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家园共建

我们的远足课程——去伙伴家做客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1日
作者: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幼儿园 陈锦霞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4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应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在《指南》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这一模块中提出了具体指标:“大班幼儿应能连续行走2.5公里以上。”对此,我园在开学初的学期计划中预设了户外活动课程——远足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让如今越来越多“以车代步”的娃娃族,脚步“踩”下来,培养一定的耐力,并且能走出园门,感受大自然。

我们通过班级QQ群将这一讯息传达给了家长,并在晨间谈话时与孩子们做了一番讨论,家长对此反应热烈。

没过几天,犇犇妈妈与我商量远足课程的第一站能否到家去做客。她家在离幼儿园不远的近郊区,附近有果园、菜园。我想,远足既能到同伴家做客,还能走进秋天的大自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邀请函来临,欢迎大家来做客

 

 

刚退休的犇犇爷爷近期爱上了摄影,还在老年大学进修学习。他和犇犇一起,在自家的院子前后取景、拍摄,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方制作成了《欢迎PPT》。当晚,犇犇的家人还陪他一起排练了欢迎词。

第二天,犇犇通过讲解PPT正式向全班小朋友发出了邀请。只见他有板有眼地介绍自己的家住在哪里,离幼儿园大概多远,家里的大致布局,院子内外有哪些特色。大家都为即将到来的“做客行动”激动不已。

 

 准备课做足,我是快乐小客人

 

大家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开始计划出行了。瑶瑶提出,犇犇家的院子外面那么好玩,可万一下雨怎么办?应该选一个不下雨的好天气去才好。这个建议不错,于是老师带着大家查询了天气预报,确定了出行日期。

时间定好了,从幼儿园到犇犇家步行该选哪条路线,客人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从他家返回,这些问题随之而来。我们把课程实施的进程通过QQ群实时告知了家长,家长们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由于孩子们对路程不熟悉,犇犇爷爷自告奋勇地手绘了一幅最佳路线图。犇犇爷爷解释,选择此路线的理由有三:一是相对比较近;二是过的十字路口少一些;三是绕过了一条无栏杆桥。路线图还标明了一路上会经过哪些标志性建筑物,孩子们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比如县人民医院、加油站、立交桥等。

对于小客人该做哪些准备,在我的倡议下,各家庭设计制作了“我准备去做客”调查表。孩子们将调查表带到幼儿园介绍时,大家看到了来自各个家庭的创意。比如,睿睿家有三大准备,一是自身物质准备:小书包、水壶、帽子、轻便的鞋子、易敞开并易脱下的衣服等;二是礼物准备,睿睿计划制作小客人卡送给犇犇家;三是礼节准备,做小客人应该注意什么,睿睿一家做了详细的图文说明。想想一家设计的调查表除了各种准备,还特别设计了“我的愿望”“我的担心”小栏目,他的愿望是找找河边到底有没有犇犇说的小龙虾,他的担心是果树上会不会有虫子掉下来。

对于如何返回幼儿园,热心的家长志愿者帮忙解决了这一问题,当天有空的几位家长会自发组成车队,开小车载小朋友回来。

 

 等待也快乐,主人客人都很忙

 

离做客日还有几天,孩子们需要耐心等待。白天,犇犇会答很多“记者”问:“你们家要走多久啊?玩具够我们大家玩吗?果园里真的有很多水果吗?”晚上,大家会随时在班级QQ群表达心声,有的迫不及待地把准备的行头或礼物拍出来晒一晒,有的在群里给犇犇留言,诸如“你最想我们送什么礼物”等等。小主人犇犇自然也不闲着,据妈妈悄悄透露:小主人有时候很纠结,一会儿担心小伙伴会弄坏他心爱的组合玩具,想藏起来;一会儿又拿出来自言自语道:“好东西要分享。”唉,该怎么办?不到“做客日”恐怕难以看到他的最终决定呢。

 

 向快乐进发,路上风景也美丽

 

做客日终于到了,大家准备完毕即将出发了。孩子们小手牵着小手,跟着三位老师、两位家长志愿者,排着一排整齐的队伍,由犇犇当领队,按照既定的路线向目的地出发。一路上孩子们有说不完的话题,看到一只小狗会聊小动物;看见公交站台,会说起公交车;看见银行,会讲自己的压岁钱……听得我们忍俊不禁。

过第一条斑马线了,犇犇带着大家耐心等待,大家相互提醒:跟紧队伍,待会儿一次性通过。警察叔叔赶来帮忙维持秩序,护送大家安全过马路,孩子们“叔叔叔叔”叫个不停,马路上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行程差不多到了一半,部分孩子有些疲惫了,有的开始问还有多久,有的要喝水,有的要小便。看到附近有公用厕所,老师忙招呼队伍暂停休整一下。犇犇说:“再经过一个加油站、一个简易立交桥就到了。”大家经过休整,又听犇犇这么一说,仿佛看到了终点,又打起精神准备出发了。

 

享受做客日,Happy模式全开启


终于,大家看到不远处的路口,犇犇的爷爷和奶奶在张望。犇犇一声呼唤,小朋友都激动起来了:“到了吗?真的到了吗!”大家加快了脚步。老师鼓励道:“哇,这么远的距离,老师都觉得有点累呢,你们真厉害!”孩子们哈哈大笑,开始老远就喊:“爷爷奶奶好!”

犇犇的爷爷、奶奶带我们走进院子。院子很大,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院子里摆满了儿童玩具车。孩子们马上坐的坐,骑的骑,来来去去。

骑车的热情过后,孩子们更关注那个能压水的水井龙头,他们簇拥在那里,有的压水,有的在一旁观察。也有人对院子里的小水池感兴趣,水里自在地游着小鱼、乌龟、河蚌、田螺,大家趴在那儿,边看边议论。

进到屋子里,看到桌上那个组合玩具,大家都会心一笑。犇犇不厌其烦地说:“你们小心一点,这个组合玩具不能弄少了,不然就组合不起来了。”轩轩带头回应道:“保证保证,不玩丢,下次我们还要来呢。”

玩了一会儿,院子里已经摆好小零食。老师启发道:“你们的礼物是不是可以亮出来了?”于是,大家纷纷把带来的礼物送给了主人,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休息片刻之后,大家要到果园里去寻宝了。孩子们迅速排好队,催着犇犇赶紧带路。走过一段田间小路,果园就在眼前。哇,橘子树、梨树、柿子树,黄黄绿绿,树枝压得弯弯的。孩子们欢呼着,一眨眼就钻进了果林。孩子们虽然兴奋,脚步却小心翼翼,他们有的结伴,有的单独行动,不停地跑来跑去。有人开始问:“可以摘吗?”得到“你看到熟了就可以摘”的允许后,他们立刻行动,有些人对着一个橘子相互商讨:“这个到底熟没熟啊?”“我已经闻了,好像熟了!”有的摘不到,请老师帮忙把自己抱得高一点;有的不停地捡地下的落果儿,都快拿不了了!

采摘了一会儿,有的孩子开始注意到别处了,有的在犇犇爸爸带领下来到池塘边看有没有龙虾;有的男孩对田间的小沟渠感兴趣,跨过来跨过去;有几个孩子对一部农用拖拉机感兴趣,转来转去,上看下看;有几个孩子玩起了挖泥,想看看到底有没有蚯蚓和其他虫子;有的在田间玩奔跑游戏,蓝天下,原野里,风一样奔跑的感觉真好。

 

余音不间断,远足课程盼续曲


不舍地和犇犇一家道别后,小朋友乘坐汽车回幼儿园了,犇犇家还摘了一篮各色水果,让小朋友带回慢慢品尝。

活动结束了吗?不,孩子们的热情不会戛然而止,回家后有很多话对爸爸妈妈说,很多孩子不约而同地有句结束语:“什么时候请小朋友来我家做客啊!”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班级远足活动给了幼儿“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做小主人、小客人,走进自然,走进伙伴的家庭。

在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中,幼儿园应发挥专业特长,引导并联合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家园携手开展课程,可以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同时也在无形中引导家长拓宽思路,实践科学育儿,从而有效推进幼儿适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