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资讯 > 各地要闻

“学习故事研习”的感动与精彩在贵阳延续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15日
作者:王艳     来源: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559日星期六上午,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全国“学习故事研习项目”第一次培训后的贵州学员交流会,会议由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海凤副所长主持,来自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凯里市的“学习故事研习项目”实验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以及贵州省教师师范学院的教师代表参与此次交流活动。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参与培训的学习收获、体会和感悟,共商推进贵州省“学习故事研习项目”的实施方式,气氛轻松自由而热烈.

    交流从“分享你的学习感动”开始,所有参训的学员用一句话概括和表达此行最深的感悟和体会:“看不难,看到难,看懂更难”、“孩子是有能力、有信心的沟通者和学习者”、“读懂孩子,就从观察开始”、“学习让我转变了看待孩子的视角,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张海凤副所长用“想你、爱你、懂你”表达了自己接触和践行“学习故事”项目的心路历程;用“速度与激情”形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学习故事研习项目”,认为这个项目影响之大、行动之快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共同项目培训与推广,很多学前教育工作者由此转变了看待儿童的视角,研究、反思和实践的热情被倾刻点燃并迅速蔓延开来。  

随后,几位参训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贵阳市白云一幼魏凤老师的汇报不仅全面细致的梳理和回顾了三天的学习,更有实践层面上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贵阳市六一幼儿园王芳芳老师的汇报反映出一线教师在亲历研究和学习后,对学习故事理念的理解,儿童观的重塑,以及通过研习学习故事来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的思考。贵阳市中心实验幼儿园的潘琴老师分享了自己撰写的学习故事,诠释了她对“学会看到更多的孩子”的理解和转变,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识别的准确性和回应的有效性方面的困惑。来自贵阳市教师教育学院的王小为老师认为,学习故事给了老师一个思考的方向,去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状态。这些都对高校培养幼儿教师带来新的思考。贵阳市白云区第一幼儿园的袁青园长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学习故事研究的价值认同,从园所管理者角度谈了自己如何推动学习故事研究的想法,强调管理者也应相信老师也是有信心、有能力的人,要学会发现老师身上的“哇”时刻,让老师在“学习故事研习项目”中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张海凤副所长对此次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老师们一定要了解新西兰的课程实施背景和蕴含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大家理解学习故事的价值所在。而学习故事的理念与《指南》精神是吻合的,是贯彻《指南》的有效途径之一。学习故事研习项目,不仅是要老师去找故事、写故事,更重要的是积极转变看儿童的视角,相信儿童、理解儿童,能够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支持。张海凤副所长同时建议实验园所的管理者要深入实验班,了解孩子和了解老师研究实践中的真实想法和困难,不要把学习故事作为任务,研究也应有本地、本园的特点,起点不同,模式各异,而最终的目的还是贯彻《指南》精神,更好地促进儿童心智倾向的积极主动发展。

此次交流会,是贵州省“学习故事研习项目”实施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对已经开始学习故事研习和即将开始研习的贵州省幼教同行来说,是结缘,是理解,是提升,是挑战,更是全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