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美术教育

浅谈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17日
作者:吴静     来源:石家庄裕华区第四幼儿园

    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能够让他的一生充满情趣和幸福是每一位善良的父母和有责任心教师的心愿,因此,我们希望孩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诸如勇气、独立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塞德兹指出:创造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潜在动力。而创造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则是在幼儿时期。成人对幼儿的态度和处理相关的事情的做法,不但影响到幼儿的情绪,而且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增强或减弱,幼儿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因此影响极大。幼儿到四岁左右,在行动的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自信心的差异。以美术活动为例,有的孩子作品尚未完成,就迫不及待的拿给老师和小朋友看;有的则用小手边画边捂,生怕被别人看到,有的则自始至终一笔不画,宁愿坐到活动结束,这样的孩子经常会对老师说:“老师,我不会。”这些外部表现体现出了孩子自信心存在差异,并且孩子美术作品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在同等教育前提下,第一种表现的孩子通常画得又快又好,级富情感和创造成分进步也大,接受能力强;第三种表现的幼儿则代表另一个极端,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孩子最终会一无所获。经过对这三种孩子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与孩子以往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对现在的教育活动,包括美术教育活动,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尤其是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对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因此,如何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创造精神,从而更好的提高美术活动的效果,已成为现实教育活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我们借助于美术活动的独有魅力,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有了很大的改观,美术教育活动的效果也相应得到很大的提高。现把我们的教学经验和心得总结如下:

一、尊重孩子:利用美术活动本身的独特魅力,吸引孩子自愿参与活动,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孩子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美术教师首先应该懂得尊重幼儿,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创造一个宽松、愉悦、优美的环境,使美术活动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

美术活动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更为贴切。美术材料、表现形式、表现手段的多样性,较之于其它活动更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同时也给予孩子表现自我的广阔空间:剪纸、彩泥、印刻粘贴、绘画等等形式任孩子们挑选。兴趣是成功的源泉,从孩提时起,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美术活动的。假如某一美术活动没有激发起孩子足够的兴趣,那就请教师首先寻找一下自己的原因:你是否真正利用好、发挥好活动的特色,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假若大多数孩子被你感染,起码说明教师的表现不错;若大部分孩子反映不太好,部分幼儿拒绝参与你设计的活动,那教师就要深刻反思一下自己了。建议教师此时不要强求孩子必须参与此次活动,在保证安全与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给予孩子进行其他活动的权利:大学生不是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吗?幼儿同样有拒绝的权利。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利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把教师的“要你画”转化为孩子的“我要画”。活动效果也因为孩子主动性的参与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成功率高了,孩子的自信也因此被一次次增强。反之,教与学必然形成对立,教学效果和幼儿心理都不会达到最佳状态。

二、抓住点滴进步和表现出来的创造点,及时鼓励孩子,肯定自我

卡尔。威特说过:“我对儿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儿子,你真棒!在我看来,你真棒,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他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肯定自己,缺乏自信的人,大多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百折不挠的把事情坚持下去,常常半途而废,因而也较难成功。在教育过程中,帮助自卑孩子建立自信,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倾注更大的耐心、精力和热情,用各种方法引导、激励、鼓励表扬孩子尽力把活动推向深入,尽可能超越自我,从中体验到更多成功的喜悦:富有创新精神,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勇者胜。其中内涵对于幼儿美术教师的教育工作同样适用。

在我曾经接的新中班里,有一个叫天星的孩子,很不和群,对于各项活动都没兴趣参与,他总是怯怯的说:“我不会”。在后来的深入接触中,我们了解到,他其实很自卑,凡事不敢去做,“我真的不会”“我不行”,渐渐的也对任何事都失去了兴趣,人也孤僻起来了。了解情况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美术活动中,开始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曾画一个线条,我就经常走到他面前,鼓励他:“天星,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画的很好,是不是?”,“天星,老师相信你,试一试好吗?”有时,我会拿起他的画笔在他的小本本上画几笔,告诉他:“天星,你的小画笔多神气啊!能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来,你也来试一试。”“看,一个小圈圈上长出两只长耳朵……一只可爱的小兔乖乖就画好了,看,他正朝我们天星笑呢……”开始时,他无动于衷,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渐渐的,他开始犹豫起来,坐在小椅子上不再象以前那样心安理得了,而是时不时的盯着画纸发愣,并且用手拿着画笔转来转去。当他终于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圈时,我及时的表扬了他:天星,你真棒!多有趣的小圆圈呀。我说吗,天星一定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的。老师和天星一起把一只小鸡‘请’出来,好不好?”天星没说话,但是他的眼神中透出内心的喜悦。当我帮他把不会的部分画完后,我心平气和的对他说:“天星,你知道吗?你画的圆,其实很漂亮的。老师看你画的这么好,真的非常高兴!天星,你还能画出更多的小鸡和这只小鸡作游戏吗?”天星用力点了点头。接下来,他画了“一纸的圆圈,然后,又把它们变成了一只只让大人看来非常怪异的小鸡。但是,孩子却画得津津有味。活动结束后,我在大家面前表扬了天星,并郑重的把他的作品展览在作品栏中。

横向比较,天星的这张“处女作”自然称不上是班中的好作品,但是,纵向比较,对于天星个人发展来说,却是他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内心经过激烈的斗争之后,迈出的艰难一步,也是他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不停的重复着同一内容的练习,并且也越画越好。许久以来,他第一次对妈妈说:老师表扬我了!作为教师,我继续关注着天星,不断的鼓励和表扬他。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会帮助他共度难关,让他更多体会成功的喜悦。天星的进步越来越快,由只对画小鸡赶兴趣,发展到对动物、交通工具、植物等其他事物赶兴趣。四个月后,他的画作连同班内其余十九幅作品,一起参加了全国幼儿绘画比赛,并获二等奖。现在的天星,已经和其他孩子一样,一起游戏,一起学习,是一名自信而乐观的小学生了。

幼儿的内心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他们非常需要支持帮助和鼓励,任何不负责任的打击、批评、嘲讽只能更多带给孩子自卑自弃。由于经验的缺乏,孩子做的不理想很正常,教师应该学会等待,给予孩子必要的时间反思、探索、失败、尝试。当孩子的某一行为得到夸奖时,这种良性行为就会不断的重复而得到巩固。教师的夸奖,不仅表明教师的信心,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回味无穷的;丑陋的东西总是令人胆战心惊的。”“夸”可以使孩子产生美好的心境,留下美好的回忆,从此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对孩子进行表扬一般有两种方式:情感方式和物质方式。情感方式往往比物质方式更有效。情感方式,有称赞,亲吻,爱抚等口头或身体行为。这种行为取之于教师而无穷,千万不要吝啬。物质方式是一种补充方式,如: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幼儿每次得到表扬,大都会欢欣鼓舞,而并不会在乎物质的多少。只要及时对孩子的一点一滴给予明确的夸奖,就会强化这种行为的不断重复出现,自信心也会随之不断增强。

教师在夸奖孩子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夸奖要明确

孩子不明白自己的哪些方面出色,夸奖也就失去了说服力。在美术活动中,当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应明确指出:“你的某方面画的非常出色”,“想法很巧妙”,“某某方面有进步了”……这样孩子才会有意识的在这方面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而类似于“你最棒”“最聪明”“真是我们班的小画家”等这样故意抬高孩子,而又同时贬低其余孩子的说法尽量避免,因为这不但无形中助长了被赞赏孩子的虚荣心,同时也打击了其他孩子自信心,使他们感到老师偏心,不喜欢自己。使师生关系发生不和谐。

2、夸奖不能泛滥

老师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之初,应及时给予孩子鼓舞,帮助孩子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孩子已基本稳定,则渐渐有意识的拉长夸奖时间间隔,以免人为打断幼儿思考,保证活动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也避免了部分一味的为了得到表扬而不断向老师炫耀的孩子的虚荣心的膨胀。

三、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展示,给予幼儿展示自我、肯定自我、增进信心的机会

美术活动较之其他活动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其活动成果不象音乐、语言、体育等活动那样随着活动的结束而不宜再现,相反,它可以不需要很高要求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留下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孩子自己就能够做得很好。这一特点,对于孩子建立自信有很大帮助。

1、开辟便于展示孩子作品的区域,面向孩子自己,面向家长展示其作品

应开辟专供展示孩子作品的区域和条件:高度应能够让孩子看得到,最好是孩子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张贴、悬挂、等布置。开始时,孩子因为没有经验可能搞得很凌乱,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他们会越作越好,成就感与自信心的增长也较之老师包办代替要快得多。孩子在自己布置过程中,不但可以把集体活动中的作品展示上去,也可以把在家、在活动区等非集体活动中的成果展示上去,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大大加强了,墙饰也真正回到了孩子中间。教师此时应做好后勤工作,帮助孩子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工具,例如,胶水、棉签、纸张等,便于孩子取放。

离园时,请孩子邀请家长共同参观一日作品展,不失为锻炼孩子的又一有利措施。孩子主动邀请他人观赏自己的作品,其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体现。孩子的父母是他们最信任和最亲近的人,因此,对于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培养他们主动的邀请家长,也是对他们自信心的一种锻炼和培养。起先他们可能不好意思主动邀请家长,教师可以先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参观,当孩子感到家长及老师对他很重视时,他们以后会主动拉着家长看自己的作业。作为这些孩子的家长,也一定要配合,在观看作品当中及时予以鼓励和夸奖,让孩子感到:家长因为自己的进步而非常高兴。这会成为孩子今后学习的更大动力,因为他们都希望得到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幼儿的信心,也在一次次肯定和家长赏识的目光中得到加强。

2、面向社会,展示孩子的作品

组织孩子多参加一些美术比赛(例如,社会有关部门组织的有关幼儿的画展,幼儿园之间组织的画展,幼儿园内部各班之间的画展等),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重在参与”,现在社会有关部门、组织,不断提高幼儿美展的组织能力,办展宗旨也多是激励广大幼儿对美术的热情,参赛作品都设奖励,这无形是培养了孩子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通过参观活动,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这无形是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对孩子成果的进一步肯定和鼓励。而且在欣赏他人作品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感触,孩子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他人的长处,从而开阔了的视野。这样的孩子自信而不骄傲,心理状态沿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四、美术内容与要求面向家长,达成共识,更有效的激励幼儿

美术活动结束了,教师应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关系,帮助家长及时了解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求,掌握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保证家长对幼儿作品有正确的评价:宝宝的作品优点在哪儿,希望今后某方面做得更好;教师可以当着孩子,向家长表扬他在这次活动中的进步,从侧面增强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告戒心急的家长,不要急于求成,给予孩子进步的时间,相信孩子,,因为,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们能够从家长的眼睛里感悟到家长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自信心。

五、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待孩子没有偏见,一视同仁。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艺术家都具有级强的可塑性,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孩子暂时“画不好画”,没有信心,问题不一定都出在孩子身上,而应该首先在老师身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孩子树立信心,教师首先要对孩子有信心,并且要把这种心情传递给孩子,使他们从中吸取力量,战胜自我。

2)幼儿能力存在差异性。美工活动的内容是多样的。各画种之间各有侧重,同时又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各种美术工活动丰富孩子生活:剪纸、撕纸、石头画、脸谱、绳结、小木偶等变着花样让孩子尝试。“天生我才必有用”,有些孩子在绘画方面较之手工活动感兴趣,有些孩子则相反。其实,手工活动与绘画活动是相辅相成的,老师组织的多种多样的美工活动,会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用孩子感兴趣的一面去带动他不足的一面,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同时,这样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自信心。

作为老师,还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从而制定出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一系列美术活动计划,尽量避免因目标的过高或过低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达到“跳一跳,够得到”。各活动本身不但形式多样而且有内在的关联,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幼儿在不知不觉过程中得到提高,从而保护自信心。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起初学起东西来都比较慢,即所谓的“入门难”。应尽可能的多想办法给予他们更多的观摩、学习机会,例如:以故事形式引出教学内容,边讲边画,使故事中的主体形象重复多次的被画出,幼儿在无形中,观摩和学习了多遍作画步骤,加深了对主题物特征的把握;另外,可以适当让这些孩子以游戏的方式,事先接触部分所学内容,实际是降低了这些孩子的学习难度,这些孩子的“笨鸟先飞”,会使他们在正式课上,有了一定的安全感改变无所适从的现象,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会渐渐帮助他们树立和增强自信心。

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吸引孩子、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应用,才可能有效的应变各种突发事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答案,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各方面的闪光点,从而及时给予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和适当的鼓励。美术教育者本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对孩子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总之,美术教育活动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探索,学习先进的科学理念,融会贯通,取长补短,才能够使我们的工作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而更具科学性。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点经验和思考,真诚的希望得到朋友们的批评和指正。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用辛勤的汗水,拖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