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研究会会刊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刊 2019年第一期(4)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11日
作者:秘书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为促进各地用好全国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遴选成果,做好案例解读与学习,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2019年12月3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承办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研讨会”在上海开幕。来自中国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各省市学前教育负责人、教研室负责人,以及园长、教师代表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学前教育处处长张辉武担任主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致辞。贾炜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此次研讨会办在上海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强调游戏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抓手,上海历来注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情感基于快乐,内容来自生活,设计注重科学,实施关注过程的活动;要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幼儿游戏权利的实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姜瑾回顾了一段时间以来各地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文件精神的做法与经验。她指出遴选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的目的在于总结和推广幼儿园运用《指南》的经验,帮助教师理解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将有价值的、生动鲜活的游戏案例推送给老师,提高观察解读儿童的能力;各地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做好区域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的导向引领。她特别强调:要像重视发展一样抓质量;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行政和教研要形成合力;要找准提升质量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的问题;要加大学前教育宣传力度,促进科学育儿,坚决防范小学化倾向。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就本次全国游戏活动案例遴选情况、幼儿园游戏活动推进的主要经验、游戏活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等三方面进行了总结。他对当前很多地区游戏观念有所增强、游戏主题得到拓展、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在逐步提升给予充分肯定。他从本次遴选出的游戏活动案例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虞永平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要研究儿童,让游戏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更好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幼特教部主任徐则民、贵州省教育厅学前教育处处长谢旌、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殷雅竹、浙江省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学琴分别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上海实践”“创新教研机制,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行政主导、上下协同,全面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县域幼儿园整体推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为题作经验交流。

12月3日下午的专题研讨由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委会主任鄢超云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爱华对本次遴选的全国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总结。她指出一个优秀的游戏活动案例,应体现正确的观念,即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呈现幼儿的行为,如幼儿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选择游戏与环境与材料充分互动,不断创新玩法;体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具体来说能对游戏活动的过程进行有价值的总结与反思,能针对环境材料、游戏规则、指导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思路。

华爱华特别指出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的推荐及学习,不是倡导大家去如何写案例,而是要让大家从这些优秀的案例中,了解怎样的课程环境有助于儿童的自主学习和创造,从而使幼儿产生精彩的行为;透过这些案例帮助幼儿教师看到游戏中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理解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意义;学习案例中的教师如何信任和尊重儿童,观察和解读儿童行为,机智而智慧地支持儿童发展,让我们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真正做到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机关幼儿园教师王佳、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王正伟、上海市宝山区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教师许翠单则分别讲述了“舞台成长记——大班表演游戏的解读与支持”“5月的风”“从保龄球到多米诺——建构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等案例故事,可视化的手段、丰富而详实的解读,再次让大家看到游戏对幼儿自然生长、自主成长中的价值,教师在游戏中追随、支持、陪伴的作用。此外,贵州省凯里市第八幼儿园园长罗钊以“遇见游戏 看见未来”为题,介绍了他们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做的游戏化探索和实践。

12月4日上午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上海市宝山区行知实验幼儿园、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幼儿园、上海市静安区南西幼儿园四家园所通过现场活动、教师案例分享和园长交流汇报,向参会者展示了各园所践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考与行动。

12月4日下午,围绕“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进行分组讨论。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梁慧娟、贵州省教育厅学前教育处处长谢旌组织行政人员、教研员就“各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教研行政部门与学前教育教研部门有效配合”等问题开展讨论。华爱华和鄢超云引领园长、教师围绕“保龄球游戏”研讨“游戏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并对园长教师实践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答疑解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刘占兰作“回归常态,聚焦质量”专家报告。她结合本次研讨会呈现的各省市经验、优秀游戏案例以及四家幼儿园的现场活动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高质量幼儿园教育的方向和实践形态”“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路径和方法”做了深度解析。她梳理上海、浙江安吉多年研究游戏的经验,倡导各省市从确保游戏地位、保证游戏时间、明确主体责任、指引教师做好过程观察等角度入手切实保障“幼儿园以游戏为重要活动”理念落地。她希望行政、教研、园长、教师要“影响能影响,改变能改变;从我做起,立即行动”。

让游戏成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器,让游戏回归本源、助孩子快乐成长,让游戏彰显其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为共同促进学前教育的内涵发展、质量提升而再次出发!     


四十年纪念大会专题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

1979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在南京成立,并于1992年2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发展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历经八届理事会的砥砺奋进,凝聚了几代幼教人的大爱担当和不懈耕耘,现在已经成为拥有七个专业委员会,20281名个人会员,1081个单位会员,覆盖全国3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幼儿教育研究会的具有团结凝聚力和专业影响力的教育学术团体,也成为了广大幼教工作者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为回顾总结研究会40年发展历程,铭记和感谢前辈老师们对研究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推动研究会向更高水平发展,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于11月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主题为“凝聚幼教人 坚守幼教魂”的庆祝纪念活动。

出席此次纪念会的有为研究会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专家们,以及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联合国儿基会、各高校教师、研究会会员单位代表及个人共计200多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学前教育处张咏副处长回顾40年来学前教育研究会全力参与政府、教育部决策,在关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每个关键点上前辈们奔走呼吁、建言献策,推动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程。同时张咏副处长展望未来:第一,坚守初心;第二,拓展视野;第三,加强实践引领,希望专家、学者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快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步伐,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投身基层扎根实践,系统总结幼儿教育改革的经验成果,指导幼儿园探索改进策略,一点一滴推动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朱旭东部长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与研究会的合作,并表示研究会是一个有专业理想的学会。研究会成立以来,始终组织和带动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探索儿童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扎实开展科学研究,为一线园长、教师搭建了研讨交流的平台,共同研究和解决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联合国儿基会驻中国办事处陈学锋博士回顾了40年来研究会策划并参与多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教育卫生妇女儿童工作等政府部门的合作项目。在中国的中西部农村的试点地区,探索幼儿教育资源扩大和质量改进的有效措施,通过数个五年周期的幼儿园质量提升的试点项目,探索建立低成本广、广覆盖、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落实并发扬“爱生幼儿园”的理念,让处境不利的家庭实实在在地受益;在2008年四川地震之后,研究会的专家老师们亲赴灾区开展流动幼儿园教师培训,等等。

陈学锋老师表示,另外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巧合是今年也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开展工作的第40年,而且更大的一个背景就是中国签署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第30个年头。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系统回顾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40年的峥嵘岁月。1979年,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紧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前身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了。这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研究和解决学前教育发展改革问题的需要,也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盼。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成立,带动和激发了各省市相继成立幼儿教育研究会,各地群众性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群众性的科研活动同步开展,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会建立之初,在缺乏人力、财力空间的艰难岁月里,研究会的前辈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构建了研究会最初的组织框架,形成了基本的工作机制,为顺利开展群众性的学习和研究创造基本条件,培育了研究会良好的传统。

40年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在各位前辈的指导和关心下,在广大会员的积极努力下,组织不断壮大,专业影响力扩大,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不断增强,真正成为我国学前教育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组织,在国际学前教育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得到增强,已经成为国际学前教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南京师范大学唐淑教授作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九位发起人之一回顾了研究会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1979年3月23日至4月13日,教育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与会者共商各级各类教育的科学规划,学前教育也开始被纳入国家教育的科研规划。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在规划精神和教育学会成立的鼓舞和感召下,出席会议的九名幼教界代表——上海幼师左淑东校长、天津幼师张小清校长、成都幼师鲍茂如老师、西安市第一保育院林绮霞院长、天津和平保育院李石君院长、山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徐秀源老师、西南师院俞锡玑教授、北京师院梁志燊老师、南京师院唐淑老师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

1979年11月3日,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87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家欢聚一堂, 共庆我国幼教盛事。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托幼领导小组组长陈慕华发来贺电, 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打来电话祝贺, 教育部幼教处第一任处长张逸园写来贺信表示祝贺与勉励。大会确定第一届理事会由52位理事组成,理事长为左淑东, 副理事长为孙岩、钟昭华、张小清、陈俊恬, 秘书长为孙爱月, 副秘书长为唐淑和祝士媛。陈鹤琴名誉理事长三次到会并讲话,他指出:幼儿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 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 要摸索出一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之路 ,必须十分重视和切实开展对幼儿教育的科学实验研究,以促进全民族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40年来,研究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地壮大,不断地发展,研究会做到了学术性和群众性兼备,并形成了务实关爱的优良作风。40年研究会工作的经验,我深刻地领悟到,群众性学术团体的生命就在于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我随研究会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昨天,我们砥砺前行,今天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幼教体系而努力奋斗,明天将更加的灿烂辉煌!

北京师范大学祝士媛教授回首了研究会40年的历程,并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作为政府教育部门的参谋和助手的研究会,在迎接我国学前教育新时期到来的时候,能够为理论联系实际作出新的贡献。

现在我们老讲不忘初心,我觉得不忘初心,这“初心”在各个领域应该是不同的。我们学前教育的“初心”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我们应该有时代的责任感,怎么样让我们国家的下一代都能幸福健康地成长,但是现在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地区,相当多的孩子,他们接受的教育与我们熟知的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不能只看到我们城市的学前教育。

最近五年,我跟教育部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参加扶贫工作,我们办了18届的教师培训班,培养了一千多名老师。研究会的冯晓霞老师,马以念老师也都参加了这个项目。我们去了最偏远的地方,那里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跟城市没法比。他们占了相当大数量,而且他们很多都是少数民族。过去各地区的研究会也做了一些工作,我觉得做得还不够。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城乡之间教育条件相差悬殊,所以我希望研究会能够更多地关心老少边穷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为教育职能部门提供可参考的建议,为培养合格的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牢记的历史使命。

下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会在美丽的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继续进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候莉敏主持了下午的会议。

纪念会上,研究会项目代表、地方研究会、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代表发言。前辈专家们与会员就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纪念会上,研究会向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前辈老专家们祝士媛老师、唐淑老师、林嘉绥老师、熊敏老师、马以念老师、丁碧英老师、冯晓霞老师、李季湄老师、王化敏老师、郭亦勤老师等颁发荣誉证书。

凝聚幼教人 坚守幼教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生活兮教育,生活兮教育,我们生命惟一之伴侣,为汝勤力,不分旦夕,为汝驰驱,不顾险夷……”11月5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承办的主题为“凝聚幼教人,坚守幼教魂” 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40周年纪念会在民国幼师老校歌的歌声中拉开序幕。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发展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历经八届理事会的砥砺奋进,凝聚了几代幼教人的大爱担当和不懈耕耘,现在已经成为拥有九个专业委员会,20281名个人会员,1081个单位会员,覆盖全国3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幼儿教育研究会的具有团结凝聚力和专业影响力的教育学术团体,也成为了广大幼教工作者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此时的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汇聚了来自全国38个省市地区的近200名会员单位代表。纪念会还邀请研究会的前辈和为研究会做出贡献的德高望重的专家,他们分别是:祝士媛老师、唐淑老师、林嘉绥老师、马以念老师、丁碧英老师、冯晓霞老师、李季湄老师、熊敏老师、王化敏老师、郭亦勤老师。

此外,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联合国儿基会等领导专家也莅临本次会议。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罗英智主持本次纪念会。

牢记使命奋力前行,开启新征程

在纪念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学前处张咏副处长首先致辞。

张咏副处长在致辞中代表教育部向推动中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研究会表示衷心祝贺,向满腔热情辛勤耕耘的幼教战线的前辈、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致以问候,并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她说,研究会团结和带领广大学前工作者探索和发现儿童规律,研究和解决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学术研究,普及宣传,国际交流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展示出一个学术团体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着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张咏副处长也表示,今天的学前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在往普及普惠奋力迈向的同时,需清晰地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发展道阻且长,投入管理等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师资队伍瓶颈难突破,保教质量提升有困难,立法保障还在路上,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任重而道远。

她希望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不忘初心,坚守底线。拓展视野,着眼公共服务。加强实践引领,一点一滴推动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致辞。

朱旭东首先对全国各地参加纪念活动的学前教育老专家、会员代表们表示欢迎。他在发言中说,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秘书处所在地,多年来从办公场所、管理人员、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了研究会大力支持。同时,北师大也在专业发展、行业影响、服务拓展等方面也得到研究会的支持和帮助。

他认为,研究会是有凝聚力的学会,是有专业影响力的学会,更是有责任担当的学会。多年来,研究会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很多专家参与了多项学前教育重要政策的研制,积极为国家政策的解读、宣传和贯彻落实出谋划策,为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

紧接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教育专家陈学锋,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祝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40周年。

在发言中,陈学峰博士表示,40年来,研究会专家们策划并参与了多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教育、卫生、妇女儿童等政府部门的合作项目。例如,在中、西部农村的试点项目探索了幼教资源扩大和质量改进的有效措施;通过几个“五年周期”的幼儿园质量提升试点项目;建立“低成本、广覆盖、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落实并发扬了“爱生幼儿园”的理念,让处境不利儿童和家庭实实在在受益;在2008年四川地震后,研究会的专家、老师们亲赴灾区开展流动幼儿园教师培训,并与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在震区开展“幼儿教育重建更美好”项目等等。

最后,她希望中国学者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经验不仅让中国的儿童受益,还通过国际合作,把普遍性经验分享到国际社会。

作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代表研究会发言。他从1979年研究会成立入手,简要梳理研究会40年工作:

第一,研究会组织不断完善,影响力不断增强。研究会建立之初,前辈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建构研究会最初的组织架构,形成基本工作机制。1988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为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的成员,从此我们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更加制度化和组织化。

早在八十年代,研究会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的现实,为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成立了幼儿园课程结构、德育、各科教学、游戏和一日生活五个课题组开始有重点的研究。这五个课题组也成为学会最初学术组织架构。

九十年代,前辈们尝试构建对研究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学前教育研究一级学会,并为此付出艰辛努力。在成为一级学会不久,正式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下设基础理论组、体育组、德育组、智育组、艺术教研组、幼教事业发展与管理组、幼教师资组及游戏组等八个专门研究组。1995年10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设置五个专业委员会。目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专业委员会已经发展到9个,专业委员会的专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

同时,研究会不断建立和健全组织制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建立了几十种管理制度和规范。

第二,宣传科学观念和方法,引领教育实践。从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引导、加强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宣传、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和前辈的宣传进行工作。同时,坚决同反科学的不良思潮和行为斗争,曾多次发表声明和倡议,反对伪科学,反对危害儿童身心发展的行为,反对唯利是图,捍卫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第三,倡导科学研究,努力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组织开展学前教育研究是研究会的基本工作。研究会建立之初就聚焦学前教育核心问题,组织研究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总结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推广。

第四,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研究会前辈有很强国际意识和开放意识,研究会一成立就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派出专业人员出席世界OMEP大会,并进行学术交流,也接待很多世界各国专家和学术团队。

第五,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研究会是群众性专业组织,来自群众,服务群众。努力发挥专业团队的作用,积极服务社会,为儿童的发展和教育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重大地震灾害,研究会在冯晓霞理事长的组织发动下,积极投入到救灾、儿童心灵抚慰和为开学准备的各项活动之中。这标志着全国幼教界对灾区儿童爱心的存在,标志着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存在,展现幼教工作者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更是培育了服务精神。

此外,为西部服务一直是研究会重要工作内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很多西部项目,都是由研究会的骨干力量在组织或执行。

在服务西部的同时,也努力服务政府决策。2010年以来,研究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研究学前教育政策,努力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学理支持,并为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等等。

最后,虞永平理事长表示,研究会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国家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专业作用。研究会将铭记老一辈研究会负责人的教诲和嘱托,努力依法建会、按章办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团结更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在研究中变革,在探索中前进,开创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向坚持者、奋进者、搏击者致敬

纪念会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庞丽娟莅临现场。作为幼教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她始终凭借对学前教育的深厚感情和使命感、责任感,在国家高层会议上为学前教育呼吁和谏言献策,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研究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今天,她宣读了为中国学前教育发展40年作出卓越贡献的长长的荣誉名单。祝士媛、唐淑、林嘉绥、马以念、丁碧英、冯晓霞、李季湄、熊敏、王化敏、郭亦勤十位前辈作为代表走上前台, 民政部有关领导为老前辈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现场响起热烈掌声。长长的荣誉名单,一个个名字的背后,是代表了40年风雨兼程的学前教育事业,是为它前仆后继的人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长长的荣誉名单,有人们熟知的专家学者,有推动事业发展的行政教研,也有默默耕耘的一线教育实践者。无一例外,他们为着儿童为着教育,坚持不懈,深情守望,为改革开放40年书写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人们向这些坚持者,奋进者,搏击者们致敬。为汝勤力,不分旦夕。愿前辈们的教育风骨一直延续,影响和支持后来者勇往直前。

社会价值在利他,幼教人永远是年轻

老前辈的历史回望

开幕式和颁奖典礼结束后,是专家发言。这个环节是40周年纪念会的重要日程。站在时代新起点,回望过去,才能更好迎接未来;追溯来路,才能永保赤子之心。专家发言环节,首先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唐淑老师的分享。

唐淑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九位发起人之一,是第二届、第五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作为亲历者,她参与了研究会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在分享中,唐淑老师的追忆从1979年3月23日至4月13日,教育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开始。

历史会永远记住:在会议期间,“中国教育学会”成立,出席会议的九名幼教界代表(上海幼师左淑东校长、天津幼师张小清校长、成都幼师鲍茂如老师、西安市第一保育院林绮霞院长、天津和平保育院李石君院长、山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徐秀源老师、西南师院俞锡玑教授、北京师院梁志燊老师,南京师范大学唐淑)共同发起“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至此,研究会开始了它四十年的征程,艰难前进,摸索前行。

唐淑老师的发言把与会者带到了40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人感受到研究会从一个火种发展到如今的星星燎原之势,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苦难深深感染着与会者。在做总结陈词中,主持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罗英智满怀深情,致敬老一辈幼教人。她说,唐淑老师虽已过80高龄,但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对研究会早期的发展如数加珍、充满感情。她祝愿幼教人永远年轻,永葆童心。

随后,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祝士媛教授发言。祝老师是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的副秘书长、第二、三届理事会的秘书长,第四届理事会OMEP中国委员会主席,也是标准的“80后”。年事已高的她刚做了白内障手术。她说,非常抱歉,因为眼睛的原因没有书面报告,只能在电脑上用最大的字号写下分享提纲。在研究会前20年里的工作中,祝老师和唐淑老师是亲密战友,携手并肩为研究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祝老师回顾了研究会创立之初的“三无”局面,一无办公地点,二无编制,三无经费,更没有权力。在20世纪初研究会这样的学术组织,尚未被社会所认可,到北京以外地区开会时,必须有教育部办公厅的公函,才能被接待办事。这时就要靠尚在教育部任职的孙岩理事长去办理公函。张小清等老前辈领着研究会同志们组织发动、公关协调,才逐步打开局面。研究会开展工作的初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总结经验起步,然后办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学习班,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

此外,祝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1988年前后办理研究会加入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申请一级学会的艰难历程。在此,祝老师还特别提到在创办学会刊物《学前教育研究》、申请一级学会和加入OMEP过程中,得到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和国际友人大力支持、援助等许多细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令与会者深感研究会今天的来之不易,是凝聚了许许多多老前辈的心血和努力。“作为现在研究会的理事和会员们更应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研究会办得越来越好。”主持人罗英智如是说。

为汝勤力,不分旦夕,为汝驰驱,不顾险夷,人生意义在利他。上午的会议结束后,与会者们感慨万千。相信通过今日之纪念,今日之回顾,幼教工作者们更能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前仆后继,开创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工作的新征程。

研究会成立40年之思潮篇 | 对教育价值的追问,是独特且有力量的礼物

2019年11月5日下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会在美丽的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继续进行。经过一上午的感怀与展望,下午的研究会代表发言更是充满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织。以下是部分摘录。

01

方明山东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那种一切为了孩子的崇高信念,那种马背摇篮的精神,用生命呵护生命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

1995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陪同已退休的幼教教研员徐秀媛老师参加北京六一幼儿院的50年庆典。晚上与新疆赶回来的老兵同住,一个烈士遗孤,一个在保育院长大的孩子,给我讲述了保育院妈妈们的故事。那种一切为了孩子的崇高信念,那种马背摇篮的精神,用生命呵护生命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

园庆结束后,徐秀媛老师带我分别拜访她的好朋友,当时研究会理事长孙岩老师和副理事长史慧中老师,我既充满敬意又有紧张。但和蔼可亲的她们让我很快适应,如同回到自己家中。那天,我从她们的笑谈中听了很多研究会里令人感动的故事,她们做人做事的品质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我,也让我决心要尽心尽意为幼儿园老师服务,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也是在这一年,1995年10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我成为其中一员。此后,在研究会引领下,我充分发挥山东省地方研究会的力量,通过25年努力,以青岛市学前教育为龙头示范,将山东学前教研工作推向更加科学、规范、更加专业化的道路。我十分感恩研究会,也对研究会专家到山东进行专业指导充满期待。

02

陈立北京西城区教育研究学院

我们越来越理解了《指南》中所提到的关注整体性、个体差异和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的内涵。我区88所幼儿园,有自愿报名的会员单位18个。研究会为西城区提供很多学习机会,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工作。

第一,先行研究,丰富研究。在这个版块中,我们首先针对区域实际问题和需要,采取合作承担课题,集中探索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教师成长。在通过近三年的区、园合作研究中,我们发现经历研究的老师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理解了《指南》中所提到的关注整体性、个体差异和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的内涵。其次是共同研究实践问题,常规工作以主题式开展,促进教师观念和行为转变。西城区连续几年的科研月,用系列主题方式开始,引导教师从教转向幼儿的学,深入研生,研学,研教,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科研氛围。

第二,服务研究,提高研究力。西城区是一个崇尚学习,热爱研究的区域。在区域“人人成功,校校精彩”理念推动下,越来越多园所认识到教科研对园所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三五”中,很多幼儿园有自主研究解决自身问题、提高研究能力的需求,但大家研究水平参差不齐。为满足园所需要,在北京学前教育研究会指导下,我们围绕课题为园所和会员提供服务,如立项前的宣传,召开立项咨询和指导会,帮助园所选择能改进时间、具有一定创新价值又能开展的研究等等。经辅导后,西城区有18项课题获得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立项,111项获得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立项,其中43项为重点课题。立项后我们也对园所持续关注和支持,让科研与教研结合,既有高度,也接地气。

 

03

成勇北京海淀新区恩济幼儿园园长

儿童是谁?儿童身边的我们是谁?我和儿童的关系是什么?一系列的追问让我们重新思考,重新审视,回归到朴素而平常的实践中。

作为两万多名研究会的个人会员代表,在今天的庆典上发言,我感到非常自豪。刚刚亲历的祖国70周年华诞盛典,每个中国人都应无比骄傲,但同时作为学前教育者的我们也看到,伴随祖国强大,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待,也给今天的学前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幼儿园也叫“凤凰岭下的童心家园”,作为伴随学前教育二期行动计划成立的一所新园,心中也深埋着一颗对幼儿教育价值和意义追问与探索的种子,在这颗种子不断生长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份独特且有力量的礼物,那就是专业的引领和陪伴。

在童心家园两个园区刚刚建立不久,便申请加入了研究会的单位会员。研究会为幼儿园提供许多专业学习和培训,将国际多元化的幼教理论与实践介绍进来,为我们能够在扩展多元视野的过程中审视和坚定自己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16年,我们非常有幸作为实验园参与了北京教科院早教所立项的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际视野下北京市幼儿园课程的实践与创新研究,历经了一次高密度、多维度、有深度的引领和成长。

在专家引领和陪伴下,我们在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等方面做了深入自省与探索。我们心中的儿童究竟是谁?在儿童身边的我们是谁?我和儿童的关系是什么?一系列的追问让我们思考,回归到朴素而平常的实践中,重新审视与儿童,与教育,与成长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我们收获专业成长的自信,专业探索的喜悦,专业实践的敬畏。

愿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幼教人,以研究儿童,回归生活为主线,真正实践儿童现在快乐,未来幸福的学前教育。

 

04

张春霞苏州教研所

她说,要回我们就一起回,你不回,我就不回。一周潜伏期后,我们如释重负。经历又一次恐慌,我感觉经受了生命的考验。

我很激动代表研究会当年的汶川项目组进行发言。我必须把2008年的经历分享给大家,那是一段永生难忘的记忆。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我们作为江苏省的第二批志愿者团队,在7月28号抵达灾区,接替第一批南京志愿者团队的工作。

第一个故事,就是遭遇6.2级地震。在德阳电力招待所,我们刚刚开完会议,还没走出房间,就感觉到床在剧烈摇晃。刚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结果一直持续很长时间,才发现不对,所有老师都往外跑。当时江苏宁谊的温碧珠老师一直喊我们不要跑,但大家还是控制不住地拼命从五楼往下跑。到了一楼,发现所有服务员都淡定地坐着说话。地震了啊!她们说,太正常了,经常都这样啊!经历这次恐慌后,我们感受到对生命的敬畏。后来,在那里的一个月里时常经历大大小小余震,已然淡定。

第二个故事,是乙脑疫情的发现。疫情发生在当时援建绵竹的一位军官身上,所有志愿者都要去注射疫苗。但我和另外一个年轻老师,因过敏体质不能注射,我心里特别紧张。将事情汇报给虞老师和冯老师,他们都让我俩先回苏州。可是这位年轻老师不愿回,她说,如果回,我们就一起回,你不回,我就不回。顶着压力,一个星期的潜伏期后,我们都很平安,心里面才如释重负。经历又一次恐慌,我感觉我们经受了生命的考验。

第三个故事,是在板房里办幼儿园。寻找板房,是很难的。配套的幼儿园板房都附属在小学里面。找了三个小学,校长们都很为难,因为没有要求说幼儿园必须开学,所以全部先保证小学开学。到了第四个小学,校长非常感恩志愿者的帮助,给了我们四间板房,并让园长支持招生。8月19日,板房幼儿园开始了在周边四个乡镇的招生。

有了地盘后,如何正常开办,如何筹到所需配置,购买物资,运输20架钢琴等都成为当时非常头大的问题。后来在成都杨满老师,育儿周刊的介绍下,也是费尽周折,得到好心供应商的支持,最终终于成功在9月开学。

汶川援助项目以及后来的西部支援项目,仿佛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洗礼,很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震动已经深深埋藏在我心底。如今,志愿者工作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喜欢孩子,喜欢幼儿园,喜欢我们这一份幼教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