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基会在中国 > 儿基会新闻

志同道合为儿童——承担儿基会项目的简要回顾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6日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 虞永平     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我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第一个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儿基会)开展项目合作的学校。由儿基会捐助和学校配套建设的“幼教楼”是儿基会与我校合作的最好见证。我工作后,就参与了一些项目活动,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和培训活动。当时我们去乡村用的车辆和摄影(像)设备都是由儿基会提供的,也常常能见到教育部和儿基会的官员来学校检查和工作。我也参加过全国师范院校儿基会项目学校的一些会议,由此加深了对同行的了解。因此,我对儿基会的帮助和指导是有比较感性的体验的。

 

一、关注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发展

我真正负责与儿基会的合作是在2010年主持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工作以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一直把儿基会当作重要的合作伙伴,并开展了积极友好的合作。借助儿基会的力量,研究会更好地发挥了专业团队的作用。由我牵头的合作项目主要是以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为主。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特别需要得到专业培训。我们曾于2011年前后两次去西部调查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调查表明,农村幼教师资中有相当一批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没受过专业训练;有些虽有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但实际的知识技能十分缺乏,对幼儿教育应该教什么和应该怎样教知之甚少。另外一批是小学转岗教师,对幼儿教育缺乏基本的了解,也不具备保育和教育幼小儿童的知识和能力,导致教育过程小学化倾向严重。我和陈学锋老师都有这种认识和感受,因此,我们很快就达成了开展西部培训项目的共识,并很快加以落实。

我负责的第一个与儿基会合作的项目是“西部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西南大学的刘云艳老师、江苏省教科院的张晖老师、浙江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朱丽丽老师、福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郑建成老师、广西师范大学侯莉敏老师、苏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张春霞老师、原新疆教育学院的周欣老师(现工作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分别负责各地的优秀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参与项目培训工作,许卓娅、张昭济等著名专家也参与了培训活动。项目选择了新疆疏勒县、贵州纳雍县、云南剑川县、广西三江县和重庆大足县等五个贫困县。项目旨在研究西部最基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形成《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内容体系和实施方案》(后改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资源手册》);并在试点县的培训实践中,为更大范围的进一步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指导和帮助受培训县发展自我培训的能力。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提高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实践的基本能力,能科学地开展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切实减轻或避免农村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的状况,切实提升西部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培训主要通过以案例为主的讲座、示范性活动和操作练习的方式进行。

项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员的努力。来自西部一线的很多老师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培训,大家热情很高。我们给每个县都确定了名额,但几乎每次都超过了人数,当地教育部门说,不在计划里的老师,哪怕得不到补助也要来。按照要求,我们要对教师进行多次循序渐进的培训,还要评估每次培训的成效,因此,希望参与项目培训的是同一批教师。但虽然再三强调,效果仍然不佳,经常是下一次培训一半以上的教师换掉了,因为当地政府部门考虑的是把机会给更多的教师。这给培训和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接受培训的老师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在教育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懂得了教育要重点关注儿童,而不是书本上的内容,要用适合的方式引导儿童通过动用多种感官学习,而不是灌输和说教。老师也开始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理解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作用。尤其是转岗教师,通过学习,感到原来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是很不相同的,他们也找到了教学过程和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根源,是因为没有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很多受训教师培训结束后继续围着老师问问题,一遍一遍地练习和模仿一些基本的技能,表现出内心强烈的学习需求。

培训教师的努力和耐心也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在张晖、朱丽丽、郑建成、张春霞等老师的组织带领下,老师们积极参加培训者培训,努力做好各种培训准备,在充分了解培训者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备课。很多园长大力支持培训工作,老师们把很多教玩具带到西部,赠送给当地的老师和孩子。一周甚至半个月的培训要克服很多家庭的困难,老师们都毫无怨言,积极配合。去这些县里的时候,往往需要更换多种交通工具,有些县在大山深处,需要乘坐长时间的汽车,盘山公路带来的晕车困扰了不少老师。当年从贵阳到纳雍县要走七八个小时,路况也很差,尤其是运煤车造成的大坑,让小车不时跳跃,很多老师都受到了“撞顶”之苦。老师们克服困难,一到目的地就开始投入工作,与受训教师展开访谈,参观幼儿园,进行当地资源调查等,这样可以从当地的现实出发,提高培训的适应性。

经过两轮的培训,在学会副秘书长张晖老师的组织下,我们不断讨论和总结,真正把培训当作研究来做。在儿基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系统总结了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内容和资源体系,按照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可接受程度和专业特点,进行组织编排,采用生动的案例,提供多样化的实操方式和手段,形成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资源手册》,送往西部地区的一些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在儿基会的支持和推荐下,我在中国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发展论坛上介绍了这个项目,受到了相关官员和专家的关注。

 

二、关注中部农村幼儿园教师资源挖掘和利用能力的提升

2010年以来,国家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进行了大力的投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东部和西部相比,似乎出现了中部“塌陷”的现象,对中部需要加强投入和关心。为此,我觉得要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针对中部农村幼儿园的需要,通过项目,推动中部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2020年,经过初步调研和系统问卷调查,我们确定了“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能力”这个培训主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但是目前农村幼儿教育仍存在着小学化现象。核心的问题源于教师的观念和专业能力不足,尤其是对幼儿的学习理解不够、对环境的教育意义理解不够。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短板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课程作为构成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是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承载着知识、信息与经验,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媒介。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的程度影响着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水平。因此,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能力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将有力推进幼儿园各类活动的开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陈学锋老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仪式。她指出,要保证幼儿获得良好身心发展的权利以及为未来做好准备的能力,教育质量是关键。追求教育质量均衡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该项目重点关注中部地区,对于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资源作为教师能力提升的切入点,是最契合实际的方式。同时,陈老师也对项目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通过细化工作方案、责任分工到人、形成沟通反馈机制来推进项目的落实,为教师提供持续性支持,并将36个项目县(区)形成的成果推广至全国,为全国各地的幼儿园提供有益的经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鉴于疫情,我们采用线上培训的方式。我们在全国挑选了20多位专家和幼儿园教师,对安徽、湖北、江西36县(区)的教师进行培训。在与6个县区教育行政人员和教研人员沟通后,我们研制了教师问卷,根据教师问卷的结果,确定了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园教育资源的认识、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资源的挖掘和管理、资源的利用、儿童自主学习与游戏中的资源支持等几个方面。具体内容涉及中部地区各类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的利用,如动植物、民间工艺、民俗、民谣等的挖掘和利用,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资源调查、整理与保管、利用与更新等方法,根据资源拓展幼儿活动和游戏的方式等等。根据这些内容,我们进行了分工和准备。

大家充分讨论培训内容及呈现方式,共录制了40多个培训视频,向这6个县(区)和全国其他县区免费开放。根据儿基会的建议,我们还同时向受到疫情影响而不能准时开学的武汉地区幼儿园开放。这些视频理论联系实际,有很多生动具体的案例,可操作,可模仿,有分析,有说理,适合一线教师学习。两次培训除了6个项目县,还有45个县的教师参与了培训,共计90多万人次参与了培训。我们还组织了答疑活动,向6县(区)赠送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资源手册》。培训视频可以长期免费观看,目前已经有200多万人次上线学习。此外,我们还组织张斌、张晗、张更立、袁琴等专家分别前往相关省份进行现场指导,根据幼儿园的实际状况,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帮助幼儿园分析问题的根源,并结合培训内容,引导大家深入学习《指南》精神,不断改变教育行为。

 

三、关注政府官员的学前教育观念

我在关注教师培训的同时,一直觉得还有比培训更重要的事项,那就是地方政府官员对学前教育认识的转变。如果说这个转变没有实现,培训的实效很可能被削弱甚至抵消。影响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学前教育观念,就是促进科学决策。儿基会陈学锋老师充分理解这一点,并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我们充分认识到,需要让政府主要负责人了解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事实,知道各国学前教育投入的基本数据,把握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的基本样态,理解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以及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路径。这对于学前教育科学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儿基会支持和推荐我去参加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扶贫基金会的高层论坛,我分别作了“办好学前教育,落实幼有所育”和“用有质量的教育托举贫困儿童的未来”的发言,强调了幼有所育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政策导向以及贫困对儿童大脑及未来的影响,目的就是向行政官员传递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和科学事实。

在儿基会的支持下,为行政官员提供一些学前教育通识知识的项目获得了批准。2019年,我组织张斌、王玲艳、刘颖等成立一个团队,开始了《市、县(区)领导学前教育通识读本》研制工作。

为了了解市、县(区)领导们的认识现状,我们先后对9名市长和23名县(区)长进行了访谈。整理他们在认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误区,并征求他们对《市、县(区)领导学前教育通识读本》的内容要求。我们还分析了80多份市、县(区)长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稿,专门分析学前教育的部分,形成一些基本的判断。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开始分析学前教育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讨论这些问题在政府层面的原因,尤其是与政府主要负责人学前教育观念的关系,从而从现实层面确定研究的重点。我们整理了我国学前教育法规和政策中的核心观念,以及各地在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经验,同时关注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重要经验,整理出学前教育领域的基本状况、基本事实、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及基本研究,为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科学决策及有效领导提供专业智慧支持,提升其专业素养,从而切实推动地区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

《市、县(区)领导学前教育通识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包括了儿童权利篇、学前教育价值篇、学前教育理念篇、学前教育资源篇、学前教育政策篇、幼儿园课程篇、幼儿园教师篇、学前教育投入篇、学前教育质量篇9个部分。《读本》中呈现了很多数据、图表、经典研究结论、典型案例等,使其具有说服力。

《读本》完成以后,在儿基会的支持下,2020年我们召开了发布会,向全社会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尤其是向市、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联合国儿基会有关领导、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人民政府以及十多个县区政府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林伟在发言中介绍,江苏省坚持公益普惠基本原则,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他认为,《读本》能够为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准确理解学前教育、依法管理、科学决策、有效领导提供专业支持。他希望更多的领导能够认真学习《读本》,深入把握《读本》的精神并将其落到实处,促进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苏州市副市长曹后灵介绍了当前苏州市学前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并表示苏州市将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的原则,支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满足儿童发展和社会大众的需求。他同时指出,《读本》可读性强、内容丰富,发布非常及时。认真阅读《读本》,能够让地方人民政府领导更懂教育的规律,更科学地领导学前教育发展,能够让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教育处处长潘思纳在发言中指出,儿童早期是至关重要的机会之窗,全球证据已经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个体短期和后继发展的重要性。对这个阶段的投入有助于确保所有儿童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减少不平等现象,并最终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潘处长认为,过去一个阶段,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学前教育正在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学前教育的可负担性、服务的可及性、质量的提升方面还需持续努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支持儿童权利的获得,并与教育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及其他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探索制定有效的干预模式,以改善学前教育的服务和质量。潘处长指出,《读本》的发布提供了总结成就、探讨方案、应对挑战的良好机会,希望所有关心学前教育的人士不懈努力,确保所有中国儿童都能够平等地获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此次会议还特别邀请到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副区长王懿栋、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副区长王玉洁、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副区长褚冰、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副县长于丽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副县长纪淑霞、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副区长夏晓燕、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副区长夏琰、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副区长汤卫明、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赵建军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各位区、县长主要就所辖区域内学前教育规划和布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的保障、幼儿园教师编制配备和待遇保障、办学行为的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综合治理、幼儿园质量提升等方面总结了经验,重申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儿童利益最大化的价值立场,畅想了未来的工作思路。同时,各位地方领导还分享了阅读《读本》的心得体会,一致认为《读本》的发布正当其时,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可操作的政策思路。领导们纷纷表态,未来将结合实际工作,深入领会和学习《读本》精神,根据《读本》中提供的智力支持,最大程度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至今,《读本》已经向全国县区领导发送了三万多册。我们正在根据国家新的政策和法律文件,对《读本》进行修改和充实,希望再发送一批给基层政府。

 

四、几点体会

与儿基会的合作是愉快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以上几个项目的实践让我充分认识到儿基会是一个具有国际社会基本价值立场尤其是具有科学儿童观支撑的机构,与儿基会的合作是专业的合作,是有效的合作。

首先,儿基会有良好的制度和规范。无论是项目管理、成效评估还是财务管理,儿基会都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值得我们学习。正是这些制度,促进了我们的各项工作开展,确保了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其次,儿基会工作人员是专业和敬业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儿基会人员很专业,他们总是在不断扩展专业信息,跟他们容易沟通和交流,容易达成共识,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从儿基会工作人员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儿童为本、关注特殊需要、注重权益意识、注重纪律等基本专业品质。儿基会人员也是敬业的,很多项目他们都深入到基层,了解实践的进程和遇到的问题,总是能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

最后,儿基会与我们研究人员有共同的宗旨。与儿基会合作的项目都不是行政命令,不是我们非做不可的工作。但我们愿意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些任务,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意愿,我们有一种理想和使命。这种理想和使命与儿基会的宗旨是合拍的。因此,这种合作是发自内心的,是有内在动力的。大家都是为了儿童美好的未来,志同道合为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