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语言教育

创造性幼儿戏剧表演初探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19日
作者: 田晶     来源:  广东省深圳市新洲花园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部分的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的语言交流大多在师生对话、区域活动及生活活动这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孩子“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的能力。我园在围绕“纲要”进行教改实践中,尝试克服幼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用创作性儿童戏剧表演的途径促进幼儿语言、创造性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创作性儿童戏剧表演的定位
      戏剧表演是一种融语言、音乐、美术等多种表征手段为一体的表现形式。幼儿戏剧表演大致有两大分类:一种是以正式表演或舞台表演为主的儿童戏剧,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再现文艺作品的内容(或某一片断)的一种游戏形式。这类儿童戏剧表演基本都是按照作品原著进行的表演游戏,是教师安排好孩子各自承担的角色,教师教孩子学,然后完整表演故事的活动。这样的戏剧表演孩子之间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交流,仅仅是教学活动或专业训练活动,比较刻板,完全按照故事里的台词来背诵,没有创造性的活动成分。如果表演游戏需要在舞台上展示,则对儿童要求很高,孩子压力很大。在这类活动中,老师是导演,孩子是演员,演员需要无条件地服从导演的安排。


      另一种则是创造性幼儿戏剧表演,是一种非正式的即兴戏剧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或是幼儿自发性的戏剧扮演活动。这类活动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它不是以演给别从看为目的,而是为了追求表演的满足和快乐。创造性儿童戏剧的本质,与幼儿自发的扮演游戏类似,是一种即兴自发的班级戏剧活动,它的发展重点在参与者经验重建的过程。在自然开放的环境下,孩子们透过肢体语言、哑剧或即席的对话等戏剧形式,由一位领导者带领参与者运用“假装”的游戏本能,去想像、反省、观察及体验人类的生活内容与生存空间,进而了解自己是自由的创作个体、问题的解决者、经验的统合者及团体的参与者。在这类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和支持性的合作伙伴,孩子则是导演、是主角,双方共同构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我园认为第一类活动并不太适合孩子,我们尝试进行第二种戏剧表演类别,即创作性儿童戏剧表演的研究。

      二、利用图片发展孩子大胆想象、创造性表演的能力
      创造想象是指经重新组合、加工、创造而在头脑中产生某一事物的新形象,是带有创造性成分的想象。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力的最主要成分,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状况,幼儿正是借助于创造想象才在艺术活动和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创造性来。


      了培养孩子创造想象的能力,我们尝试利用图片开展活动。图片形象鲜明生动,便于孩子想象。孩子的想象能在图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不会离题太远。


      例1:一只小兔子托着腮坐在草地上的图片。
      教师引导孩子:小兔子正在做什么?它在想什么?在坐在草地之前它做了什么?它怎么来到草地上的?以后它又会去做什么?在孩子们讨论后可以请幼儿表演,要求把小兔子坐到草地时和坐到草地前后的语言、动作表现出来,把小免心里想的也说出来。
例2:两个小朋友背着书包,挥手道别的图片。


      教师引导孩子:小朋友们在做什么?道别前他们是在一起的吗?道别后他们又会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道别?他们在一起说了什么?请孩子们自由组合成两人一组讨论并表演,要求按两个小朋友道别的前后顺序表现出来。


       例3:几朵盛开的鲜花,两只蜜蜂在采蜜的图片。
      教师引导孩子:蜜蜂采蜜,花儿高兴吗?蜜蜂会和花儿说什么?两只蜜蜂会说什么?几朵花儿会说什么?花儿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当它是颗种子,埋在地底时它会想什么?当雨水浇灌它,阳光照耀它,它慢慢成长时是什么感觉?它会和雨水、阳光说话吗?说什么?鲜花怒放后又会怎样?怎样表现花儿从种子到盛开到衰落的整个过程?在孩子们充分讨论后可让孩子自由结组,每组幼儿有表演花儿,也有表演小蜜蜂的。鼓励孩子能尽量结成三五个或七八个人的大组,这样可以有两个孩子扮演蜜蜂,有几个孩子扮演花朵。孩子们可以表现蜜蜂采蜜的对话、动作、表情,也可以表现花儿生长的过程,或者完整表演花儿生长和蜜蜂采蜜。

      例4、两张或多张图片。如:图1、大蟒蛇看着前方扑棱着翅膀的小鸟,图2、大蟒蛇越来越远的背影。
      教师引导孩子:大蟒蛇为什么看小鸟?小鸟知道大蟒蛇看它吗?它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说话了吗?为什么第二幅图只有大蟒蛇了?要求孩子把图片联系系起来表演,还可以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图片排序后表演。


      孩子一开始不适应这样的表演活动,表现出胆小、不理解,不敢想的问题。我们就让老师把一张图片编成几个不同的戏剧作品演给孩子看,孩子很快就明白了。孩子的讨论逐渐热烈起来,奇思异想也多起来,就一张图片可以创编很多不同的情节。如幼儿想到例2的内容,两个小朋友在道别前可能是一起走的、放学路上、上学路上、刚见面、不认识、跑步碰到一起了等等,两个小朋友道别后可能是各自回家、到不同的学校、去游玩、去坐火车等等。


      这样的创造表演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发展孩子的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需要孩子根据图片去发散思考,想象出前因后因,还可以发展孩子思维的缜密性。这样的活动需要孩子在小组中互相讨论、支持配合,对孩子的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也有明显的益处。

      三、通过想象绘本作品中的部分情节,实施创作性戏剧表演活动
      近年来我国引进出版了大量的经典绘本作品,其中有许多是适合幼儿阶段欣赏和学习的。绘本图文并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可以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绘本画面精美,内涵丰富,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绘本可以让孩子艺术细胞增加,无形中拥有艺术的鉴赏能力。每本绘本一翻开,都是让人惊喜的七彩世界,也会刺激孩子的丰富想像力,进而拥有创造力。我园利用汇本,充分挖掘绘本里隐藏的元素,为幼儿提供自主讨论和创造性戏剧表演的机会。

       例5、 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
     《小老鼠和大老虎》是作家庆子•凯萨兹的作品。这是一本向孩子们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的好书,它通过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感情冲突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友谊不是以大欺小,而是平等相待;真正的朋友是需要以诚相待、平等互利的,真正的朋友是需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友情惟有真诚与平等,才能够真正成为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孩子们在看完这本书后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在孩子们看懂图书的基础上,老师请他们注意观察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动作、表情来想象和表演他们之间的对话和心中所思所想。如:在西部牛仔游戏中,大老虎当好人小老鼠当坏人时,小老鼠心里会怎么想?大老虎怎么想?小老鼠当好人大老虎当坏人时,他们又会怎么想等等。

      绘本的最后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最大的伏笔:最后一页,小老鼠和大老虎终于成为真正的好朋友时,来了一个更高更壮的家伙——大河马。大河马把最大的甜面圈留给了自己,把很小一块分给小老鼠和大老虎。矛盾又出现了,他们会怎样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留给幼儿去解决吧!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讨论并表演大河马来后发生的故事,从这也能看出孩子们如何解决矛盾,升华友谊的。

      例6、 绘本《不要再笑了,裘裘!》
     《不要再笑了,裘裘!》是作家庆子•凯萨兹的作品,这本幽默绘本通过负鼠妈妈教孩子裘裘装死本领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结局圆满:裘裘学会了装死,大熊学会了笑。一个学到了最基本的生存技巧•一个学会了如何体验人生最美妙的情感。
   

      在绘本里,妈妈教裘裘学装死时,裘裘的朋友小兔、小松鼠和小刺猬先后出现。在绘本中只出现了一句话:可是裘裘的朋友们却开心极了,他们一边看裘练习装死,一边笑得东倒西歪。根据画面所提供的线索,老师引导幼儿积极构思裘裘朋友的对话、动作、表情等:

       妈妈刚开始教裘裘学装死时,有没有旁观者?

      妈妈假扮饥饿的狐狸时,有没有旁观者?(小兔在窗外看)

      小兔为什么来?(来找裘裘玩,正好路过听到屋里有说话声音就好奇地看看,找裘裘去上学等等)

      小兔是怎样来的?(骑车、走路、蹦蹦跳跳、边走边唱,坐汽车等等,可以请小朋友表演)

      免看到裘裘和妈妈的练习会怎么想?

      妈妈假扮可恶的狼时,有旁观者吗?他们是谁?(小兔和小松鼠)他们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小松鼠怎么会来的?

      妈妈假扮可怕的野猫时,旁观者是谁?他们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小刺猬为什么来了?

      在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后,老师要求孩子自愿成组。三个孩子在一起,讨论小兔、小松鼠、小刺猬的对话、动作、表情以及如何表现开心、笑得东倒西歪,请孩子们自已分配角色并表演。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一起讨论(甚至是争论),一起创造对话、动作等,有的小组还想到找道具辅助表演。因为有了绘本画面的支持,他们能够关注细节,始终围绕着问题展开想象。各组都表现了不同的风采。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语言表达创造能力,还能让孩子互相交流思想,分享知识,商议表演规划则以及决定表演的建构,对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

       四、通过填充、丰满故事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性戏剧表演的能力
      我们选择情节生动、画面有趣、幼儿喜爱、语言简练、富有想象空间和充分创造余地的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填充故事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发展孩子创造性戏剧表演的能力。

       例7、 绘本《蚂蚁和西瓜》
     《蚂蚁和西瓜》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田村茂的作品,故事以蚂蚁发现一块大西瓜,怎样把好吃的西瓜搬回家为线索,展现了蚂蚁勤劳、乐天、聪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单质朴,给人留下无限的暇想。

      在绘本里,四只小蚂蚁发现了大西瓜,他们欢呼雀跃,吃西瓜、搬西瓜、喊伙伴、再搬西瓜、把西瓜分成小块搬回家、把西瓜做成滑梯……这里面有太多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值得孩子们去想象、去挖掘。而故事中蚂蚁们发挥“人多力量大”的精神去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对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有着极大的意义。

      在让孩子们仔细看书、看懂书的基础上,老师请孩子就自己感兴趣的画面进行表演。孩子们自由成组讨论。孩子们讨论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他们表现蚂蚁发现西瓜时跑、跳(帽子都飞起来)、拍手等情景,想象蚂蚁吃西瓜讲的话、做的动作,搬西瓜时用手推、用背顶、用脚顶等动作,满头大汗、龇牙咧嘴、双腿发颤的样子等等。最后让孩子们把整个故事串起来,加入孩子们想象的内容,构成一个丰富的创造性戏剧表演游戏。
 

       幼儿非常喜爱创造性戏剧表演游戏,有时他们会自发地找素材进行表演,不需要教师的参与。孩子们不仅喜爱在园内表演,还把表演延伸到了家庭。经常有家长告诉老师,孩子回家还要找作品表演,没有小伙伴,他们就要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阿姨等充当他们的大伙伴。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进行创作性的戏剧活动可以解放孩子的思维束缚,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敢想、敢说、敢表现的环境。孩子们的思想在讨论中碰撞,能力在升华经验中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3、 Barbara T.Salisbury著,林玫君译。创作性儿童戏剧入门。心理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