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资讯 > 各地要闻

三地革命老区将率先实现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16日
作者:高文浪     来源:甘肃法制报
      让乡村娃看到缤纷的未来

      三地革命老区将率先实现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行政村延伸,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制定了《2015年革命老区“两市一县”精准扶贫行政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印发有关市州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方案明确提出目标任务:2015年,在革命老区“两市一县”(平凉市、庆阳市、会宁县),依托农村现有小学改造建设1072所幼儿园,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支持革命老区“两市一县”到2017年率先实现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本地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教育精准扶贫规划,坚持“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师资办园,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街道统筹分级办园,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园”的原则,根据适龄人口规模和入园需求,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制定行政村幼儿园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项目布局及建设规模,方便幼儿就近入园。二要因地制宜,安全适用。坚持依托农村现有小学校舍资源改造建设幼儿园,最大限度避免征地新建和大拆大建,为幼儿园购置必要的保教设备和生活设施,配备安全、绿色、环保的玩教具,满足保育教育、卫生保健、安全防灾等基本需要,勤俭适用办园。三要明确责任,市县为主。行政村建设幼儿园实行属地化管理,坚持以县为主的原则。省级统筹规划推进,市级指导管理督促,县级承担主体责任组织实施。四要相对独立,规范管理。行政村幼儿园建设在园舍、人员、财务、管理等方面应相对独立,保育教育活动计划应与小学严格区别、分别实施。保教活动须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


      方案同时对建设标准和规模、工作进度、资金筹措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强调要求相关县市加强组织领导,要把革命老区“两市一县”行政村幼儿园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精心安排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层层靠实工作责任。要加强指导和保障,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开辟项目“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压缩审批程序和时间,确保项目及时开工。要加大投入力度,足额安排落实配套资金,落实有关收费减免政策。要健全管理机制。要建立例会、包干、周报、督办、挂图作业等制度,加强项目建设精细化管理。要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严禁挤占、截留、克扣或挪用,确保专款专用。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政府采购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规定,严格履行工程竣工验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有关市(州)、县(市、区)要对项目申报、建设和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真实性负责,坚决杜绝“以旧顶新”、重复申报、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现象,一经查实,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要强化师资保障。要拓宽教师补充渠道,通过“特岗计划”、事业单位招考、社会招聘、中小学教师转岗、巡回支教、小学教师对口帮扶等方式,为新建幼儿园配备幼儿专任教师、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确保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开展。要加大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科学保教、杜绝“小学化”倾向,切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