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体育锻炼

大班户外体育游戏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发布日期:2013年06月27日
作者:李云霞     来源:北京市密云县第三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让·皮亚杰说过:“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人,他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而是具有创造性,擅于发明的发现者。”大量事实和科学研究证明,幼儿具有创造力,从小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大有好处。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而户外体育游戏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一方面,体育游戏满足了幼儿创造心理的需求。幼儿处在接收外部事物及其活动的各种影响,与自身渴望模仿和参与这些活动的心理冲突中,当冲突引起的被压抑的情感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创造的需要便显现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创造的愿望和需要,使一些情绪情感得以合理宣泄,从而有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游戏中的各种材料、场景、角色等都为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了物质与现实的可能,幼儿作为游戏主体在与游戏中各种客体的互动中实现着创造的愿望。因此说,户外体育游戏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二)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中学者们对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和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较多,如刘晶波在《在游戏和儿童发展》中阐述了游戏的创造性,认为游戏可以与创造性的许多变量联系起来,以个体流畅地、灵活地发现问题或应对挑战的独创性的解决方法的形式出现。

董奇在《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一文中指出创造力是开启幼儿智慧的源泉,在幼儿教育中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摆正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角色位置,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发展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孙向阳在《域外视野——国外学前教育理念解析》中强调美国人在培养儿童创造力时,总是想方设法让儿童知道,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告诉儿童怎样去思考问题,交给儿童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德国人则喜欢积极的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法国人更加重视培养儿童把感觉到和看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幼儿园实践工作中如何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的研究也较多。

在《创造力培养从幼儿开始》一文中作者阐述道:幼儿的创造就是善于组织自己的“材料”。不同的幼儿会吸收不同的经验,他们的感官和脑的优势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是引导幼儿善于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组织这些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要为由而提供充足的游戏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

多位教育家和学者阐述、研究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也开始从不同的领域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展开研究,尤其在音乐、美术活动中较为突出,但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并不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和手段,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三)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为:探究大班户外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方法

二、概念的界定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幼儿创造力是指让幼儿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想或产生新事物的能力。幼儿创造力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以及在前两者推动下的实践能力。户外体育游戏是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密云第三幼儿园大一班30名幼儿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观察法为辅。

四、研究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要通过多种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积极主动的感知、操作、探索、发现,从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与能力的发展。我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大班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与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健康领域发展特点采取以下措施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营造愉悦的游戏氛围,让幼儿自主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的环境首先应体现为幼儿创设开放、自由、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我始终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坚持以开放式活动形式为主,遵循六自主原则,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方式、场地、玩伴、材料和时间。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去计划、安排;去判断、解决,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在宽松的精神环境中,幼儿可以充分地想象、交流、表现,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我还注重多用肯定性的态度,在游戏过程中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如,在游戏中我善于用微笑、鼓励的眼神、点头以及饱满的情绪等体态语言,鼓励幼儿去创造发现。在发现幼儿游戏中的创造表现时,我会及时鼓励,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二)创设开放的物质游戏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

玩具、材料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在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的整体布局上,我充分考虑一切因素,利用地面画好跳房子、脚印、迷宫、几何图形;利用墙面、护栏、晾衣绳等悬挂上玩具材料;整个户外场地划分为钻爬区、平衡区、球类区、投掷区、跳跃区、拖拉区、小车区、民族特色游戏区、综合区等,各区域中的材料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错,使户外活动场地变成了立体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玩什么玩具,怎么玩,和谁一起玩,在哪儿玩,一种玩具玩多长时间,我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许多有趣的体育游戏。
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我提供了丰富的玩具、材料在各个区域中,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添加玩具、材料,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同时我们和幼儿、家长一起许多收集废旧物品,充分利用这些废旧物品为幼儿制作了多功能的、可变的、安全的自制游戏玩具。 按功能划分有7大类,投掷类包括:大小沙包、各色纸球、流星球、纸盘、飞盘等;跳跃类包括:圈、棍、绳、纸盒、报纸、跳袋、跳箱等;钻爬类包括:爬网、隧道、障碍圈、纸箱、编织袋、手套等;平衡类包括:高跷、轿子、梅花桩、纸管桥、小扁担、小推车等;滚类包括:球、圈、瓶、轮胎等;踢类包括:球、毽子、沙包、饮料瓶、药盒等;民族体育特色类包括:竹竿、空竹、大绳、滑竿、轿子等。这些丰富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自主游戏、创造性的进行活动提供了条件。

(三)打造宽松的游戏空间,让幼儿自由游戏。
  在日常的户外体育游戏中,我注重打破以往传统、单调的集体式大一统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器械、玩法、时间、玩伴”等自由选择中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幼儿创造力开辟渠道,不断发展其创造力。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器械。除了球、绳、沙包、平衡木等一些常规的运动器械外,我还善于开发和挖掘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充当运动器械,如孩子们戴的帽子可变成他们抛接的玩具;女孩的猴皮筋可变成男孩子的“变形城堡”;跳袋可单人玩、组合玩;泡沫拼板可拼可插能进行钻、爬、跳等的练习;露露罐可滚、抛、踢;小树叶可扔、接、吹着玩。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小器械,既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强身健体,又利于幼儿自由、自主地开展活动,满足身体运动和创造发展的需求。


   2.鼓励幼儿自主研究玩法。幼儿可根据运动器械或和自身运动能力,对运动器械或身体动作进行组合、变通或独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各种玩法,即“一物多玩”。我为幼儿提供了许多功能齐全、操作性强的材料,放手让幼儿探索,鼓励幼儿玩出新方法。如:材料“易拉罐”,幼儿有的用来踢,有的用来滚,有的用来抛接,有的用易蓝罐摆成图形,练习跳跃、奔跑、曲线走,有的把易拉罐摆成保龄球的形状,用皮球来打,有的用易拉罐玩打棒球的游戏,还有的把易拉罐摆成一排,在上面练习平衡,在此基础上还可把易拉罐做成了一些玩具,如:拖拉玩具、梅花桩、小高跷等,一个小小的易拉罐在幼儿的手中变得有了生命,有趣的游戏,可变的材料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一物多玩可以由一人到多人,由个人到分组比赛,由单一玩具到两三种玩具结合起来玩,玩具、材料在幼儿手中玩出了新花样。幼儿每天都在新的创造、新的挑战中尽情享受,体验创造的快乐。

3.允许幼儿自己决定游戏时间。在集体游戏中幼儿活动的时间多于集中交流的时间;在自由活动和分散活动中,幼儿的游戏时间由幼儿自由决定,我会给幼儿缓冲的游戏时间;在早锻炼、课间自由活动、区域活动、环节过渡等一日生活中比较零散的时间中,我会为幼儿安排非正式体育活动,让他们随时或有更多的时间探索想象、玩自主的游戏、展现自我、表达自我。

4.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游戏。在户外游戏中,我还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活动,幼儿不仅可在本班内自己寻找游戏伙伴,还可以和临近活动的班级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这种打破班级界限的结伴游戏活动,扩大了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孩子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自由结伴,让幼儿能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进行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到的信息,更好的去实践和探索,大胆的创新游戏内容和玩法。


(四)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幼儿获得创造性发展。
  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我坚持在户外体育游戏中从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入手,努力挖掘幼儿内在的创造潜能。为使幼儿获得更直接、更具体的游戏素材,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我注意多提供给幼儿半成品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重新组合,拼装成新玩具,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使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我还注重启发幼儿创编游戏玩法。如,我在组织幼儿玩游戏“小飞机”的游戏时,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上,我说:“小飞机,飞飞飞,飞高飞低真好看”,幼儿就原地自由飞,我发出“双人飞机”信号,幼儿就两人一组手拉手,双臂平伸,在场地内自由飞。待游戏熟练以后,我就引导幼儿改编这个游戏,通过启发引导,幼儿创编了“小陀螺”、“小飞船”、“小风车”、“小转椅”等游戏,并将一人、 二人玩法发展为多人组合玩法。我不仅鼓励幼儿改编游戏内容,还启发幼儿改用游戏教具,看谁想的办法多。幼儿能够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创新游戏玩法,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六、研究结论与分析

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探索中,我认为户外体育游戏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充分发挥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为幼儿创设宽广的游戏空间和无限的创造机会,使幼儿的“创造思维”在“玩”中闪现;“创造行为”在“游戏”中产生,“创造力”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户外体育游戏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七、探究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在户外体育游戏组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放手,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尝试,给他们自由选择、敢于创新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充分感受创造的快乐。

2.对幼儿的创造性发展,要从幼儿的角度去体会,多给予鼓励性评价。

八、参考资料

1.《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作者:董奇,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0月。

2.《游戏和儿童发展》,作者:刘晶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6月。

3.《域外视野——国外学前教育理念解析》,作者:孙向阳,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2月。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同心出版社,20067月。

5.《创造力培养从幼儿开始》,选自互联网,2009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