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区域活动

在混龄语言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交流与合作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1日
作者:林明懿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以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创造机会让幼儿与同伴交流、交往。而语言区域活动能充分给予幼儿畅所欲言和共同操作的机会,是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行口语交流的良好途径,在不断交流与互动中,幼儿在语言表达上能更明显地表现出想说、愿说、敢说,并喜欢共同感受说的快乐。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混龄教育有利于儿童交往、合作。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而且不感到受压抑。为此我们从语言区域开展混龄活动入手,探索促进幼儿主动交流、积极合作的有效途径,增进大小幼儿之间的交往互动,让大、小幼儿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大胆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一、创设温馨的语言区域环境,促使混龄幼儿相互交往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只有在语言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宽松、多元的活动环境,使混龄幼儿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自由、自主地结伴活动,区角是一个个的小环境,教师可通过材料的提供让区角活动成为混龄幼儿自主的语言环境,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好的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儿童的语言也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为此,我们积极创设语言多功能室,设置听赏区、讲述区、借阅区、前书区等多个区角。如听赏区中,投放录音磁带、绘本材料,让幼儿在材料的暗示下自主进行听指令做动作、听声音猜物、手指游戏、听数字拍手、听故事找图、说相反做动作等语言区活动,让大幼儿学会主动带领弟弟妹妹听指令做动作,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讲述区中利用讲述区的图片材料促进大小幼儿的表达,增进大小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借阅区中指导大幼儿能主动的与小幼儿商量要借阅的图书。进行强强搭配的组合,强调大幼儿主动讲述图书故事,或是强弱搭配的组合,要求哥哥姐姐会带领弟弟妹妹一同选择图书,能正确使用借书证,遵守借阅区域的规则;前书写区中投放游戏材料简单的漏印文字,让大小幼儿在漏印文字的底板上用水彩笔进行画写文字、砂纸画,在四线格的房子砂纸底图上,用不同的曲线模板图和粉笔进行装饰写画、自制联想小图书,在折叠成扇型空白的图画纸上作画,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使小幼儿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能大胆与伙伴合作交流,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注重投放适宜的材料,引导混龄幼儿相互合作

1.提供暗示性操作材料

语言区域材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载体,合作活动是语言培养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在混龄幼儿的合作活动中,幼儿的相互合作开始于对游戏材料的共同操作,具有暗示性的操作材料能很好的激发大小幼儿间交流合作的兴趣。在听赏区中,我们录制了不同难度的录音、通过语言提示大小幼儿轮流操作、表达。如听绘本故事《棒棒天使》,随着录音中的提示“现在请大班的小朋友注意听了,棒棒天使身体轻,船的这头怎么样了?哥哥姐姐答对了吗?如果答对了,请中班的弟弟妹妹给哥哥姐姐画上一朵红花。”又如手指歌谣《拍花箩》中,录音提示“现在请伸出你的小手,与你的伙伴边念歌谣边击掌,拍出有趣的花样来……”在听赏材料的暗示下,大小幼儿乐于合作完成录音中有趣的指令,能够自主倾听、相互合作,尽情享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讲述区中,可操作并一同讲述的材料更受孩子们的青睐,如:《猫咪转盘》,需由大幼儿按住小猫头像,小幼儿帮助旋转转盘,并将指针指到的物品结合主人公“小猫”说一句短句,也可协商随时更换转盘中间的小动物,轮流操作讲述,最后相互对同伴的讲述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评价。又如,材料“磁性板讲述”,设置“你贴我讲”故事大王对赛,需要一名幼儿先摆设好一些场景和人物,让另一名幼儿编故事,然后两幼儿交换任务,将故事不断地续编下去。在这个过程当中,幼儿相互学习了同伴间的思维方式,讲述技巧,词汇句式,促进口语的发展,体验新型讲故事的乐趣。让材料隐性的暗示幼儿通过协商、合作参与游戏。

由于混龄语言区域小的特殊性,所投放的材料还需考虑到大小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并能同时激发混龄幼儿的参与欲望、交流欲望和合作欲望,除了将材料所蕴含的合作性让材料成为大小幼儿间积极互动的催化剂,所提供的材料还应具有层次性、一定得弹性及变通性,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让幼儿能够自主创新的进行游戏。

2.提供趣味性操作材料

    在混龄区域活动中,年龄小的幼儿会有意识的模仿大龄幼儿,得到大龄幼儿的帮助,没有同龄幼儿间的竞争和压力,激发他们大胆交流的欲望,增加同伴间合作的机会,而大龄幼儿也可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我们根据幼儿喜欢模仿、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如讲述区中,用纸箱、纸盒自制成“魔方电视机”,一个魔方电视机由三个纸盒搭成,在魔方的各个面上从上往下标上序号,让孩子们自由抽动卡片,一同讨论按顺序插图,也可玩旋转魔方的游戏,灵活根据电视屏幕的内容配以简单的对白、短句讲解或故事创编。又如我让孩子们一同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废旧包装盒、饮料罐、生活用品、玩具等,创设“创意广告台”,引导幼儿模仿编排有趣的小广告,交流中许多生动而充满童趣的词汇不断给游戏注入新的活力,使得大小幼儿间的交流和表达更加积极融洽了。

三、精心设计活动记录表,促进混龄幼儿主动交流

1.活动记录表

在开展混龄语言区域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对材料很感兴趣但是缺乏与同伴间的交流互动,为此我们设计了相应的区域活动记录,通过相应的活动记录能归纳提升大小幼儿间的相关经验和共识,使幼儿获得不同的体验,激发幼儿间更多的想象和交流。如在借阅区中,讲故事是大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他们常眉飞色舞的给弟弟妹妹讲述图书中有趣,奇妙的故事情节,小幼儿自然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但是我们发现他们并不乐意同哥哥姐姐一同讲述或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对大幼儿的提问也常常不给予反馈。有些腼腆不善表达的结对幼儿则是形式上的共同阅读,缺乏交流讲述的兴趣。

对此现象我们使用了阅读记录表,学会分享图书,促使幼儿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一同认真做好阅读记录。提高大幼儿的带领意识,学会引导弟弟妹妹简单进行绘画记录。不包办代办,积极互动学会合作,共同完成记录。在简单的记录中自由讲述对故事的理解,增强灵感的碰撞,合作的意识、语言的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引导,大小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大班幼儿明显地给人以一种长大了的感觉,他们的各类经验日益丰富,带领弟弟妹妹的能力逐步提高,合作意识不断加强。

2.借阅记录表

为了加强大小幼儿间相互交流和共同阅读的意识,我们设计了借阅记录表,每读完一本书,就由小幼儿念出书的编码,报自己的号数,由大幼儿记录,记录表中还设置了阅读内容和评价栏,需要大小幼儿一同复述回忆图书内容,并由大幼儿简单的静进行绘画,最后针对各自讲述的情况相互评星,主要根据对方是否大致讲出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片段、故事发展的情况等来评价,如阅读了《爷爷一定有办法》,大小幼儿会争着说,爷爷最先把约翰那条旧毯子变成奇妙的外套,后来又把太小了的外套变成了背心,被背心变成领带……爱动脑筋的爷爷本领真是太大了,为了能得到同伴给予的星星数,幼儿间交流讲述的欲望被大大的激发了,相互间的表达互动变得主动积极了。通过回忆、复述、绘画、评星的记录方式很好的改善了借阅区中只听不讲或只看不讲的现象。   

四、采用适宜奖励机制和小结评价,激励混龄幼儿交流合作

1.有效的奖励机制,提高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在活动中我们采用了一些适宜的奖励机制促进幼儿积极互动,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获得愉快的情绪。如:讲述区中,对于讲得好,配合得好的幼儿给予小红旗或是贴星星等形式的奖励;听赏区中,让同伴间相互评价,给能较快做出反应,操作正确的幼儿添上一个笑脸等,激励他们在活动中产生积极情绪从而体验合作游戏、讲述交流的喜悦。

2.适时的小结评价,强化了幼儿交流合作

幼儿间愉快和谐的合作总是能进一步的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将是幼儿巩固、强化交流合作的积极因素,在混龄区域活动中我们重视活动结束后的交流讨论,以交流讨论推动区域活动的深化。教师因经常适宜的在幼儿能与同伴友好配合的玩耍、或协商、或建议、或分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注意引起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交流的愉悦,激发幼儿进一步积极合作交流的内在动机,使主动交流更加稳定、自觉化。如区域活动结束后,集中幼儿讲讲今天活动的情况,“你今天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去哪个区活动呢?活动中遇到问题时你们是否进行讨论协商?你们是怎么商量和解决的?和好朋友一起游戏时你们是怎样合作的?下次游戏,你们决定怎么做?”等,通过诸如此类的提问,分享、交流合作经验促进提高混龄幼儿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再次活动的欲望。而教师的讲评则以表扬、鼓励为主,推广幼儿的成功经验,再把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及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小结归纳,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和规则,使幼儿在愉快、自信的情绪中结束。

可见,只有在语言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宽松、快乐的活动环境,使混龄幼儿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自由、自主地结伴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提供暗示合作、适宜操作讲述的材料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合作相互讨论、交流、激励、想象,通过相互的合作游戏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同时进行适时、适度的小结评价使大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表达交流的方式,并从中体验了与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也为幼儿提供了异龄观摩的学习机会,促进了混龄幼儿语言表达水平的发展,提高了混龄幼儿间积极主动地交流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蒙特梭利教育           1.研究组编译.蒙特梭利幼儿教育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8.

3.刘永明.幼儿混合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