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日期:2007年02月23日
作者:费萍(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在环境创设中,不少幼儿园片面追求环境布置的新颖,追求环境的外部表现形式,而不考虑环境对幼儿的实际影响,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具教育性
 
    镜头一:某幼儿园正在进行“迎元旦”环境布置。一百多名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了一百多个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灯笼,三位老师冒着摔下来的危险,花了大半天时间,在门厅及走廊里挂上了这些五颜六色的灯笼。原本空荡荡的大厅及走廊变得五彩缤纷,经过的老师、行人驻足观望,都说漂亮极了。一队幼儿排队经过门厅,也被灯笼的色彩和形状所吸引,他们叽叽喳喳、议论纷纷。这时,队伍有点松散,老师也来了气,她不仅不引导幼儿观察节日环境的变化,反而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惩罚孩子课后不能去看灯笼。
 
    镜头二:一所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很有特色。每个班里都至少有7~8个区域供孩子分组探索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但笔者看到,语言区里幼儿用来排图讲述的图片整整齐齐,已积了一层灰;智力活动区里的几幅塑封好的拼图无人问津,原因是这些材料太难,该班幼儿根本不感兴趣。
 
    分析:镜头一中的幼儿园发动大班幼儿及家长自制灯笼,既节省了幼儿园的开支,又体现了幼儿与家长参与环境布置的积极性及家园良好的合作关系,本是高明之举,但是,因为那位教师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存在问题,把原本极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给丢失了,使得良好的教育环境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镜头二中的幼儿园的区角环境,本该是幼儿非常乐于参与和探索的场所,但由于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也没有及时捕捉幼儿活动中的反馈信息,使得部分区角丧失了教育功能,这样的环境也是无效的。
 
    二、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与课程割裂
 
    笔者曾与一位教师有过一次对话。
 
    问:你们活动室的这些墙饰是你布置的吗?
    答:是我和另外一位教师共同布置的。
    问:你们在布置墙饰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其次考虑的是什么?
    答:我们首先考虑是不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其次考虑有没有艺术性。说实话,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考虑这,考虑那的,我想,我能考虑到这两个方面也差不多了吧!
    问:那么,你们在创设区角的时候也是这样考虑的?
    答:差不多,只是区角创设的时候还要考虑多选几种种类及材料的玩具、场地大小等问题。
 
    分析:应该说这位教师的想法和做法反映了一大批教师的环境创设的观念,他们认为环境创设只需要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投放是否足量、摆放是否合理、是否好看,似乎除此以外,其他都不再是重要的了。然而他们忽视了对一种重要“关系”的把握,即没有认识到环境和课程之间的关系,甚至把这两者割裂开来对待,结果造成环境创设的一成不变或者材料投放的盲目,导致许多无效劳动。
 
    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且幼儿与环境相处的方式也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因此,从课程设计的总体观念到具体方案的实施,环境一直是瑞吉欧教育者所重视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由环境生成课程,如由幼儿对小乌龟的积极观察、照料,生成“有趣的乌龟”的课题,进一步生成对爬行动物的认识。二是表现为由课程创设环境,如在“信息”沟通的长期活动方案中,教师可以给每位幼儿和自己都设置一个信箱;把信箱做成透明的,每一个信箱上都贴上主人的名字。这样,幼儿不用老师的指导,都能知道它的功用,并可以随时找到自己和别人的信箱,进行信息沟通。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若能把每一个创设和利用环境的细节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明确增加、减少材料和设施的教育意义,预测环境对幼儿学习的影响,必将开创一条环境创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课程改革之路。
 
    三、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具开放性
 
    镜头一:传统的幼儿园活动室大都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所有的玩具和材料都摆放在教室的四周,中间留下一个较大的空间摆放幼儿的课桌椅,是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场所。有的幼儿园为保证幼儿在园安全,避免出现意外责任事故,能不出园门的尽量不出去,擅自减少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
 
    镜头二:有些幼儿园创设了许多专用教室,但很少使用,只有当上级来园检查时,才开放使用。有些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在验收结束后,原有的饲养角和种植园地也关闭不再使用。
 
    分析:活动室的布局若将师生的活动主要局限在教师教、幼儿听的层面上,忽视材料、玩具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教师只能与少数幼儿谈话和交流信息,大部分孩子只能滥竿充数。只有听的份;教师对孩子的观察也只能停留在大概的、模糊的、一般性的水平上,阻碍了教师对个别、特殊孩子的深入了解。而创设的环境不利用,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对幼儿的发展也是无效的。
 
    应该为幼儿创设什么样的环境?如何利用和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1.应创设开放性教育环境,体现环境的可操作性、参与性和层次性。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未成型的半成品玩具及自然材料,允许孩子摆弄、操作;环境布置要让幼儿参与,有幼儿的作品;环境创设要体现层次性,为不同年龄的幼儿创设适合他们活动的环境。活动室内可以分割成几个区域,以利于幼儿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方便教师观察和指导幼儿。
 
    2.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体现合作性、自主性和高效性。如在游戏环境创设时,平行班的教师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里,在本班重点准备1~2种游戏材料,对平行班的所有孩子开放,孩子可以结伴到各班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这样,既可以加强教师间的联系,让教师集中精力观察指导孩子,也可以让孩子尽情享受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同时提高教师、幼儿、环境之间的互动频率,高效地利用游戏环境。
 
    3.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应时刻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爱护和尊重每一个幼儿。比如,教师可在活动室里设置一个“悄悄话区”或“安静区”,随时去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并成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