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音乐教育

谈在音乐教学中幼儿情感的培养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作者:朱寒梅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示范幼儿园

       音乐是人类心灵深处情感的溪流。在幼儿的自然成长中,音乐以其动听的旋律、生动的节奏、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音乐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开发,而且也让幼儿在感受、欣赏、领悟音乐的同时,使其兴趣、意志、毅力、自信心、自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得到相应的发展。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在构成音乐的诸多因素中,如果把节奏喻为音乐的“骨髓”把旋律喻为音乐的“肌肉”,那么“情”便是音乐的“灵魂”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熏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自己的情感拨动幼儿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愉快的达成“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的任务。而音乐教育最终的目的放在“情趣”上,所以只有抓住这一因素,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幼儿的情感呢?

一、创设与音乐环境相适应的情境,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情感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从幼儿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情境”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幼儿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

1.创设有利于情感发展的情境

    教师应重视环境创设,为幼儿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创设新鲜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情景,引导幼儿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体验,从而引发幼儿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将唱歌、欣赏、活动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活的音乐情境中,从“问题情景”“问题材料”出发,进行探索创造性学习。让幼儿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技能技巧,而且发展了音乐表现能力。比如:在学习《柳树姑娘》的歌曲中,在教师启发并结合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歌声熏陶下,让孩子们了解了歌曲的内容情节,体会并唱出了歌曲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孩子们主动的升华到用肢体语言表现柳树姑娘的美。

此外,在音乐教学中的图片展示、情景的布置、游戏的开展,都是一种情境的创设,这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强烈的导向作用。 同时将优美的音乐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的、不断的提供音乐刺激,激发幼儿愉快的情感和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比如:早晨入园时,播放一些轻声悦耳的世界名曲,使幼儿一入园就进入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这样幼儿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展,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主动参与活动进行交往。午睡前,播放一些轻声、安静、抒情、慢的摇篮曲,就像妈妈爱抚地坐在床边,孩子们很快就会进入梦乡。离园前,播放一些幼儿喜爱的动画片,生动的故事情节、色彩鲜艳的画面和欢快优美的音乐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让他们在了解片中故事情节的同时认真地感受着每一段音乐,把幼儿离园的期盼与等待变成全神贯注的观赏活动。

总之,尽量让幼儿多看、多听、多实践,让他们在浓厚的音乐环境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

2形成师生间良好情感

新《纲要》提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而音乐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新小班幼儿刚入园,师生间还不十分熟悉,大多数幼儿不愿意唱歌、表演。在音乐活动中,只听音乐起,不见嘴巴动,怎样才能让孩子愉快、轻松地投入活动中去呢?我觉得关键在于一个“爱”字。作为教师应有丰富的感情,老师的感情对于幼儿有强大的感染力,因而教师绝对不能是一个冷漠的人,应要以“爱生乐教”为己任,让每个孩子能从教师身上和活动中感受一种力量和温情。我带新生参观幼儿园的时候,一遍遍的哼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再拍孩子午睡的时候,哼《摇篮曲》。当有孩子轻轻地不自觉地跟着哼的时候,不管他(她)唱得好不好、对不对,我都大声地鼓励他、表扬他,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生活中,我总以老师、妈妈、大姐姐的多重身份去感染幼儿,带他们无拘无束地唱他们熟悉的各种童谣和动画片中的插曲等,以培养幼儿与我之间的亲情,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提高音乐活动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对老师有了信赖感、亲切感,就能创造出和谐、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思维更积极,情感更丰富。

3.感受作品的情感因素

音乐语言既是传达感情的手段,也是表现感情的结果,幼儿能在感受作品内容的过程中,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产生情感共鸣。而不同的乐曲、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它们各自的风格和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特点,才能启发幼儿去感受、体会音乐的美。

例如歌表演《我是小海军》,幼儿在学习表演动作,感受威武、雄壮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的同时,体会到小海军坚定不屈的英雄气概,激发出勇敢、坚强和热爱小海军的情感。歌曲《梦》是一首抒情歌曲,我让幼儿欣赏的同时,提示他们闭目聆听,使其在温馨、柔和的音响中去体会音乐的意境,梦里优美的意境,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使幼儿的情感完全和作品本身的情感融合了。感受作品本身的艺术情感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首要条件,使幼儿们能在愉快、活泼的音乐中接受品德和情感的教育。

二、选择具有感染性的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纲要》多次提出,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不同的乐曲、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音乐作品各自的风格和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音乐作品的特点,才能启发幼儿去感受体会音乐的美,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内容。因此,教师要认真地选择教材,细心地研究教材,并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感受和领悟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把:“理”通过“情”进入幼儿的心灵。

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旋律优美抒情,歌词温馨感人:“留一片绿草给小兔,留一片蓝天给小鸟,留一片清泉给小鱼,留一片森林给熊猫,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呼吁人们爱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活动开始,我首先出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风景图,引导幼儿来观察:画面上都有誰?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看到这幅图,你的心情怎样?接着,一边欣赏这幅美丽的风景图,一边倾听一首优美的音乐,也就是这首歌曲的伴奏音乐。听完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孩子们说:“我都陶醉了,简直太美了!”此时,我话锋一转,向孩子们讲述小动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的情景:污水的随意排放、黑烟对天空的污染、砍伐森林的危害、践踏绿草的不良行为等等,并以小动物的口吻请幼儿帮忙想办法。孩子们情绪很激动,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并表示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小动物和我们人类共同拥有一个自然优美的生活环境。在后面的演唱活动中,孩子们非常投入,感情丰富演唱深情使他们领悟到保护环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从而在感情上产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愿望。这种注重情感体验,以幼儿自主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带动幼儿发自内心的歌唱。

在教唱歌曲《摇篮曲》的活动中,教师有意引导幼儿闭目聆听,使他们在温馨、柔和的音乐中体会音乐的意境,感受躺在摇篮里享受母亲轻歌慢摇徐徐入睡的甜蜜梦幻。听着听着,孩子们就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摆动。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慢慢地睁开眼睛,手拉着手摆动、轻歌,让幼儿进一步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学会歌曲后,教师引导幼儿表演,他们有的抚摸着自己的双臂扮演妈妈,有的深情地闭上眼睛学宝宝安然入睡的样子。幼儿的情感完全和作品本身的情感融合了。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挖掘教育资源,并积极主动地运用到幼儿丰富的日常生活和音乐活动,用生动、形象、甜美的教学语言和动听的歌声与伴奏打动幼儿的心扉,唤起幼儿的美感。

三 、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情趣,激活幼儿的兴趣。

《纲要》指出,幼儿的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情趣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重要形式。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习的积极性还必须受兴趣的支配。因此,教师组织音乐活动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因素,是通过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分析、表现和幼儿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因而老师绝对不能是个冷漠的人,热情饱满的精神,活泼开朗的性格,简练形象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优美的舞蹈姿势,都能唤起幼儿的美感,“情感”就会在其心灵上萌芽,在演唱舞蹈中表现出来,那么音乐教育的任务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幼儿年龄小,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往往不能领会,教师可以适当借助语言,来帮助孩子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使之产生情绪体验。教师在借助语言时,应力求精炼、明确,将具体形象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如歌曲《十二生肖歌》是一首活泼、有趣的乐曲,我将歌词配上与旋律相应的节奏朗诵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又例如大班的《幼儿园毕业歌》,我在教唱之前,运用了谈话法,先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在幼儿园三年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他们说一件在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情,勾起他们对在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激发起热爱、留恋幼儿园的情感,然后再教唱歌时启发他们带着对老师、对同伴的感情去唱,有的孩子在演唱过程中还流下了眼泪,这样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为幼儿选择的材料要具有趣味性。

教师要按幼儿年龄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教材。教材不仅要有艺术性,还应注重趣味性,注意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使音乐作品本身能引起幼儿审美的兴趣。比如:歌曲《我来帮助你》,这首歌曲有一定的生活故事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故事,他们非常喜欢歌曲中的角色,并通过表演得到启发,陶冶了情趣,受到了团结友爱的品德教育。这样的音乐作品儿童情趣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一定的教育性、艺术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3教师要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和激情

教师投入的表演,能引发幼儿的情感表现。作为音乐教师,应让孩子发现你、感知你也是喜欢、热爱音乐的,这就需要你在每次音乐活动中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而又要用这种兴趣去感染每个幼儿,以激发他们的情感和表现欲望。

我再给大班幼儿上《说唱脸谱》活动时,在京剧鼓点的伴奏下做几个优美的亮相动作,孩子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都兴致盎然的地跟我学京剧动作,学大帅点将的雄姿。在整个过程中,我都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情绪和幼儿投入到每个环节中,让他们自由发挥、自由创编,去体会中华传统京剧的优美和韵味。孩子们也因此产生了学习京剧的兴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音乐的情感是建立在“意、境、情”三者基础上的。激发情感的目的在于感人、育人。赞可夫说过:“感情会在人们的行动中成为一种积极作用的力量”。激发情感的动力是艺术学科的重要议题,正如新《纲要》所说:“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的体现”。总之,在音乐活动中,应该充分重视幼儿与老师同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注重在愉快的活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音乐活动的快乐情绪,丰富幼儿健康的感情世界,才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提高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郑虹:音乐活动中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2010

2.李洪: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及能力培养《华章》 201125

3.何丽双:在音乐中培养幼儿情感--《青年文学家》201106

4.许卓娅:《欣赏活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