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主题教育

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作者:王伟军     来源:浙江省遂昌县示范幼儿园 

       一、研究背景
      传统幼儿手工教学,严重忽视幼儿的主动性与差异性,幼儿常常是按部就班地学习,机械被动地模仿,所获得的只是单一的手工技能,而决不是智慧。长此以往,将使幼儿对教师言听计从,形成依附的性格,失去独立思考,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尝试以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实践研究活动,探索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实施策略。

       二、实践策略
      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和思考,我们对幼儿的学习有了新的理解: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幼儿只有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学习。在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中,幼儿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同时也使教师重新认识幼儿,重新反思幼儿园课程,重新思考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逐步形成了一套能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手工教育活动实施策略。

     (一)、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材料创设策略
     “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孩子学习的特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适的活动材料为孩子自主性手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当我们提供一个易于自主探究、具有发展价值的材料与环境时,能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中获得更多的经验,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如何选择、投放、变更手工活动材料,支持不同层次的幼儿,在充分与材料接触、互动中得到发展是课题组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通过材料的自主收集,激发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自主收集材料对幼儿而言,是一件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事情。课题组提出幼儿手工活动的材料不仅仅局限为纸,应把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和乡土资源作为幼儿手工活动的主要材料。要发动教师、幼儿、家长多方合作,多渠道的收集材料。于是全园孩子们展开了收集材料竞赛,一位家长说:“这些果奶瓶成了宝贝了,把它扔到垃圾筒里,还要找回来”。孩子收集的积极性带动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开酒店的妈妈帮忙收集可乐瓶、易拉罐;开超市的爸爸送来了大大小小的纸盒、包装纸;开地板厂的爸爸送来了废木块、刨木花……,短短一周时间,生活中的所有“宝贝”大到冰箱盒小到一粒扣子,就全被挖掘出来了。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幼儿充分与材料接触,与材料互动,充分感知各种材料的性质、形状,幼儿学会了对物品的辨别和归类,体验发现的乐趣,迸发出创作的火花。他们发现大纸盒可作山洞、小汽车,木工刨下的刨花是金发女郎的卷发……期间,孩子的聪明、能干和耐心、细致、执着的精神以及家长的合作热情,令我们感动,使我们增强了开展手工活动的信心。

       2、通过材料的自主选择,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当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被激活时,幼儿身上所迸发的智慧是无穷的,尤其表现在对材料的运用和选择上。一种材料可以有无数种制作方法、方式,或是多种材料可进行无数种不同形式的组合。因此,只有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的环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充分接触材料,自主选择材料、主动参与制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灵感。如今市场上应运而生的众多超市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超市以其品种多样,可供顾客自主选择的特点赢得了顾客的青睐。何不把材料的投放以“超市”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呢?于是幼儿园手工材料“超市”也应运而生了。开放的“材料超市”将材料按不同层次、不同功能分类摆放,并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热点、需求进行及时地补充和调整,为幼儿创设了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大胆制作的空间。同时,材料的不断变化能不断吸引幼儿主动关注、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和持久性,在与材料的充分接触、互动中,一件件充满童真、童趣的手工作品诞生了。如一个简单的废纸盒,会被幼儿制成望远镜,当作海底隧道,变成大炮,娃娃的家,鱼的嘴巴……可见,具有探究性的手工活动材料能更大地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拓展思维,成就幼儿的“异想天开”。

      (二)、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模式的教学策略
       在对传统幼儿手工教学反思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手工活动大部分是相同目标,相同时间,相同方法,相同材料,相同制作,结果幼儿的作品如出一辙。为改变这种被动学习的现状,更多地让幼儿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课题组在对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反复实践中,创立了以图谱法、儿歌法、拆开法、猜谜法、改造法、合作法为主的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模式,为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开展打开了新的思路,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模式。

       1、图谱法
       传统的手工课,幼儿常常是按部就班地学习,机械被动地模仿。教师更多地只是关注制作的结果,而结果是所有幼儿的作品如出一辙,没有灵性和创新。因此我们尝试图谱式的手工教学,把幼儿喜欢的手工作品的制作方法、步骤,以生动形象的图谱展示在幼儿手工活动角,幼儿可以随意地在手工角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对照图谱进行尝试、探究。教师利用了图谱和问题引导为幼儿的学习搭建支架,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动手制作、体验成功。这样的手工教学幼儿不用等待,不受约束,自己作主,自由探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认真观察幼儿,倾听孩子的声音,及时捕捉幼儿创作的火花,还可对有困难的幼儿提供适时的点拨,让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

        2、拆开法
     “动手拆”是幼儿的天性,一件玩具,往往会在幼儿好奇心的驱使下,被拆得支璃破碎,这是幼儿主动探究、创造性的表现,为顺应孩子的这一天性,“拆开法”教学应运而生了。我们把一些幼儿喜爱的手工作品陈列在幼儿手工角,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拆,幼儿在拆拆、看看、想想中,主动探究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发现材料特点,从而受到启发,产生制作或创造的欲望。教师则支持鼓励幼儿把冲动化为行动,积极地探究,动手尝试,最终获得成功,完成作品,这一过程中,幼儿的主动性被发挥,潜能被开发,智慧被激发,逐步养成乐于探究、独立自主的习惯,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儿歌法
      在折纸、剪纸教学中,有一些基本的技能、方法必须掌握,而对幼儿来说又存在的一定的难度,假如教按部就班地学、练,照样画葫芦之后很快就会遗忘。为此,我们采用了儿歌教学法,把一些基本的折法步骤用拟人化的语言编成儿歌,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如:正方形娃娃变魔术,上边下边碰碰头,变成长方形、短边握握手……,在生动活泼的语言中,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基本折纸技能。解决了难点,就等于为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铺路搭桥,幼儿便可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让自己头脑中的想象变为现实,体验探究的快乐。

       4、猜谜法
      为改变幼儿被动学习的现状,我们尝试让幼儿学在前,想在前,教师助推指导在后的猜谜式教学方法。如折叠一只小兔子,从哪里入手折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猜想,并动手尝试:小兔子的耳朵怎么折呢?怎样把正方形纸变尖、变长?在猜猜、想想、试试中幼儿自己发现出制作方法。当然,在猜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等待,相信孩子的能力,并用开放性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改造法
       幼儿手工活动的主题既可以是幼儿自发生成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热点问题与幼儿互动生成的,重要的是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幼儿喜欢的、熟悉的。如“盒子变变变”活动就是根据幼儿在收集材料过程中的一个无意识的举动生成的,班里一名幼儿带来一只大纸盒,被幼儿当成小推车玩,孩子们都想玩。于是生成了一次“纸盒变变变”制作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们采用了“改造法”,即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充分接触与互动中,产生灵感,动手操作,把材料改造成自己想象中的作品。改造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大挑战,但幼儿却非常乐意接受挑战。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下,大胆尝试,逐步明确制作目标和思路,最终完成自己的创意。整个活动是一个幼儿自主生成、自愿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建构、自由想象、积极制作、大胆表现的过程。

        6、合作法
      在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因主题开展的需要,我们会协助幼儿开展较大型的集体合作式手工活动。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共同建构手工活动课程。活动中,由于共同的兴趣和需求,孩子们会主动与同伴互动,自发组成合作小组。此时,教师的作用是推动、协助幼儿确定小组目标、任务、分工,教师给孩子当助手、当参谋、当管家,支持幼儿开展手工活动。如主题活动“过新年”,其中舞龙灯是孩子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于是孩子们产生了自己动手制作龙灯的愿望。经讨论,孩子们就开始收集各种材料,自发地分工,形成合作小组:龙头组、龙身组、龙尾组,开始他们的制作。他们用广告布当龙的身体,用纸盒当龙头,用柳枝当龙须,把挂历纸剪成鳞片,教室成了作坊,全班幼儿剪的剪、贴的贴、画的画,足足忙了一周的时间,终于在幼儿园里舞起了龙灯。这期间,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的探索、表现欲望得以充分满足,幼儿的潜能被充分挖掘,他们在合作中分享经验,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才是幼儿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三)、自主性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在自主性手工活动中,幼儿手工活动已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是自主性手工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1、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给幼儿充分自主的空间
       首先,通过教师的角色转变、教育行为的改变,为幼儿营造一个幼儿想做、喜欢做、有机会做的手工活动氛围。活动中教师试着蹲下来与孩子对话:仔细倾听孩子的心声—你想做什么手工作品?需要什么材料?相信孩子的能力—你能行,会成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功—没关系,慢慢来;努力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加油!快成功了;及时赏识孩子的创意—这个想法真不错;认真理解孩子的想法—好主意,老师佩服你;真诚接纳孩子的错误—没关系,再来一次;及时回应孩子的求助—行,我们一起试试吧;……通过教师在语言、行动上的支持、关爱,使幼儿树立自信,没有顾虑,自由自在地投入制作活动。

      其次是解放幼儿,让幼儿自己学习。即教师在创设了可供孩子操作的物品环境后,就后退到后台,尽量在活动中给幼儿“选”的自由,“制”的空间,“时”的自主,“说”的自由。“选”即选择,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进程,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 “制”的空间,是指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想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作品,教师不再有统一的要求限制幼儿的思维,允许幼儿“异想天开。“时”的自主指幼儿有充分的制作时间,幼儿有重新学习的机会和尝试错误的机会,有充足的时间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教师会耐心等待;“说”的自由指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与伙伴、老师自由讨论、交流,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建议,有表达创意的机会。我们认为,幼儿手工制作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中幼儿的积极参与,获得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获得的经验。

       2、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给幼儿适宜的支持
      虽然教师在幼儿的自主性手工活动中的地位已经不那么抢眼,但不抢眼并非不需要,而是指教师在为孩子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环境后,应该退后到不干扰孩子的个体体验为止,但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退缩时,教师还应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通过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度的帮助和支持,这是促进幼儿自学学习的关键。
我们倡导以孩子为先,教师为后的理念,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技艺,积极与幼儿互动、对话。教师既要相信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尝试,等待孩子的大胆探究,又要在孩子遇到障碍、犹豫徘徊时、无趣放弃时适时适度地提供支持。通过教师认真的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求,捕捉幼儿智慧的火花,积极建构有效的师幼互动,给孩子支持、鼓励,给孩子建议,使孩子跨越障碍,克服困难,以重新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重建自信,继续学习,获得成功。期间,师幼之间在分享中互相激励、探索,在探索中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成果,实现师幼共成长。

       3、搭建展示的舞台,给幼儿积极的评价
      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入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幼儿手工制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幼儿完成一个作品,而在于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价值和乐趣,经历和体验制作一件作品的程序和过程。教师的赏识、同伴的认可是推进幼儿自主学习的不谒动力。我们注重采用过程性评价与作品展示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活动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了解幼儿,如观察幼儿是否喜爱活动,是否能自由独立地选择材料、运用材料,情绪是否愉悦,教师随时发现幼儿的新创意,及时给予激励。当孩子完成作品时,教师对幼儿的独特性、创新性、独立性、坚持性等方面的表现给予赞扬,同时鼓励幼儿人人参与评价,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独特构思、表现手法和制作过程,共同分享制作的快乐。此外,我们还创设了幼儿手工作品展览角、游戏角,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珍惜自己的作品,欣赏同伴的作品,让孩子用自己制作的作品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把自己的成功作品都展示出来,幼儿在展示中,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记得在“六一”儿童节,我们组织了全园性的庆“六一”幼儿工艺作品展,幼儿的手工作品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使教师和幼儿深受鼓舞。

       四、效果与分析
       课题组近2年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思考,不仅形成了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的材料创设、教师指导策略,而且创新了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园手工活动的课程改革,并以点带面带动全县幼儿园教学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幼儿为本的合作共建式教学转变。可以说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为幼儿动手操作、自主表达、自主创新、自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幼儿的自主探索、表现欲望得以充分满足,使幼儿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是一类与幼儿园其他活动相辅相成,具有特定功能和价值的活动。

       1、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自主学习以及和同伴进行合作切磋、与教师互动的机会。通过对课题开展前后幼儿手工活动的制作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观察比较和幼儿作品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幼儿自主学习制作手工能力明显提高,幼儿的活动比以往更加主动、更加自由、更加富有创造性。幼儿从说“我不会”到学会独立选择材料、大胆尝试、参与制作、完成作品,其中的“主角”地位,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幼儿形成独立自主、积极探索的个性,为今后而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教师指导能力得到发展
      在开展自主性手工制作活动的研究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技能和观念一次次受到挑战:怎样的材料适合孩子的探究?什么时候介入对幼儿学习真正有意义?怎样的活动能让孩子拥有真正的自主…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们开始将有益于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装在心中,教师不再追求单纯的手工制作效果、教学计划的完成,开始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接纳和尊重幼儿的差异,允许幼儿犯错,体会到幼儿的学习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手工活动的价值在于让幼儿体验学习的过程。在教育方式上,以往只以集体教学为主渠道转变为集体教学、幼儿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更注重幼儿自主学习、探索活动;在指导策略上,由原来的权威式、注入式变成协商、合作、共同探索,由原来的直接动手替孩子做到以问题来引导孩子的学习,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做到“尽可能少帮助、少告诉”。在角色定位上由原来的“指挥者”、“管理者”向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转换。

        3、反思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从课题的开展到结题,我们课题组成员与幼儿、课题共成长。研究使我们获益很多,也使我们对今后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与感悟,如幼儿自主性手工活动的有效评价,以及幼儿自主学习的发展级数等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我们将继续探讨研究幼儿的自主学习问题,并尝试将所得的成果推广到幼儿园其它领域活动中,努力使幼儿成为自己学习的真正主人。

 

主要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庞维国  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 屠美如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4、《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案例》  王厥轩主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5、《幼儿园课程论》  王春燕、王秀萍、秦元东编著  新时代出版社  2005版
6、《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研究与探索》  《提高我国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编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