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浅谈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29日
作者:外交部幼儿园吴晓惠     来源:本站原创
 
                      
 
    一、问题提出
 
    今天的教育是唤醒幼儿潜能的教育,是激发幼儿创造性的教育,是为未来世界培养人才的教育。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恰恰是那些敢想、敢为和敢于挑战常规的人。然而多年以来,教育界忽而强调基础,忽而强调创造,忽而又将焦点全然放在学科内容上,认为知识价值至高无上。使得我们的教育经历了照搬前人和模仿外国人的漫长阶段,教育目标漂移不定。新千年,江泽民指出:“国运系于教育,面对世界高科技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必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上来认识。”教育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教育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本身,应该使儿童从一开始就体验到发现的快乐。正像《纲要》中五大领域里强调幼儿的兴趣,渗透幼儿的参与,体现幼儿的探索与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是以儿童的自然特点和生理特点为出发点,自我游戏,说话和发出声音,同时帮助他们获得社会交往的最初体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在人唯一起决定性作用的早期去发现幻想,体验力量。是唤起他们身上可以被唤起和培养的一切,对其一生起决定性作用。
 
    在我作为学员参加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班时,一个报纸游戏启发了我,这个游戏使全体学员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和创作的快乐。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报纸游戏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探索着报纸可以做些什么?发出什么声音?制作成什么物品等等,我们深深陶醉在发现与创作之中。这一节活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孩子的音乐活动中尝试,而改变以往的陈规陋念,改变死板的音乐模式认为音乐活动的创作不外忽编歌词,编动作,自己尝试为音乐配伴奏等  等,而奥尔夫音乐活动,竟然利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报纸,调动了那么多成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那么,对于正处于想象思维,创造思维活跃时期的幼儿来说,是多么好的契机啊!于是,我开始尝试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手段,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确立了目标后,自己开始尝试着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音乐教学活动之中。
 
    二、实践过程:
 
    儿童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只有当原始的幻想冲动在创造性的音乐训练钳锅中,允分地烹饪之后,真正的教育方才开始。奥尔夫音乐教育之绝妙就在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反应。
 
    实践过程中,为了帮助幼儿获得心智上的满足,感受和体验音乐创造的快乐,发展创造能力,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联想教学:
    使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是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对幼儿进行联想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适于联想的观察环境,例如:小班进行X X | X X X | X X X X 等节奏基石训练过程中,要让幼儿说出不同的节奏型比较难。在班上的墙面上,我布置出苹果、菠萝、葡萄、香蕉等水果娃娃的图案,用花蝴蝶、绿草地、向日葵作衬托:语言角里有汽车、房子、娃娃的图片,计算角里画上小鸡小鸭、小河流水、青蛙妈妈让幼儿数数。当孩子想不出来的时候,我引导幼儿看看墙上,他们很快就说出一些,而且还联想到说出哈密瓜、西红柿、白鹅妈妈、孔雀姐姐、大象伯伯等。中大班则是以汽车等作为联想对象,什么卡迪拉克、劳斯来斯、奥迪、桑塔那等等,引导幼儿联想其他可以为节奏基石配词的事物。联想教学,使幼儿很快掌握了节奏基石的拍法,同时幼儿的发散思维得到发展,为想象与创造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性教学:
    幼儿的创造过程,其实也是其发现的过程;是好奇思维的过程;是形成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探索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幼儿自己来看、来听、来尝试。幼儿以其最为开放的形式,在追求一件物品;寻找一种音色;尝试一种玩法的过程中潜在着创造。这种创造是透明的,是鼓励每个幼儿投身其中的。正如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倡导的原本的音乐是自然的,是能为每个幼儿学会和体验的音乐活动。我受李丹娜老师的启发,和孩子一起探索着制作打击乐器。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花生、绿豆、棉球、塑料日杯,纸、布、皮筋等物品,组织孩子探索声音,制作动听的打击乐器。在孩子们的尝试过程中,他们发现只有绿豆放在口杯中的声音最好听,也只有用纸包住杯口才能达到摇晃时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在探索的过程中,有的幼儿正着摇晃杯子:有的幼儿将杯子倒过来摇晃;有的幼儿则是倒着摇;上下摇;滑动着发出声音……十多种音响效果从“沙罐”中释放出来。每个孩子在尝试中体验着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喜悦、合作的喜悦和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用他们自己创作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作节奏的和声练习,真是其乐融融。
 
    (三)即兴创作:
    创造是人的本能,人情感的抒发与交流是本能的需要。《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目标的描述是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精神是一种即兴的、创造的、自由的、综合的教育。它是一种经过诱导、尝试即兴创作的教育方法。让幼儿自由创作的关键是“放手”,是给予孩子自由,让他们充分发挥,不拘一格地表现。例如:在音乐游戏“冰与水”的实践过程中,孩子首先探索冰与水之间的关系,感受冰的坚硬,水的流动性,冰慢慢融化的特点,加之课前丰富幼儿对冰雕的了解。游戏过程中,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用肢体语言即兴表现水流动的感觉,做出冰雕造型的各种动作。当老师作为太阳照射冰雕时,坚硬的冰开始融化,孩子们硬邦邦的胳膊慢慢变软,身体开始松懈,最后有的幼儿干脆躺倒在地变成一摊水在滚动。游戏时,孩子们很兴奋地做出各种冰雕造型,没有刻意的摆弄,没有拘谨的模仿。他们自然放松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表达着自己的欢娱,他们陶醉在幻想、创作与表现之中,在极大地放松自己的身心的同时,创造性在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得以发展。
 
    三、总结经验:
 
    奥尔夫音乐教育之绝妙在于激发创造反应。这种创造是发自人的内部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自由。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我认为:
    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激发了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想象与创造。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当幼儿听到旋律优美曲调时,他们说那是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当音乐粗犷豪放时他们说那是森林里的大狗熊来了。
    奥尔夫音乐活动刺激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想象,使他们的幻想更加美好。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将自己雕塑成座冰雕,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幼儿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他从音乐活动中得到的愉悦也就越来越多。
    奥尔夫音乐活动刺激了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创作欲望。他们地地道道即兴表演;他们在制作乐器中的探索;他们通过五声音阶尝试,创造出优美的旋律及音乐的和声效果,就是创造的过程。
    社会越发达,对人的创造性要求就越高。根据才能发展的递减原理—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可以推断出,创造教育可以充分开发幼儿大赋的心智潜能。
    创造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神秘莫测的。正如创造教育先驱者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指出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极为精辟地道出了人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动是无处不有的,无时不在,无人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