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发展策略

在“园本教研”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16日
作者:广西区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吴洪雯     来源:中国首届幼儿园园长大会
    我们从 “园本教研”工作着手,以本园教师团队为主体,以解决本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共享活动”为载体,让教师们围绕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对话、讨论、合作,发挥教师个体、教师集体、教研组长、保教干事、业务园长的作用,提高了教师的教育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良好的“园本教研”氛围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
    “园本教研”必须是一种集体和团队的研究,只有教师团队的参与才能形成研究的氛围和文化,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园自2003年实施“幼儿适应性发展课程”的课题研究之后,我们对幼儿园教师的年龄、经验、能力与教学水平之间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尝试着从本园的实际、从教师的实际出发,进行符合本园情况的“园本教研”。我们开展“园本教研”的目标有三:一是有效发挥保教干事和教研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二是有效利用“不同特长教师”的资源;三是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不仅鼓励教师的自我反思,还鼓励教师开放自我,在团队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们建立了同事间的反思,就实践中的某一特定主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专题式教研活动”;也可将教师的实践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反射出自己行动的影像,做“问题式教研活动”;还可对优秀教师的活动进行观摩,开展“观摩式教研活动”;以及为教师在工作中创设平等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展开“对话式教研活动”。
    要使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改造幼儿园的管理环境,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一个民主、开放、自主、有效的教育研究之地。我们的做法是:(1)建立捆绑式考核制度。教研组长直接由业务园长管理,保教干事和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部门和本教研组的活动,各部门和各组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服从干事和教研组长的安排和调控。业务园长采取听汇报、检查笔记和实地观看活动相结合的办法检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行为表现。(2)建立教研例会考核制度。要求教研组长定期组织本小组召开例会,并且要求人人发言,尽量把每个教师原话记录下来,以便检查和评定每个教师对新教改的理解,及教育思路的发展进程。(3)建立“三个一”的业务成绩评定制度。即:一是对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表现的评定;二是对教师业务考核活动的评定;三是对本教研组的活动和记录进行评定,把这三次的成绩加起来,就算为这位老师的一年业务成绩。
 
    特色的“园本教研”模式
                               ——教师群体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
    通过“沟通——冲突——行动”这样一个教研模式,我园的教研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们建立了这样的沟通渠道:以年龄组为单位的研讨小组;以教研组长为中心的每周探讨式例会;以各取所需为原则的个体交流(每人轮流做中心发言人);混合式的观摩和现场展示(如“如何开展好选择性活动”优秀活动展示)。教师在这样的沟通渠道中各抒己见,“制造”冲突。如:小班教研组在开展大主题活动“宝宝的家”中的小主题“我爱妈妈”时,大家讨论,如何让亲情教育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同时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成了“亲亲好妈妈”的大型亲子活动,把传统的说教活动变成了一场生动的可触摸到的情感教育。这期间,汇集了老师们的多次冲突、交流和争议,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现,方案的共识在讨论中形成。教研活动中的讨论,成为广开言路、凝聚智慧,统一思想、发展民主的生动实践。我们要求每次做好讨论的记录,把问题、策略整理上交业务园长。针对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业务园长给予解答和建议,形成了上下间的对话。在共同的探讨中,教师的观念和能力得到提升。
 
    创意的“园本教研”活动
                               ——发挥教研组长与保教干事的引领作用
    保教干事和教研组长在课程的改革中既是教研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教师的合作者、朋友。我们把保教干事和教研组长的队伍建设置于重中之重地位。在平时我们保持与各保教干事和各组长密切联系,以正式与非正式的会议形式,了解情况,提供意见,解答问题。对他们的管理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常常让第一线的教研组长承担重要的研究活动和接待活动,要求他们努力做到“听中改、做中学、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把做好的东西说出来”,从而带动整个教研组的成长。
    1.教研组长对教研活动的设计在集体讨论前心中有数。我们要求保教干事和教研组长,在每次教研活动前都应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真正发挥领头人的作用。
    2.教研组长要善于捕捉亮点,生成富有创意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组长要善于集思广义,博采众长。在开学初,可召集教研组所有成员出谋献策,挖掘富有创意的设想及主题,也可在每次活动前先敲定下次活动的发言人,发挥教研组各教师的优势,共同挖掘有创意的教研组活动,让全体组员形成合力进行探讨、研究。例如:一次大班的教研活动就源于一位教师的个人想法,当时是教研组长与一位教师的日常交谈,在不经意的交谈中听到这一设想,于是教研组长把这意图传达到组里,组员们纷纷出谋献策,生成了活动方案。
    3.教研组长做好活动网络的生成与细节的完善。主题活动生成后,教研组长应注意鼓励教研组各成员各抒己见,畅谈设想,不断完善主题活动计划及活动组织的具体细节。尽量做到资源共享,形成互学互助氛围。例如在大班的“数星星”活动,就是将各个班所收集到的活动资料、物品集中起来,在教研组长的统筹安排下开展的。
    4.教研组长把握好活动活动的具体实施。活动的具体实施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这就需要教研组长具有一定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要做到与园领导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要做好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工作,如后勤部门、幼儿园食堂等;要有效发动关系群,有些活动要利用到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如在“夸爸爸”活动中,职业展现环节就需要各班老师事先与相关职业家长取得联系备好服饰等,邀请有关电视台、报社报道,以增强活动的宣传力度。还要合理调配各年龄层教师,取长补短,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与安排好每位教师的具体工作,注重不同特长老师的合理分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5.发挥保教干事的引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部门教学活动。在给教研组长下放管理权的同时,我们也给两位保教干事相当大的自主权,形成两个教学部门的良性竞赛,每学期不定期组织年级性活动或部门活动。如:定期出版“部门课改展示栏”和“家园联系栏”,保教干事在关注本部门各教研组活动的同时,也及时将教研活动的阶段成果向园长、家长反馈。两个部门均建立了“部门课改展示栏”和“家园联系栏”,展示教研活动开展的点点滴滴和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向教师传递着课改的新信息,向家长传递着幼教发展的新动向;由保教干事策划的部门专题活动,除了教研组长组织的教研活动外,保教干事也会经常结合季节、节日以及各年龄班主题活动走向开展部门专题活动,如:“学做解放军”、“夸爸爸”、“爷爷奶奶节日好”、“劳动最光荣”等。这样的部门活动,促进了保教干事与教研组长间的定期交流,与教师之间的平等磋商,使本部门的教师教研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尝试部门串班活动,保教干事在自己的部门尝试开展了班与班之间的串班区域活动,建立了自己一整套的活动规则与方法,让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充分共享资源;开展部门户外体育跨班活动,将教师们自制的体育玩具和体育器械收集起来,部门集中管理,在一周中由部长合理安排各班的活动时间和器械使用,每周固定周五上午的户外活动时间为部门体育活动跨班时间,各班教师负责不同范围、不同器械的幼儿活动安全与指导,而部门中各班的幼儿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同活动内容的选择,幼儿心情愉悦,基本动作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交往能力大大提高。
 
    多重结构的“园本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
    以园长为核心的“园本教研”领导小组,是园本教研的关键。因此,园长通过沟通与指导,在园内建立了多重的“园本教研”活动,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提升。
    1.业务园长不定期组织研讨活动。业务园长不定期地组织教研组的研讨活动,加强各教研组之间的沟通与分享,与教研组长成为研讨和合作的伙伴,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教研组长获得最快最新的教改新信息,提高组长的教研水平。
    2.教研组间的观摩活动。业务园长结合教研组所开展的活动,组织教研组之间的观摩活动。由各教研组分别推出一名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研组中的其他教师则共同设计、协助、准备这个活动,然后供其他教研组的教师观摩。园长在这样的观摩活动中,组织教师进行“观摩——评析——交流——再设计”的点评活动,让各教研组对教改进行一次思想碰撞,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找出自己的不足。
    3.优秀活动观摩。将优秀活动案例推出供全园教师观摩学习,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新《纲要》的理念,把握教材,再创造性地融入到自己的教研活动中来。
    “园本教研”活动,使我园教师从“简单模仿”向“理性实践”转变,最终朝更高层次的个性化教学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做法,大大缩短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周期,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平台和台阶,为教师发展带来希望和自信,我们已经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感受到不同层次的教师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