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环境创设

为幼儿创设能与之互动的开放式环境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07日
作者: 唐丽娜     来源:长春市 一汽幼教中心杨柳幼儿园
“教育就是提供环境”。英国著名环境教育学者卡斯提出的环境教育模式所倡导的“关于环境教育”、“为了环境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中,作为环境教育策略层面的“在环境中教育”尤其适合幼儿阶段的环境教育。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幼儿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孩子的学习特点告诉我们,孩子的自主学习不是自发的,它需要环境的支持。然而,环境是一个有生命的并且持续变化的体系,它不仅属于一个空间的材料层次,还包括教师期待的角色。幼儿的自主学习与环境创设学习的性质是由环境决定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有什么样的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进行选择的环境,来培养和表现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度成为教师绘画技能和手工制作的展示。根本谈不上儿童的参与。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全包全揽的现象已越来越少,儿童开始逐步参与到科学环境的创设中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儿童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动作参与多,思维参与少的现象较普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与的密度小
不少科学环境的创设仍然是以教师的意愿为主,从墙面、区域的
布置到材料的提供主要由教师设计、制作,仅有最后一些环境的充实才留给幼儿,但就是这样的“参与”,教师还是往往选派能力强的幼儿完成。
 
        二、        参与的形式单一
大多数儿童参与科学环境创设的形式,往往仅限于美工方面的绘画、剪贴或手工制作。儿童收集的材料、自制材料等则很少出现,有的甚至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致使参与活动变成一种简单、呆板的“手工劳动”。
 
        三、        参与程度表浅
在科学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儿童的参与多以绘画、剪贴、制作等形式出现。对主题的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等方面参与的甚少,局限于“老师要求我们做什么”,二无法主动思考“我想做什么”“怎么做”“需要那些材料”等问题,这就使儿童的参与多以动作的形式为主,而很少以思维的方式进行,因而停留于表面。
 
儿童就是主动认知者,具有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帮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引导他们广泛地参与到主题确立、内容设计、材料收集、资料填充、制作与装饰等一系列活动中,并用职业的敏感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使儿童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有几点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一、开放活动室的环境,拓展幼儿参与表现的时空
       1.活动室的环境要开放。我精心布置活动室的每一块墙面、每一个角落,充分利用空间,让活动室环境处处成为孩子参与、创造、表现的天地。
 
       2.在主题为“见过吗?”的墙壁环境,我们将木头切割成不同形状的木块,拼构成狮子、蝴蝶、小猪、蜗牛、瓢虫等动物造型,四周用树叶围成一个天然的镜框。新颖的材料,独特的创意,激发了幼儿参与创造表现的兴趣,孕育了孩子的畅想,孩子们也尝试者用木头制作了小动物。
 
      3.“主题墙”的变化是孩子们参与创作的成果。幼儿大胆地采用旧光盘,装饰制作成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毛驴、螃蟹、牛、猫、老虎、狮子、蜘蛛等等,全班幼儿的作品展示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主题为“创意墙”的作品架上,展示的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创意。虽然没有经过精细的加工,很多是用费报纸、旧挂历、废纸杯可乐瓶,制作的,但这些出自幼儿灵巧的手的作品都透露着幼儿思维所独有的新与奇。
 
      5.教室周围的小墙面也是幼儿参与的好园地。“童言无忌”每周更换新的主题,把幼儿异想天开的想法展示出来,让他们能够时时说、时时看。
 
       二、开放幼儿操作材料,支持与提高幼儿参与表现的能力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参与表现离不开物质材料。我拓展思路,在选择和使用材料上加以开放,提高了的参与热情。
      1.“建构区”和“环保小超市”是两种开架式的材料环境,其中摆放着幼儿自己收集的各种材料。“环保超市”中有瓶盖、网套、羽毛、树叶、纽扣、果壳、纸盒等,每天这些变废为宝的做做玩玩是孩子创造的乐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精心制作、新颖独特的作品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
 
      2.在“充气玩具”活动中,孩子和家长为我们带来和大量材质轻、品种繁的材料,而且专门的操作区里有电吹风、电风扇、打气筒、扇子等等。开放性的使用这些材料,让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这些工具,也使他们创作性的利用这些材料拓展了很多极具创意的游戏。
 
       3.随着幼儿参与表现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也将材料开放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如:自然角中,我们不局限于一般的土生植物,而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开辟了三个区域:水生植物区、土生植物区、动物饲养区。其中在水生植物区种植了幼儿带来的各种豆类种子,1—2名幼儿承包一盆,每天负责换水和记录生长情况。在收集、种植的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了,知识经验丰富了,参与创造表现的基础更牢固了。
 
       三、开放幼儿的交往对象,共享参与创造表现的成果
      随着幼儿交往意识的增强,孩子们交往的对象不应局限于同班的师生,我们创造时机开放交往对象,让孩子与同龄的、异龄的、孩子交往,与不同的对象分享我们参与创造表现的成果。
 
       如果说我们为孩子们搭建了一条沟通交往的桥梁,那么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也紧紧连接着我们之间的心灵。每天轻松的师生趣谈,让我了解了孩子充满稚趣的想法,孩子独具风格的创意,让我有机会捕捉到他们心灵成长的闪光。用心感知他们的世界,和他们一起去营造我们共同的生活氛围,我们共同发现,共同寻找,共同快乐!环境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仅仅是我探索的起步,我将用实际的探索与孩子一起创设更加能体现幼儿发展和开发创造潜能的开放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