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学术交流

第四届园长大会分会总结-“幼儿园安全制度的设计与研究”专题

发布日期:2014年07月18日
作者:张婷     来源:本站

 亲爱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是哈师大学前教育系的张婷,很荣幸能跟大家汇报我们第五分会场的专题交流情况,我们的主题是——幼儿园安全制度的设计与研究(工作的管理与研究),研讨在哈尔滨安丰幼儿园进行,由我和天津市教委的赵艳丽老师主持,上海六一幼儿园的沈老师和安丰幼儿园的刘晖园长在会上做了精彩的报告。

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关系幼儿的生命与健康是摆在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心里的头等大事3-6岁又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年龄,而研究显示9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没有哪个幼儿园是不重视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的,各个园所针对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营造安全稳定的硬件环境与人文环境、开展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家园共育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做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反思:幼儿园的安全制度建立了,但执行的效能如何?我们重视事前的预防,但如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频发的不同伤害事故进行更有效的预防?我们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但是否切实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重视家园共育,但家长是否能够因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而受益,并积极成为安全教育指导的实施者?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围绕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实施中的困扰与经验我们组进行分享与交流,促使大家分析本园安全工作的优势与不足,思考安全工作的下一步举措。

在此将我们组分享与交流所取得的成和亮点,跟大家汇报分享一下。

(一)建章立制是前提

经常听到过这样一些令人痛心事故:某幼儿园一小朋友趁门卫不注意,溜出了幼儿园玩,掉进了池塘;某教师体罚幼儿关禁闭,居然把这事忘了,致使孩子活活饿死;在幼儿园被水烫伤、被陌生人接走等等。究其原因,大多不是教职工思想上不重视,而是工作中心存侥幸、疏忽大意或者方法不所以,需要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依靠严格、细致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教师的行为,落实责任,实现精细化管理。

比如离园环节,对于保教人员来说,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难处理、最紧张,许多教师戏称该环节为“打仗”的环节。现在幼儿园有些是家长进入幼儿园直接接送,有些则是根据接送卡来负责接送,这两种都是有弊端的。很多家长感慨有的幼儿园认卡不认脸,其实接送卡得到的是幼儿园的认可,而要接走孩子还要得到班级教师和幼儿的认可。只有建立双重认可的制度,才能保障接送安全。安丰幼儿园通过不同颜色的接送卡,错时接孩子、建立亲自成员手册等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再比如午检制度、消防安全制度、饮水安全制度、卫生消毒制度、幼儿服药制度等,都需在实践中不断自查与完善。另外,在健立这种全覆盖的安全制度的基础上,更要强调执行中的严格操作。只有教师严格操作,不掉以轻心,才能最大程度上落实制度,最大程度上保障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二)建立儿童信托伙伴关系是助力

建立儿童信托伙伴关系,形成联动协防体系。具体而言,与社区、小学、消防队、保险公司、食药局健康服务部门等联合,邀请他们开展安全知识的培训,指导师幼应急演练等,联动各方资源,对教师、家长、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幼儿园老师也可以作为“儿童安全志愿者”,将幼儿园安全教育向社区辐射,扩大幼儿园安全服务范围,通力合作,共同保障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三)事前预防是重点

1.做好环境勘察评估,发现控制潜在的风险。对校园校舍、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学习活动玩具和运动器械等方面进行排查和整改。比如,对门缝、下水道、地板防滑等的硬件设施进行改建。

2.提高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幼儿园应该把可能存在的或发生的问题进行列举、梳理,然后,组织教师讨论、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解决办法,防范措施,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掌握预测和预防的真正要点。如分析幼儿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哪几种异常行为,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及时制止,提供什么帮助等等。使教师逐渐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不同措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预测在前,防范在先。

3.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应急预案,提高反应能力。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制定防火减震,食物中毒、预防疾病传染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因为安全制度与保障体系都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但是快捷的反应能力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影响,所以可将安全事件发生时幼儿园及相关主体要采取的反应行动进步细化,明确在事故、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提高应对及恢复的成效,有效应对、减除安全事故带来的不良后果,尽快恢复幼儿园正常秩序。

4.建立透明化的沟通平台。沟通包括与家长和与媒体的沟通,尤其是在现下新媒体(数字杂志、报纸、广播手机短信网络等)速度崛起的时代,准确传递学校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增强家长对学校处理危机能力的信任。实行信息公开化可以体现出幼儿园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因瞒报而引起的流言传播。

 

(四)安全教育是关键

除了安全知识教育、意外事故应急措施和自救方法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等常规内容与方法之外,通过新的尝试、探索与研究,培养幼儿对于安全隐患的敏感性,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降低受伤率,逐步养成安全行为模式。

上海六一幼儿园和哈尔滨安丰幼儿园通过体验式的教具运用、口号式的行为指南、安全实践活等方式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1)体验式的教具运用。通过直观、形象的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窒息、烫伤等教具的操作,让幼儿通过“试误”,加深印象。好过言语的一遍遍说教。(2)口号式的行为指南——我不是小鸟,我不会飞;先问后尝;妈妈看我戏水。通过朗朗上口的口号,提示和约束幼儿的行为。(3)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开展安全实践活动。比如,《走丢怎么办》《乘车安全》《着火怎么办》等。

安全教育除了面向幼儿之外,还有家长的安全教育。上海六一幼儿园通过“一主题,一课堂”“一讲座,一问卷”“一墙面,一原则”,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提高了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与主动性,形成家园安全教育合力。同时,幼儿安全教育是教师内化安全意识的最好平台。

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常规工作规范有序、重要环节严格操作,真正做到关注生命、关心生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希望我们的研讨成果也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