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习惯培养

关于学龄前儿童握笔姿势的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17日
作者:刘子君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中心幼儿园
前言
调查目的
握笔作为书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手眼及小肌肉的协调才能完成的精细动作。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成熟的握笔姿势一般经由先天的生理成熟及后天手部精细动作的练习才能获得。《幼儿园指导纲要》语言领域要求:“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我们经常听到小学低年级老师反映,由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执笔姿势大部分不正确,纠正非常困难,执笔姿势不正确,不仅影响书写出,而且影响视力。可见,握笔姿势是学前教育的前书写的技能培养目标,是普及性的常规教育。而写字、握笔的姿势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能否把字写好,还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故而,训练幼儿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从当前小学生的写字状况来看,无论是哪一年级,学生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不当的情况都较为严重。针对此类现象,本次试图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掌握学龄前幼儿有关握笔姿势现状的确切数据,并进而分析其特点和成因,探讨相应对策,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加强和改进前书写教学的依据,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促使幼儿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让他们身心都能得以健康发展。
 
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持续时间为2010年5月至2010年6月。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各班随机抽取的1个班级的20多名幼儿,70位家长以及部分幼儿教师。
 
调查方法
观察法:在幼儿园中抽取小班、中班、大班各一个班的幼儿,呈现印有圆形的打印纸,请儿童任选一种颜色的水彩笔在纸下端画圆。画圆数量不超过三个,画圆的方式任意。逐一测查。采用录像记录与现场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记录儿童画圆的握笔姿势。
 
测查程序
1、观察法:将规范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分解为9个项目指标,对以上班级的幼儿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分为如下三组进行统计:1一一8项,属不很正确的姿势;第9项,属完全正确。
2、问卷法:随意抽取72位幼儿家长做问卷,以取得一些数据做分析.
3、访谈法;幼儿园中的部分教师为访谈对象,了解他们对训练和培养孩子正确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意识和有关知识。
 
一、结果与分析
 (一)数字触目惊心
从执笔方法的分类统计可以看出,我们把不正确的握笔可以划分为八种基本类型。从调查小班21名幼儿中,执笔姿势正确只有2人,占0.9%,中班21名幼儿中完全正确的只有3人,占14%,大班25名幼儿有6个完全正确,占24%。执笔方法“正确”和“不很正确”的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说明幼儿在执笔方法方面没有受到正确的培养和训练,就从大班的调查表来分析:八种常见的不正确的握笔中,扭曲型幼儿有13个,占52%为绝大多数,他们的握笔姿势中拇指扭曲,以食指顶着笔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组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写字姿势正确在67人中只有11人,是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而这,就是没有进行握笔姿势培养与训练的一个可怕数字,让我们触目惊心。
 
(二)错误顺理成章
根据统计中的各项指标,我们对错误写字姿势的幼儿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写字坐姿不正确的幼儿大部分都是上身前趴,头部侧斜低视;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幼儿大体有这样几种错误:一种是大拇指压着食指再压着笔,一种是食指压着大拇指再压着笔,还有的是用拇指的第二节压着靠近食指一侧的手掌部的骨节。无论是哪一种错误,其根本上错误就在于都没有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肚相对压着笔,而是用指肚以外的关节压着笔。联系写字姿势错误学生的年龄身体条件,便不难发现:幼儿年龄越小握笔姿势越不正确,寻根究底还是因为握不稳笔而不得以采用的“委曲求全”的姿势,而幼儿坐姿不正确又正是由于握笔姿势不正确,导致他们看不见字而不得不前趴侧头去看所写的字,我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他们在幼儿园的情景:铅笔抓在手上微微颤抖,笔尖摁到纸上时,便抖得利害了,稍一用力,铅笔几乎脱手。等写得己经是小手发麻时,作业才写一半不到。情急之下,他们握笔的手更紧了,用力更大了,身子更前了,脑袋更偏了……而此时,不管最初握笔姿势对的,还是不对的,都自觉不自觉地用容易使上劲的关节压住了笔,握笔姿势不正确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三)问题不容忽视
综合分析,对幼儿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在幼儿园开始画画,由于画画时拿彩笔的姿势,特别是大面积涂色时与写字的握笔姿势有所不同。影响了幼儿园正确握笔姿势的形成。
2、在教师尚未教写字时,幼儿在家已在书写数字和汉字,父母有时并不注意幼儿姿势,所以有些不正确的姿势已逐步形成。
3、刚刚学写字的孩子非常喜欢拿笔。有时趴在地上写;有时跪在小椅子前写;有时在墙上写,这无形之间也影响了握笔姿势。
4、老师在开始教幼儿书写时,未进行专门执笔姿势的顺序训练,比较强调坐姿。
 
面对问题种种,我们该不该小题大做?在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多元价值观的今天,写字在学龄前儿童时期开展握笔姿势的课程或课题的研究,到底有没有这么重要呢?有没有必要在幼儿就开展课程?收集网上信息,在小学调查结果中让我吃惊:
 
1.凡是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学生细看他们的手指就会发现,他们的中指第二节或是第一节关节处有程度不同的凹陷,其程度明显比常人严重。他们的坐姿也与其他同学不一样,因为用关节或指骨压着笔,所以整个手形影响了眼睛的注意,学生不得不侧过头来看着字,导致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偏头写字的众多。他们的身体也不够中正,大多偏向前倾,或是偏左偏右。
 
2.错误的执笔方法会影响写字姿势,而错误的写字姿势又会影响学生的视力。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褚仁远教授表示:该实验室日前调查发现,近视眼的最大成因是错误的握笔姿势。儿童青少年近视眼95%是缘于错误的握笔姿势。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据,看来纠正学生错误的执笔姿势已成为我们小学教师最艰巨的任务。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不难知道在学龄前儿童中开展握笔姿势课程,并不是单指让人感觉顺理成章的问题了,它所凸现的问题不容忽视。
 
(四)成因令人深思
为何出现了如此令人吃惊的问题呢?在我们进行访谈之后,得知这问题的出现与幼儿园的教师和儿童的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1.幼儿园(含学前班)教师对学前书写练习意识与实践的不一致性,是导致幼儿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问题严重的重要原因。在学前教育阶段,要求幼儿要书写1—10的阿拉伯数字,并且在美术活动中要画画、要涂色,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已经在接触铅笔、画笔了,从这点看,幼儿园就负有培养和训练幼儿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教学任务,其实这也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衔接”的结合点之一。据调查访谈,大班下学期90%的教师已实际上把书写指导与练习作为幼、小衔接的一项任务来布置。因此,要完成好这一教育任务,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比较深刻的自觉意识,懂得训练的基本要领。但幼儿教师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呢﹖我们对幼儿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只有23%左右的教师自觉意识比较深刻,其余77%左右的教师意识模糊,甚至全无意识。当问及:“你认为幼儿园应当怎样为小学的写字教学打基础”时,不少教师回答:“幼儿园没有写字教学的任务”,言下之意是幼儿园不存在为小学的写字教学打基础的问题,在这些教师的头脑中自然也就没有要对幼儿进行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规范训练的意识了。教师的自觉意识淡薄,加之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尚未更新,无怪乎幼儿书写的姿势和执笔方法不尽规范。而部分教师将幼儿园的教育任务,仅片面地认为幼儿会认、会写的字越多,就越表现自己教育的成绩。于是,把注意力和精力都投放在字的书写上,不管写字姿势正确与否,只要能写出字来就好,忽视对幼儿教育来说更为重要的规范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2.家长的良好愿望和忽视行为具体指导的不一致性,是导致幼儿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不当的又一重要原因。幼儿教师中陈旧的片面的教育观始终未能得以很好的克服,“小学化”的倾向甚至越演越烈,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有着“雄厚”的社会基础,它迎合了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的心意,深受这部分家长的支持和鼓励。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7.2%的幼儿写字是家长自己教的,我们还发现有72%的家长认为握笔姿势重要,但对如何握笔、手指离笔尖多远等握笔姿势不太了解的竟然达到5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家长要孩子学会写字的心情比幼儿教师还要急切。许多的家长意在让孩子多掌握知识,片面地以为会背诵古诗,会写字能多写几个字,就是孩子聪明、智商高,家长教育有方的表现,而忽视了为孩子打下良好的身心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基础。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不少大班幼儿的家长教起了小学一年级的教材,看似用心良苦,。实则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
 
二、结论与建议
我们从一些相关文件、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学生正确“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养成是很重视的。但从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看,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内容看,从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的需要看,只强调从小学抓起,怕已是为时太晚,是考虑从幼儿抓起的时候了。当然,写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毕竟在小学,小学教师责无旁贷要根据当今幼儿写字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故而,我们认为:
 
1.端正教育观念是解决当前幼儿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存在问题的重要前提。“儿童写字姿势不当”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教师观念的问题与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常识的问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帮助教师,尤其是帮助幼儿教师进一步端正教育观念,促进孩子德、智、体、美诸方面健康发展。同时,切实有效地办好家长学校,作好科学育儿的普及宣传,帮助家长强化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意识,并进行正确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训练要领的传授。
 
2.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尽管按规定幼儿园教育中没有书写汉字的要求,但不等于幼儿没有接触笔的机会。相反,正如本调查所示,当幼儿进入小学时已普遍具有2年以上“笔龄”了,在幼儿时期“练就”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已基本定势,到上小学再去“纠偏”,实在是事半功倍。
 
3.对幼儿教师而言,也许我们无力改变学前教育的总体状况,但我们应以儿童的发展作为我们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并立足于现状,在教学中针对已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扎扎实实的抓好儿童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利用各种方法训练执笔姿势和坐姿。把握各年龄幼儿的学习特点与手指的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年龄的握笔及坐姿的培养。以游戏为教育手段,创设育人的适宜环境。把培养课程贯穿于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以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教学理念开展活动,让幼儿从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坐姿。下面介绍正确的执笔方法供大家参考.写字时笔杆放在拇指,食 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 应较拇指低些,大拇指和食指自然弯曲,形成椭圆状,手指尖(食指) 应距笔尖约 3 厘米.中指的第一关节从后面抵住笔杆,笔杆斜靠在虎口 处,无名指和小指一齐弯曲,依次靠在中指的后面.笔杆与作业本保持 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在纠正坐姿时,首先可以问问幼儿坐姿不正确会造成什么后果?然后因势利导提出正确的坐姿要求:写字时头要正,两肩要放平,要胸张背直,头稍向前探,眼睛和纸的距离一尺左右,胸部离桌边一拳左右,手要放在桌面上,两肋稍离开桌沿,要坐满椅子,腿要成直角,脚掌平放在地面上。一定要又耐心又耐心地引导。
 
A、动静交替的方法
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兴奋容易扩散,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而书写练习枯燥单一。幼儿的注意更不易集中,更易受外界干扰。同时又由于幼儿的骨骼较柔软,指骨、手掌肌肉刚开始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坐的时间和握笔时间不能长,鉴于幼儿的生理特点,书写过程中应体现“动静交替”的原则,具体操作办法为“四个结合”(1)写与唱结合,写写唱唱,在写完一个字后,放一段幼儿喜爱的儿童歌曲、幼儿自然的围坐在录音机旁,跟着唱。(2)写与看结合,写写看看,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当幼儿写完一个字后,即放到投影仪上,体验自己书写作品被投影,清晰观赏的乐趣。(3)写与听结合,写写听听,即写完一个字后,来到老师身旁,听听老师讲古代书法家的小故事,或听听老师分析书法园地中的作品。(4)写与讲结合,写写讲讲,写完一个字后,让幼儿看同伴写得如何,评定一下谁写的字最好等等。书写过程中多次短时间的休息缓解了幼儿由于思想高度集中,和指骨肌肉等其他部位的骨骼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疲劳。
 
B、因人而异的方法
(1)握笔时间应因龄而异。由于幼儿的年龄不同,书写活动的要求不同,疲劳的程度也会不同,消除疲劳所需要的休息时间也不相同。因而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来安排幼儿的书写活动时间,根据儿保知识以及观察反映,中班幼儿的连续书写时间一般应5——8分钟之内为宜,大班幼儿相应延长为10——15分钟。
 
(2)书写要求因人而异。幼儿身心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特点,但是幼儿之间却存在着个体差异,老师应尊重幼儿的差异,因人施教。根据幼儿不同的水平充分尊重他们所表露的各种不同的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为此,可在内容、要求、进度、方法等方面采取分门定位、分类辅导的办法。如掌握一个“大”字,能力强者完全能按照要求一气呵成,能力中者虽能理解其要求,但实践过程中一撇和一捺里规范还有差离。能力弱者根本不理解规范的要求是什么?根据这样一个实际,作为老师应非常清楚的在活动中体现三个层次的要求和教法。
 
C、形象教学的方法
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尚处于无意识阶段,对枯燥的笔姿掌握要求无法很好的理解,这就有赖于老师掌握幼儿的心理状态、感知规律,把枯燥的笔姿要求和书写要求通过比喻和具体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以增强刺激强度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五指歌游戏主要是解释并悟出执笔的要诀。以游戏儿歌为形式,熟记要领,督促检查。
 
D、日常练习的方法:
学书写需要动手,而最重要的需要动心,若心不动,光动手是毫无效果的。日常练习是动心的前提,为动手打好基础。那就是增强手指骨肌肉群的练习。具体的内容可以是:穿木珠、夹弹子、系鞋带、扣扣子等。通过这些内容的练习,可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敏,能促进幼儿的指骨与掌肌肉发育,为书写握笔打好基础。同时,亦可达到锻炼手脑并用及手与感官之间的协调能力。同时在班级、幼儿园举行“比一比,评一评”的奖励活动,张贴幼儿握笔姿势、正确坐姿的相片,并附以幼儿的作品,以环境来鼓励幼儿,以达到共勉共进,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班级、级组重视养成习惯的培养。
 
古代书法家柳公权说过:“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也。”让我们在写字教学的实践中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这一名言的丰富内涵,对每一个孩子进行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引导和训练,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从而打好写字的基础,给他们一个健康的肌体和一双聪慧的眼睛!
 
参考文献
〔1〕黄意舒.幼儿书写前能力的研究———握笔姿势的分析.教育心理与研究, 1991 , 14:235-275
〔2〕王 希 郭力平.学龄前儿童握笔姿势的发展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20006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