的门槛。由于幼儿园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还不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凭借直觉和想象的,有的想法甚至脱离现实并具有大师们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忘我”的艺术境界,可谓“原生态”。他们的画应该是天真可爱且随心所欲、幼稚纯朴且无所顾忌的。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内容都只是在机械地临摹他人的作品,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模仿“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画面的背后是孩子们对事物的机械模仿,因此大部分孩子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兴味索然,作品也具有明显的格式化倾向,丧失了幼儿美术作品应有的特点。

通过实践,我认为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幼儿美术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各种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节或教学情境,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幼儿乐于学习、乐于创作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幼儿智慧之门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其社会环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特定性交往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主观心态,情绪等因素的制约.幼儿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在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况下,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放松时,才会大胆地开口说话,充分表现其天真无邪的天性,才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要注重创设轻松自由的教学情境。

2、用游戏化的活动形式、新颖的美术材料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一切活动的前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使用新颖的工具,使每个孩子从“要我画”,变成“我要画”,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幼儿园的孩子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也是他们在本年龄段感知信息的重要手段.。根据他们爱玩,易动,好奇等特点,可以让他们通过接力画比赛,图画剪贴组合,相互补充等活动来涂涂抹抹,剪剪贴贴,添添画画,用各种方式调动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比如在“蔬果之旅”教学活动中,就可以让幼儿先在纸上画出自己喜爱的各种水果,完成后可以组织幼儿剪成卡片进行卖水果的游戏,这样可运用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强烈的作画愿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记得一次练习画小树时,有的孩子纸上只画了一棵小树就不想画了,当时我是这样说的:“这棵小树怎么连个朋友也没有啊?快帮它找几个朋友吧。”孩子听了马上就动起了画笔。

我们在设计绘画活动时,还可以运用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美术活动,这样幼儿会自然、愉快地投入活动之中。如:我设计的小班绘画活动《蜗牛宝宝旅行记》,就是以故事作为导引激发幼儿用填补画的形式来绘画小蜗牛:“呜~,什么声音呀?是许多小蜗牛在伤心地哭呢。它们怎么了?原来,蜗牛王国的小宝宝,正准备到大花园去旅行,可是不小心把自己背上的家给弄丢了!没有家可怎么去旅行呀?我们帮一帮它们好吗?……”孩子们立刻就兴致勃勃的开始给小蜗牛找家了。

3、尊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和表达,鼓励幼儿的想象与创造

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观察很重要。幼儿画画或手工之前,首先是通过视觉来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因此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基础。比如,运用色彩鲜明的教具,生动形象的讲述,活泼有趣的游戏。先调动起他们的兴趣,情绪高涨时,不时地向他们提出一些观察任务,让他们注意色彩的差异、游戏中不同幼儿的行动、过程等,从而使其观察力得以发展。又如,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教师的示范或请大孩子当场作画等,使绘画中优美的造型,鲜明的线条,迷人的色彩来增进幼儿愉快的情感。再如,教幼儿画马路上的汽车时,应提前让孩子在来园或离园的路上仔细观察汽车的形状、颜色,及车身分为哪些部分,各自在哪个部位等,然后集体活动时再通过提问使幼儿把对汽车全面而形象的认识展现出来。这样幼儿作画时创作会更大胆、形象些。美术活动中,多配合这样的观察活动就会逐渐让幼儿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幼儿的兴趣,并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和表达的需要,他们不仅使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情,绘画也是孩子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途径。喜欢标新立异几乎是每个幼儿的行为特征,而他们想象与创造的火花往往就在这个时候迸发出来,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地去发现、理解、尊重并给与支持,幼儿才不会担心因出错而受到批评与指责,才会有别出心裁的表现和创造。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毛新月在已经画好的太阳上不停地画乱线,把整张纸都涂黑了,其他的小朋友纷纷向我告状,我没有制止和责备她的行为,而是先询问她为什么要这么画?原来她画的是晚上,她认为太阳涂黑了,天就边变暗了,晚上也就到来了。她的想法难道错了吗?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所以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肯定并且鼓励幼儿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和表现。虽然部分孩子的表达方法可能会令人难以理解甚至有破坏画面的效果,但这却是孩子真实的愿望和情感的表露。另外,教师的尊重、理解与肯定,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也可以激发其他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潜能。

4、正确评价美术作品,让孩子在评价中学习和成长

孩子的美术作品是极富个性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大家互相学习借鉴的成分。评价孩子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因此,评价是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并根据每个孩子的基础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儿童画是幼儿内在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的体现,画出来的东西往往在大小比例上把握不准,也不懂得物体的深度,如果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认为孩子的画这也不行那也不像的话,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应将幼儿的画与他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与情感联系起来,多持肯定和赞成的态度,多加表扬,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积极性。每次当孩子们完成作品后,可以让他们把作品全部拿出来展示,并互相交流,主动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和怎样画的,经过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互相观摩、比较,他们的心里都会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好,谁的画想法特别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等等。此外,在活动中还要及时介绍孩子创造力表现,引导孩子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造。通过大家的鼓励,孩子们的自信心也会逐步增长,参与绘画活动更有兴趣。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正确欣赏、评价幼儿美术作品,对孩子美术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喜欢画画,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作为一名幼儿美术启蒙者,我们幼儿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寻找到幼儿想象的翅膀,为他们创造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创造的心灵!相信这样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造性的新世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