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资讯 > 各地要闻

淄博市张店一幼儿园与家长签“校园反腐协议” 家长送礼孩子将被退园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09日
作者: 马冠群     来源:鲁中晨报

        在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前,淄博市张店中心城区一大型幼儿园与百余名家长签了一份拒绝送礼的协议。对于幼儿园这一做法,家长们纷纷表示赞同。有心理咨询师表示,这样的举措有利于为孩子们营造公平的环境和氛围,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


  “幼儿园通知开家长会,会上与家长们签了拒绝送礼的协议。”今天,张店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近日,他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与每一名家长、老师签了协议,如果家长或者教师不遵守协议的内容,送礼或者收礼,最严重的处罚是将幼儿退园或将收礼教师辞退。对于幼儿园的这一做法,许多家长表示赞同。


  “以前总是心里犯嘀咕,怕自己不送别人送,自己的孩子会吃亏。幼儿园这样严肃地和家长签协议,给所有家长都吃了颗定心丸。”孩子在该幼儿园上学的张女士表示,她从来没有向老师送过礼,她觉得老师会对孩子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家长不送礼而区别对待。


  在签协议之前,幼儿园方面表示,师德的建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对于老师来说,家长一句真诚的问候、一条善意的建议足以让老师感到自豪和幸福;孩子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次小小的进步,就是献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同时,这样做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公平有序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风尚,为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幼儿园方面认为,拒收礼物不是老师单方面就能做好的,还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签协议不是作秀,而是要三方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孩子刚入小学的家长在开学时收到了一份拒绝送礼的倡议书。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老师来说,拒收礼品难,难就难在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和认识上。在张店一所初中从教近30年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孩子进入小学、初中后,有些家长认为给老师送礼后,老师就会对自己的孩子好点,其实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她担任教师期间就鼓励孩子“巧手寄深情”,比如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


  心理咨询师马丽丽告诉记者,每到教师节、元旦等节日,不少学生都会送给老师亲手制作的贺卡或者其他有意义的礼物,这是一种感恩的方式,老师接受起来完全没有负担,这种良性的互动会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反观物质上的礼尚往来,不但会使老师有负担,家长也不见得轻松。幼儿园与家长签协议,能够还给孩子、家长和学校一个纯洁的环境,这种公平、公正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从长远看,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