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亲子教育

亲子活动设计思路探究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27日
作者:彭怡     来源:保育与保健

  随着脑与认知科学、托幼一体化研究的深入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潜能开发和早期教养研究日益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在四川教育学院早教学院的牵头下,我园承担了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学前教育专业0~3岁保教课程模块设计与教学资源建设”的子课题“0~3岁婴幼儿认知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以下是我们在探索中得出的一些认识。

  一、以认知领域按顺序发展的核心经验为主线来设计活动——体现亲子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在以往的亲子活动设计中,我们习惯把几大领域(社会、认知、动作、语言、情感)的内容相加,将“情感对对碰”“律动蹦叉叉”“探险动动动”“聪明转转转”和“剧场哈哈笑”等几个环节简单串联,以此形成亲子课程的主体结构。这种随意拼凑型的内容组织,只是在趣味性、动静交替上有一定的优势,缺乏对0~3岁婴幼儿递进发展水平及特点的科学分析,活动的教育针对性较弱,家长通过活动也只能学到零星孤立的知识和方法。

  为了让亲子活动具有更强的教育针对性,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更好地帮助家长了解婴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掌握相对应的指导方法,我们认为有必要梳理出0~3岁婴幼儿在各领域按顺序发展的核心经验,制定不同等级的婴幼儿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亲子活动设计,活动将更具有整体感,游戏环节之间的过渡更连贯,也更有利于0~3岁婴幼儿的发展和家长的学习的。比如,在“颜色认知”这个核心经验上,25~30个月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次序是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进行配对,再指认颜色,进而说出颜色的名称。以此为依据,我们设计了不同难度的活动来发展婴幼儿的颜色认知能力。就第一等级目标——颜色配对,我们设计了《毛毛虫穿新衣》的活动,提供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毛毛虫身体与头部卡片,请婴幼儿将同色的毛毛虫头部与身体进行配对连接。就第二等级目标——颜色指认,我们设计了《摘果果》的活动,请家长说出摘什么颜色的果果,再让婴幼儿摘取相应颜色的果果。就第三等级目标——说出颜色的名称,我们设计了《给毛毛虫喂水果》的活动,请婴幼儿给毛毛虫喂各种各样的水果,再由家长提问:“你给毛毛虫喂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水果?”这三个活动都指向颜色认知这个核心经验,难度层级依次递进,且前后连贯,不仅能帮助婴幼儿进行颜色认知的系统练习,同时也让家长了解了婴幼儿颜色认知发展三个等级的系统知识和相应的指导方法。

  对0~3岁婴幼儿认知领域的核心经验及相应的等级目标进行确定是活动设计的依据和前提。为此,我们前期开展了扎实的测评工作,对0~3岁婴幼儿在认知领域的核心经验及发展水平进行了解,同时辅以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教师的日常观察,整理出我园各月龄段婴幼儿的认知核心能力发展目标。

  二、从生活环节和生活事件中开发认知活动——让亲子课程更具生活化和情境性

  在3岁之前,养育的任务是首要的,对婴幼儿的教育只能在养育的过程中进行,如果脱离婴幼儿的生活,是没有办法谈“教”的。“以养为主,教养融合,”是我们在进行婴幼儿教养活动时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1 。在设计亲子活动时,我们要关注和观察0~3岁婴幼儿的生活,从生活环节、生活事件中进行认知活动的开发,融认知活动于吃喝、穿戴、洗漱、睡觉、外出等各生活活动中,以增强教育的自然性和隐蔽性,达到以养融教的目的。比如,在“大小认知”这个核心经验上,为锻炼婴幼儿对不同大小的物体进行配对的能力,我们设计了生活活动《我是能干的小宝宝》,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帽子、手套,请婴幼儿找出大的给家长戴上,找出小的给自己戴上。又如,在“对应能力”这个核心经验上,为帮助婴幼儿了解常见的物品及其功用,我们设计了生活活动《起床啦》, 在教师营造出的清晨起床的情境中,家长和婴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模仿起床后刷牙、洗脸、梳头的动作,帮助婴幼儿了解牙刷、毛巾、梳子的用途,随后还提供了洋娃娃,让婴幼儿用相应物品帮洋娃娃刷牙、洗脸、梳头。

  生活化和情境性的亲子活动让婴幼儿感到亲切自然,他们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身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