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专委会工作

6大平行分论坛精彩纷呈,共探数字化时代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丨第三届圆桌会议④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4日
图片



十月的西安,秋意正浓。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三届圆桌会议的分论坛现场,大家的学习热情依旧。此次分论坛设在陕西省六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现场,每个分论坛聚焦数字化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融通中外,兼顾理论和实践,既介绍国际相关前沿研究,也分享我国的相关探索和经验,并展开深入讨论。




图片
图片


北欧学前教育数字化转型:
历史演进、实践探索与现实镜鉴


图片

张文洁

湖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
 

从全球教育数字化政策演变历程中来看,各国纷纷推行一系列教育数字化政策,以适应时代变迁,优化教育环境。比如,日本在2019年提出“GIGA School”构想计划,制定了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个数字化设备的目标;英国在2022年启动在线教育认证计划,为无法到学校上学的儿童提供全日制在线教育。此外,美国、法国、丹麦、芬兰、瑞典等也强调和践行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北欧学前教育在数字化变革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幼儿园课程、教育实践、师资要求与培训、学前教育数字化管理与监督等四个方面。北欧国家在学前教育的数字化变革上做出了明显的努力,包括政策的保障,并在课程中注入数字技能的学习。然而,尽管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工作备受赞誉,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


数字化时代英国
学前教育改革的路径与启示


图片

落鑫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首先,从英国国家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背景出发,对数字化背景下英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英国苏格兰卓越课程体现出的硬件与软件的接触与探索、硬件与软件的创造性应用、科学认知、思维和态度的培养、跨领域学习的经验、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特点进行了总结,认为学前教育数字化面临幼儿数码安全性、数字鸿沟等机遇与挑战,最后从视角转换、回归生态、体现素养、加强硬件建设、产业支持、高位引领等五个方面就英国国家数字化策略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做了阐释。
数字化背景下
俄罗斯学前教育变革


图片

吕国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俄罗斯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在起步阶段,信息技术只是其他阶段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并未完全融合到学前教育领域;在应用阶段,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园所管理和优化教育资源;在整合阶段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对各阶段教师的一个要求,以期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创新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将信息技术与儿童发展评估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家庭和社区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等方面。学前教育数字化是一种新兴趋势,这个进程带来许多机遇,如学前教育数字化能提高儿童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儿童独立学习的能力等,但同时也面临着普及性难以实现全境覆盖、设备与技术成本高、教师信息素养不足、软件的更新与迭代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思维和智力运动的钝化、糟糕的社会化等挑战。
解读澳大利亚
《关于幼儿与数字技术的声明》


图片

陶莹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系副教授
 

澳大利亚《关于幼儿与数字技术的声明》的产生是基于“澳大利亚儿童健康普查项目” 关于“澳大利亚家庭中屏幕设备的使用情况”的全国性调查,结合国内和国际政策背景提出的,其目的是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对数字技术在幼儿教育环境中的科学使用提供指导。声明从数字化环境中幼儿与成人及幼儿与同伴的关系、数字化环境中的健康、数字化环境中的公民意识、数字化环境中的游戏与教学等四个重要领域制定了幼儿与数字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核心指导原则和“实践建议”。最后提出幼儿园、家庭、社会应共同为幼儿创造健康积极的数字化环境,力求数字技术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最佳使用。
关注游戏与高质量互动的
新加坡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应用

图片

李荣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新加坡的教育处于领先的位置,其教育信息化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重点关注ICT(即信息通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使用。ICT在幼儿园信息化应用的原则有补充学习经验,适应幼儿发展需要;应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应慎重考虑使用,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幸福。新加坡学前教育 ICT 应用经验总结:通过游戏和高质量的互动来学习仍然是儿童的主要学习经验;在日常教学中应通过教师来促进和指导幼儿获得使用ICT的经验,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幸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将三个指导原则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便儿童获得有意义和适宜的学习经验。
图片
图片
数字化时代儿童数码使用经验
与其社会情感能力关系的研究


图片

程秀兰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数字化时代,社会关注儿童数码经验与早期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数码使用经验对儿童发展存在潜在益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程秀兰教授研究团队围绕“儿童数码使用经验与早期发展关系实证研究”,运用《幼儿家庭数码设备使用经验调查问卷》《儿童社会情感能力调查问卷》在 5 个省份的2591个家庭中对3-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根据3-6岁幼儿家庭数码设备使用详情、家庭人口学因素与数码设备使用的关系、幼儿社会情感能力总体情况及各维度描述性统计、幼儿使用数码设备与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数码设备使用时间的规范与科普;2.精心设计并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数码内容;3. 构建“家——校——社——政”四级协同育人机制。
互动类型对幼儿电子图画书
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


图片

刘宝根

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图画书的电子化阅读已成为儿童重要的阅读形式。通过对135名幼儿(男孩67名,女孩68名)进行纸质书、静态电子书、动态电子书、词典互动电子书、提问互动电子书不同形式的阅读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电子图画书更能促进幼儿的词汇知识习得,其中互动电子图画书的促进效果最好。
2.互动的电子书更能促进幼儿词汇广度知识的习得,其中提问互动的效果更好。
3.已有词汇水平能够影响幼儿后期的词汇习得,但阅读电子图画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幼儿已有词汇能力的不足。
电子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图片

刘文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刘文教授主要从以下四个研究入手,来探讨电子媒介对3-5岁幼儿发展的影响,分别包括:平板电脑和面对面教学方法对3-5岁幼儿数认知能力(研究一)、注意力(研究二)、工作记忆(研究三)和内隐记忆(研究四)发展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了行为实验和眼动研究,对3~5岁幼儿的数认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分别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平板电脑和面对面教学培养。


研究结果发现:在研究一中,平板电脑教学法在提高幼儿的计数能力、符号数字知识、计算能力方面均显著高于面对面教学组,但面对面教学组在提高幼儿的基数熟练度方面显著高于平板电脑教学组。在研究二中,平板电脑教学组经过培养后注意力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可以提高幼儿对图画整体和图画主角的注意程度。面对面教学组经过培养后注意力水平显著提高,但面对面教学效果较慢,仅提高幼儿对图画整体的注意程度。在研究三中,平板电脑教学与面对面教学都能对幼儿工作记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平板电脑教学对幼儿工作记忆的提高效果要显著高于面对面教学,提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研究四中,不同类型学习材料的学习对幼儿内隐记忆的提高水平不同。面对面教学方式更利于幼儿在学习阅读理解类材料时的内隐记忆提升,而平板电脑教学对幼儿学习数认知类材料时的内隐记忆效果更好。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平板电脑教学与面对面教学都能对3-5岁幼儿的数认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平板电脑能够满足“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灵活调整教学过程,面对面解决问题。两种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教学模式、知识呈现方式还是教学互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具特色。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将平板电脑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找到最佳的结合方式,为孩子创造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学习方案。


儿童早期触屏学习:分歧与融合


图片

魏勇刚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触屏学习在3-6岁幼儿的学前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以下三种策略值得关注:
1.触屏学习更适合辅助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其中感觉运动负荷占主导地位,例如与测量、识别空间位置或比较数量等核心经验相关的游戏。
2.如果要使用触屏学习来辅助年幼儿童进行处理负荷更大的学习活动,建议减少相应应用程序中花哨的设计,使触屏设备专注于呈现与学习活动相关的核心信息,以减少感觉运动负荷对处理负荷的压力。
3.幼儿的触屏学习应与实际学习结合,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将从触屏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转移到实际情境中。
基于儿童自主学习的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运用研究


图片

张洁

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园长
 

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根据“看-学-用-思”的发展路径,了解数字资源的发展现状、提升教师数字资源的专业素养、尝试将数字资源运用到区域活动之中、思考数字资源运用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开展基于儿童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运用研究的过程中,清醒地看到数字化教育资源给教育带来的冲击与变化,也在师幼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共同成长的愉悦与幸福。数字化时代,教师为未来而教,幼儿为未来而学。只有立足儿童本位,扎根教学一线,关注一日生活,不断发挥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优势与长处,才能更好助力儿童自主学习,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图片
图片

提升幼儿园教师ICT能力
推动学前教育数字化发展


图片

岳亚平

河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学前教育数字化的核心是“人的数字化”,幼儿园教师的数字化信息素养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从2008年到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出台了三个版本的教师ICT能力框架,从第一版到第三版强调的是知识获取、知识深化和知识创造的过程,希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升数字素养,建立专业网络,最终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为实现教师数字化转型,需要多方的支持,如政府赋能与政策倾斜、学校培养与能力提升、优化培训与积极实践,以不断增加幼儿园教师的意识与观念更迭。
基于《教师数字素养国家标准》
框架的我国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研究


图片

闵兰斌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针对新时代教师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5个一级维度13个二级维度的数字素养框架,闵老师及其研究团队对我国东部、中西部的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79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幼儿园教师整体的数字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并存在不同区域、城乡、办学性质、不同年龄段、不同教龄、不同学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称等方面的差异,呈现“软强硬弱”,教龄、年龄与数字素养显现“倒挂”现象等特征。对此,我们应该软硬兼施,提升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加大投入,弥合幼儿园原生态数字鸿沟;夯实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建构体系,保驾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数字化时代下的
教师专业发展变革


图片

晏梅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四实验幼儿园园长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了个性化的教与学,如知识类的智慧教育平台、工具类的教育小游戏APP、虚拟类的实验室和科技馆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我园利用互联网技术、视频智能分析器 、图像识别等技术在对重场域下对儿童的行为、表情、语言、态度等进行分析和无感化评价,使得教育评价走向多元发展。虚实结合的教学空间也投入建设和应用,与机器人对话式的学习,智能导师和学习伙伴的加入已经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常态。在数字化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构建持续保障儿童发展的支持系统。
数字库建设与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图片

朱继文

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园长
 

我园从2018年开始建立幼儿园数字资源库,其目的是助力青年教师的发展。在建构系统的资源库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引导教师把所有实践用在儿童的发展上。比如建立生活数据,不仅可以长久留存,也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我园把孩子的体检记录、体能测试结果、体弱幼儿资料、每周食谱、维修记录等存放于数字资源库中,便于对比分析数据的变化。为了囊括更全面的一日生活内容,我们在资源库中设计了一些较为零散但必不可少的活动方案,以便把主题活动之外的各项活动涵盖进来。
数智·转型·赋能:
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与专业发展


图片

张玉琴

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
 

从教育技术能力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到信息素养,直到现在的数字素养,幼儿园教师的数字素养已经经历了四次演变,其关键在于“信息化”与“数字化”,前者侧重信息的搭建与管理,后者侧重信息的整合与优化。教师要树立数字化的意识,掌握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并应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利用数字化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学习情况分析;利用数字化进行教学实施,优化教学流程,开展个别化指导;利用数字化进行学业评价,实现学业数据可视化;利用数字化协同育人,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家校协同共育。
图片
图片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
编程游戏课程的创新实践


图片

牛艳利

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教研组长
 

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建构了生态园里的“活教育”课程体系,认为编程将成为儿童未来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是儿童的第101种语言,探究了编程游戏课程中儿童的探究方式,包括区域活动、小小组活动、团体游戏活动、小组编程游戏共同体。老师们对于编程活动的材料、空间、形式等进行审议,从实际的行动支持儿童“打破材料的局限”“地图从平面到立体”“元素卡从单一到多元”,教师尊重、支持、回应、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编程游戏活动呈现出丰富样态。在研究过程中,童小点与儿童的生命成长、自主游戏、艺术表达以及省师幼的生态课程之间发生了链接,儿童的经验得到生长,省实幼的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延展。
数字化赋能
图画书资源库管理及运用的园本实践


图片

滕昕

苏州工业园区星慧幼儿园园长
 

苏州工业园区星慧幼儿园有近4千多种、13000多册图画书。为解决这些图书“为幼儿所用,为教师所用,为家长所用”的困惑,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同时结合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智能推荐和搜索,帮助老师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到适合幼儿学习的优质图画书资源。从1.0行动:海量资源,录入编制到2.0行动:研讨反馈,检索生成到3.0行动:资源梳理,细化分类再到4.0行动:检索升级,精准定位。基于儿童监测数据进行课程,可以借助整体性数据,全纳儿童阅读偏好,还可以透过阅读量,掌握个体阅读水平。数字化手段是用来改造课程,改造管理,通过技术获得数据。帮助教师进行深入分析,助力教师更便捷、更深入地研究课程建设,幼儿发展。
工具·助手·专家
数字化时代的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图片

蔡伟玲

杭州市云谷幼儿园总园长
 

孩子们无限的问题和老师有限的知识是数字化课堂产生的原因,数字化时代给予老师的赋能——你是我的手、眼、脑,包括备课、课堂组织、看见儿童、支持个性化教育。数字化时代对课程的赋能主要是课程优化,包括领域优化和促进全面发展。对于教师发展而言,可以助力高效工作、实现个人知识管理。而云谷课堂作为一站式集成教师的教学终端,是助力教师高效工作最直接的体现。数字化时代对管理的赋能则体现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精准决策。过去教育技术更多是作为教师的“工具”或“仆从”,主要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比如 辅助教师制作课件、提供信息展示等。而当前数字化浪潮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教育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支持。
证据视野下的课程评价


图片

温剑青

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园长
 

“教师如何辨识幼儿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宜的课程?”“课程评价能否保障当下课程创生实践的质量?”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内隐了课程影响力。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要找准课程评价的定位。易于操作、便于分析的评价工具,建构园本化评价体系,让教师的评价与幼儿联结。推进全域视角的课程评价——提升支持幼儿发展的能力还应让教师的评价与幼儿联结、积聚幼儿课程经历、教师教育行为的“证据池” ——孵化共赢的“6 N”伙伴分享式评价,让教师的评价与课程实践相伴、积聚幼儿课程经历、教师教育行为的“证据池”。
“变”与“不变”:数字化时代
幼儿园多维交互的超越与回归


图片

李少梅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数字化促进课程与教学诸多方面的变化,包括促使教学的育人价值凸显、赋予课堂教学要素与结构变革、驱使课程与教学设计创新、带动教学思维变革、师生关系与教师角色重构。数字化带来了新的主体——“机器”。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资源,引入设备,促进课程与教学,助力幼儿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发展。而“变”与“不变”的根本在于回归育人逻辑。发展性逻辑要以“以儿童为本”的理念,系统性逻辑要注重资源服务于课程与教学,有限性逻辑在于机器辅助幼儿学习与发展。数字技术不是儿童之外的存在,而是始终处于儿童发展之中。
图片
图片


数字化驱动下的幼儿园管理实践


图片

洪霞

杭州市滨江区海康威视园长
 

洪园长的分享围绕时间集约的教育环境(智能化园务管理)、流程清晰的管理逻辑(条理化人力管理)和充分信任的社会口碑(透明化家长工作)三个角度展开。作为杭州首所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引入企业文化、技术、人才创新教育,父母是产品的研发者,孩子是使用者、享用者。技术是为了打造“家一样的环境”,孩子可以在园所中“自由且安全”的“畅行无阻”。园所以“小镇生活圈”发展幼儿科学精神,也不断深入利用家园合力助力儿童成长。
数字化时代的学前教育评价:
从现实迈向未来


图片

刘昊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当前教师观察评价辅助工具,多从随引导记录、存储评价指标、结果分析呈现、建议教育策略四类功能为教师带来助力。但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技术依赖导致的思维惰性,制式评价方案导致的思维固化和程序僵化,需要被我们警惕。我们在拥抱技术时,人的主体性更应被重视,教师的专业提升需要技术赋能,更要考虑管理赋能。人工智能赋能评价的未来方向应是从行为伴随,到思维伴随。
评价赋能,家师幼同频共长
幼儿园过程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


图片

刘静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园长
 

刘园长分享了幼儿园如何评价赋能,实现家师幼同频生长。科研推动,促使标准建设科学、园本化,比如“全镜头搜索”能体现幼儿园过程质量的一级要素。强化实践,力求评价方式三个转变:评价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评价标准一个内容不同表达,评价过程实现同频共振。通过多主体的参与,构建起了幼儿园尊重和信任的氛围,让幼儿园的管理也从“外部驱动”转变为“内部驱动”。
数字化转型:
建构幼儿园管理新生态


图片

何善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授
 

面临幼儿园管理的数字化困境,应关注顶层设计不科学导致孤岛式数字生态环境,传统科层制度幼儿园组织管理体系不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教师数字化素养的能力不足导致“有路缺车,有车缺货”。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幼儿园管理面临的数据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挑战。适应数字化转型,需要建构幼儿园管理的数字化生态,关注培养教师的数字素养。
区块链思维下幼儿园
集团化教研模式的思与行


图片

胡瑛

浙江师范大学幼儿教育集团总园长
 

胡园长分享了园所如何借助教育技术提升管理力、升维辐射力。智慧时代的教研,是整合技术和专业,有创意地开展教育教学。通过案例“AR技术提升教育环境质量”,园所探索“三破三立”,比如破相对封闭的园所空间,比如立领域统整内容联动资源整合。通关案例“智能设备打造幼儿园无人超市”“云直播拓展学习边界”等,可以看见智慧时代的教育教学正在逐步走向共享、共生、共赢。
图片
图片


多元媒体矩阵构建下的
家园共育模式创新与教师成长


图片

汪京莉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附属幼儿园
党支部书记兼园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教育和教学的专业知识,还需面对技术应用、信息安全、沟通效果等方面的挑战,需要适应数字化家长工作的新技能和态度。目前可应用的媒体较为丰富,有微信群、美篇、视频号、公众号、网络会议、云上开放日、问卷星、电子成长档案、百度云盘、AR技术等,可构建媒体矩阵,方便家园共育。明确目的是首要前提,整体设计、统筹兼顾,持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是工作关键,强调情感连接,兼顾线上线下,创造更全面、灵活和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将多元信息化技术和多种常规面对面家长沟通方式的有机结合,园所可以更好地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灵活、方便和有效的家园合作方式,最终实现促进孩子健康优质成长的家校社教育生态环境。
数字化时代的家园社沟通模式


图片

陆金金

西安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
高级副教授
 

数字化转型赋能学前教育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探索中,我们总结出以下问题:
数字化家园社沟通性出现了新的困惑,数字化工具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没有保证。与此同时,资金不足、政策支持有限、参与其中的专业人员信息化素养远远不够,对数字化转型提出不小的挑战。其中,急需解决就是资金投入和人员与技术的配套。家园社共同搭建,才能真正做到数字化转型赋能学前教育。
赋能家园社协同育人的
数字化转型策略


图片

王怡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授
 

目前,我们家园社协同育人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体的职责划分不明,存在缺位或越位现象;各方联动缺失或低效;平台无序与叠加和资源的庞杂与重复;专业队伍的松散与孱弱,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数字素养有限等都彰显着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小挑战,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不断推动机制赋能、资源赋能、平台赋能和连接赋能。其次,明确家校社各方的职权范围,整合多方教育资源的线上化,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平台,确保家校社协同走向科学化。此外,把科学规划、资源整合、连贯服务、协同过程优化作为数字化“赋能”背景下幼儿园改革的着力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双刃剑,时代与我们是共生的,要利用其优势,取其长,促进能量、能级的提升。
数字化赋能家园社共育
新技术打造云智慧三体


图片

刘玉平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党支部书记兼园长
 

在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华中师范大学幼儿园分阶段稳扎稳打,推动数字化转型家园社共育实践。紧抓安全健康,健全信息化健康管理,探索家园社的持续性护航。建立“华幼信息宝贝”平台,实时监测幼儿身体状况,配套使用“华中师大智能幼儿园健康管理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加强家园互动,联动智能化交流平台,消弭家园社阶段性障碍,班级圈变成了“行走的课堂”,幼儿足不出户就能看世界,还有家长评园等,幼儿园在转型过程中拥抱数字化,借力数字化技术,不断促进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园内建立了“小鹅通”虚拟平台,以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理念,为教师、家长和幼儿提供一个互动合作、交流学习的空间。在实践过程中构建协同育人体,依托科技化人工智能,创造家园社育人新样态。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幼家园社
一体化共育机制的构建和实施


图片

徐臻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
党支部书记兼园长
 

如何依托园区,构建中小幼家园社一体化教育生态圈?紫竹幼儿园创新性把握四大维度:数据维度、空间维度、理念维度、课程维度。基于需求定专题,注重学段贯通衔接。汇聚优势,实施项目引领的中小幼一体化家园社共育课程。以数据研究视角,用项目为抓手,实现成效螺旋上升,用好数字化平台,盘活共同的资源,实现家长、学校的合作共赢。


供稿/育儿周刊·人文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