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环境创设

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02日
作者:高晓敏(运城幼儿师范学校)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8月
    摘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园内环境,充分利用环境这种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环境创设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在新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儿园环境呢?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幼儿园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包括社区、社会、自然环境等;狭义的环境仅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下面就如何创设良好园内环境进行浅析。
 
一物质环境创设
    在新《纲要》颁布之前,《规程》试行已十年有余,广大幼教工作者都在环境方面投入很大力量,在这期间也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我认为还存在一些误区,最突出的有三方面:
    1、幼儿园园舍、设备条件超越社区人们的现实生活经济条件,追求幼儿园建筑和设备的超豪华。
    现在许多幼儿园越建越漂亮,那么是不是越豪华越好,就是高质量的幼儿园环境,就是和教育目标一致的环境呢?我觉得应划一问号。许多幼儿园提出:“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口号,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但我们想想,我们实际生活并不富裕,但把大量金钱投入到幼儿园园设建设上,这里的许多东西大部分孩子家里还没有,这就造成了周围社区人们生活环境同幼儿园的反差。这种做法,虽然出于好意想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但和当地社区文化背景不适宜,会使孩子对人、对社会价值关产生消极倾向。如认为幼儿园好,自己家不好,从而看不起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还有许多幼儿园在园设占地面积上搞“圈地运动”,提出建“现代化幼儿园”,追求国外式的豪华:如桌椅、板凳进口,农村追求城市,不断淘汰、更新。那么,什么是现代化幼儿园,我认为要从《纲要》精神考虑其实质,这也是当前突出的问题。
    2、材料的投入。
    材料是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与玩具、材料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多种知识,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但有许多幼儿园在活动角投入材料只是简单投入,如小、中、大班创设的角色游戏区一娃娃家,没有多大区别,都只放上几把椅子、小床及其它小家具。“三年一贯制”,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没任何变化。
    3、墙面环境布置。
    “要创设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墙饰”是现在提倡的响亮的口号。以往墙饰只是摆样子,以美术功能为主。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幅图都有,一成不变,花花绿绿,老师最忙的是开学前几天,看怎么布置领导满意、漂亮,很少考虑与孩子有关,有关的只是墙下的作业袋。还有的幼儿园围墙很高,布置的环境不在孩子的视线之内,创设的环境只是给领导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引发幼儿符合教育目的与要求的行为,为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谐发展创造很好条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原则:
    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安全,主要应通过环境的创设,积极主动地消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电线、开关、插座、消毒液等应放置在幼儿伸手不可及的地方。冬天为避免暖气片可能导致的烫伤事件,应在暖气片外装上防护装置,这样既消除了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又美化了环境。
    (2)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如:可用瓦楞纸、废旧挂历纸等代替吹塑纸、纸绒纸;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麦秸杆等装饰环境。
    (3)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园是老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育家陈鹤琴:“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如布置教室墙面时,可让幼儿参与进来,布置“美丽的春天”,让孩子门自己搓柳条、剪柳叶,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小燕子贴在天空,河里的小动物也是孩子们的折纸作品,红太阳可以用孩子们的小手印等。
(4)目标导向原则:
幼儿园是特殊的教育环境,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必须明确环境创设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以教育目标为依据创设幼儿园环境。把促进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及每项具体活动中,体现在所创的环境中。如结合十月一日“爱祖国”主题活动,可让幼儿搜集祖国各地名胜古迹风景图片贴在墙上。
    (5)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反映幼儿身心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获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民展。如“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小班教室环境可布置一列火车,引导幼儿学习扣扣子,每节车厢学一种系扣子技能;中班可提供“穿线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让幼儿学习“辫辫子”等。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操作材料能引发起幼儿操作的和符合相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6)审美性原则:
    幼儿时时刻刻生活在周边环境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环境创设首先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如室内、室外墙饰画面的人物或动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协调,布局合理,富有儿童情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7)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
    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在非常重要作用。如教室墙面中有两根暖气管,自下而上,如果老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牵牛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生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二精神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情感,交往行为和个性发展。精神环境是幼儿园环境中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创设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良好的一般日常规则与行为标准,创建人际环境的中心是建立融洽、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它具体包括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同伴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等。
    1、教师与幼儿的交往。
    首先,应对幼儿表现出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教师要善于理解幼儿的各种情绪、情感的需要,不对不招自己喜欢的幼儿产生偏见,相信幼儿有自我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能力,善于对幼儿做出积极的行为反映。其次,教师应当以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幼儿,善于疏导而不是压制,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而不以权威的命令去要求幼儿。这种自由而不放纵、指导而不支配的民主教养态度和方式,能使幼儿被视为独立的个体受到尊重和鼓励。再次,在教师与幼儿交往中,要尽量采用多和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例如微笑、点头、注视、肯定性手势、抚摸、轻拍脑袋、肩膀等。应尽量采用这类“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表示自己对幼儿的关心、接纳、爱抚、鼓励或者不满意、希望停止当前行为等。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最好保持这种较近的距离和保持视线的接触。
    2、幼儿与幼儿的交往。
    (1)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思想、感情。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向同伴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利于同伴了解别人的各种需要,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并且,也能使得到帮助行为的幼儿学会正解的反馈方法。为达到目的,教师在平时应让幼儿相互说说对某件事情的感受,学会观察他人喜怒哀乐的表情,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等。
    (2)建立同伴间相互关心、友爱的气氛。
    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关心人的行为方式,让全班有一种相互关心、友爱的气氛是良好的精神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的教导应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中。例如,游戏时玩具共享,不能抢夺;相互间交往时应习惯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用词。教师要鼓励缺乏交往技能或过分害羞的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并通过鼓励其他幼儿与其交往,使其得到更多的交往成功的愉悦感,以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愉悦的情感。
    3、教师与教师的交往。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具有多重要的影响。首先,教师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和发出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教师教给幼儿要相互关心、帮助抚慰、进行合作等行为,如果教师自己做到了,那孩子就很容易产生这种行为并且长期稳定下来;其次,教师间的交往涉及到班级、幼儿园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教师间如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还会给班园带来一种温情的气氛,容易激发出积极性的社会行为。幼儿也会从中耳闻目染,不仅学会体现别人的情绪情感,也能学会正确、适宜的行为方式。除了人际环境以外,幼儿园的日常规则,一般行为标准也是幼儿园精神环境创建的重要部分。这里日常规则是针对幼儿园日常活动与教学中学中经常要遵守的那些规定而言的。例如教师讲课时要注意听讲,使用玩具是要分享、谦让。一般行为标准指的是幼儿进行哪种行为会受到同伴的接受和老师的肯定。例如教师在幼儿园时,就明确向幼儿给出这样的信息:打人、骂人在幼儿园是不可行的,没有人会喜欢;而关心、帮助别人肯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小朋友也会高兴等。这些规则和标准在教育活动中,应当作为一种前提输送给幼儿,使幼儿在具体、真实的交往活动中得到运用和体验。
    物质环境如同硬件,而精神环境如同软件,而软件的建设重于一切,因为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园内环境,就要硬件、软件一同抓,要充分创设和利用环境这种教育资源,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