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总会工作 > 活动专题

第二届圆桌会议系列报道之十五丨秦元东:发展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关注点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3日
    来源:研究会

发展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关注点


图片

秦元东 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核心观点:

发展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关注点,以儿童发展适宜性为核心。彰显和重视儿童的视角,让儿童成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实现儿童发展适宜性,并以此为核心,同时关注教师、资源、家长、文化发展适宜性,才能构建更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


图片


目前,幼儿园课程日益成为一个高频词。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颁布和实施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课程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误区。这里从发展适宜性的角度谈谈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些认识。

 

以儿童发展适宜性为核心,建设幼儿园课程

虞永平老师在《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中明确提到,通过建构或改造使幼儿园课程更加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是所有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在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开发建构园本课程以及依托普适性课程的园本化中,适宜性都是关键词,要适宜于幼儿园的地域资源、教师队伍、家长以及幼儿园所处地域的文化,更要适宜于儿童。 

同时,儿童、家长、教师、资源和文化发展适宜性等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这就要求幼儿园课程要及时做出调整和变化。

 

重视儿童的视角,是儿童发展适宜性的应有之意

只有当我们真正地看见儿童,看懂儿童,才能建设真正适宜儿童的课程。

长期以来,儿童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成人,尤其是教师。但教师通过观察和访谈获得的对儿童的理解,和儿童本身可能还存在差异。近些年来,受到大家关注的“马赛克方法”的重要理念就是从对儿童的研究转变为有儿童的研究,主张儿童、教师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儿童的研究,彰显了多元视角。 

儿童视角和儿童的视角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儿童视角的主体是成人,是成人基于对儿童的研究建构的产物,而儿童的视角的主体是儿童。因此,儿童的视角的彰显和重视是儿童发展适宜性的应有之意。

 

赋权儿童,让儿童成为课程开发参与者

实践中,对于彰显和重视儿童的视角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自由游戏和游戏精神的重视,安吉游戏对放手游戏的强调,材料区对空间模块化、材料地位的独立性和功能的开放性的主张等。这些探索均强调赋权儿童,让儿童从单纯的课程消费者转变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这些均为儿童的视角的彰显留下了空间。

当然,对于儿童的视角的强调,并非否定或排除儿童视角、教师的视角等其它视角的必要性和价值。诚如成尚荣老师在《儿童立场》中所言,“只要是学习者都应站立于中央”。

除了儿童发展适宜性外,教师、资源、家长、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适宜性也是重要考量。对于发展适宜性的重视和彰显,有助于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避免一些误区,进而不断走向高质量。

编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主编:高丙成

编辑:王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