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基会在中国 > 儿基会项目 > 行动概述

近距离,感受剑川幼教(8月5日)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07日
作者:朱丽丽     来源:本站


   今天的工作安排是调研走访,我们分成两组按照教育局设定的路线开始对剑川的10所幼儿园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山路弯弯,我们来到了茶马古道上最原始的古镇沙溪。山脚下,用粘土夯砖砌起的村落群显露出古朴自然的面貌。沿着小溪,汽车开过窄窄的巷道,我们一眼就发现了这所民办幼儿园——北龙村欣苗幼儿园。之所以一眼就认出,是因为不大的院落四壁都已描绘了清新活泼的图案,与周围的民居形成强烈的反差。小院整洁明亮,由两间教室和一间教师休息室组成。听园长介绍,这里招收的都是当地村民的孩子,共40多孩子,分成大班和小中班两个班级。班级里设施除了黑板、桌椅还有一台电视机。其中桌椅的式样让我们非常新奇,因为所有的桌椅是一体式连在一起的,询问中才了解到,这些桌椅是当年仿造苏联设计的小学课桌椅,现在幼儿园重新加以翻新再次利用,但我们从细心磨圆了的桌角和锯短的椅腿,都感受到了园长办园的用心。这位40开外的园长,虽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前教育培训,但是言谈中充满着责任感:“因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爷爷奶奶务农忙,所以要把孩子们照顾好!”“孩子会写自己名字了,会背爸爸妈妈电话号码了,会做橡皮泥了,我们就会给他们贴上一面小红旗。"虽然用的是自家的院子、虽然每学期仅收300元的保育费,虽然盈利微薄、办园艰难,但这位白族妇女用她的勤劳善良用心创造着环境、用爱呵护着这些村民的孩子们,用责任坚守着这个村里唯一的幼儿园,这一切足以让我们对她心生敬意。

这是小学留给幼儿园的桌椅

看到了她们用松果做的自制玩具我们很高兴

调研后我们在一起讨论,看来还要调整计划


  接着我们又来到其他三所农村民办幼儿园,后面两所幼儿园办园条件似乎更加简陋,一所紧挨着村卫生院、一所门窗玻璃都残缺不全,但即便是这样的条件,据说都已经是全县中等水平,让我们感到现实的严酷与无奈,我们只能一再和园长约定:明天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培训,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最后一家幼儿园有四个班级、100多个孩子,可以说是小具规模。值得一提的是,年轻的园长是英语专业毕业,本已在县城拥有别的工作,但是凭着对孩子的喜爱,毅然带领着全家回到家乡投身到幼儿教育行业中。父亲亲手建造了教学楼、弟弟亲手绘制的墙面环境,自己和弟媳还专门进行教育管理和学前教育的学历进修。她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们,因为幼儿园管理规范,所以周围的老百姓都乐意将孩子送到这里,就连附近山区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孩子也慕名前来,将来她还会继续扩大办园规模。

听办园者介绍他们办园的不易

园长在介绍办园情况

在家庭幼儿园里参观


  与此同时,另一组成员也对剑川县城周边的六所幼儿园进行着调研走访,走访的几所民办幼儿园都有相同的办园困境,正如一位幼儿园的负责人说:“幼儿园一年收入一万多元,开除掉教师工资,各种费用,基本没有利润的。如果提高收费,那附近村民就会交不起学费,最终孩子们都来不了幼儿园了。”于是,“为了孩子”这个朴素的想法支撑了他们,坚守了整整12年。


  不过县里唯一一所公办园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所城区幼儿园拥有400多位学生,园内老师的学历大专及以上已达到90以上,学前教育专业占到1/3,在一所偏远地区的幼儿园,教师队伍能有这样的水平,让我们颇感欣慰。但园长们也谈到,幼儿园的培训活动还很欠缺,迫切需要培训来示范引领。这席话,让我们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一天的调研虽然短暂、但近距离的接触还是让我们对剑川的学前教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正因为这些盈利微弱、条件艰苦却依旧坚守的民办园的存在,才使得全县8个乡镇的入园率达到70%——80%。我们由衷地希望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让更多地民办园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据悉,教育局已开始着手筹建乡镇中心幼儿园,相信未来,这一由公办园和乡镇中心示范园组成的网络可以担负起更大的教育辐射作用,带领着民办园共同规范办园、提升质量、造福剑川一方百姓。


  此外,我们对“什么才是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另一种思考。那就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需要设身处地、因地制宜地评价幼儿园的管理与课程。例如:有的农村幼儿园上午10点才入园,因为要符合当地人们的作息习惯(当地农民清晨下地干农活,九点半才吃早饭,因此孩子们早饭后入园)。有很多幼儿园没有午睡安排,因为受到场地条件的局限。有的幼儿园中午让孩子接回家用餐午睡,下午两点再上幼儿园,因为家长有这样的条件……我们认识到,每一种运行模式都有着存在的理由,都有着与周围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和谐相融的存在方式,多元地接纳与尊重则是我们应当给予的评价态度。


  这样的思考也推及到我们即将开展的培训中,“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短时间里我们也许无法推动教师理念的革新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但是如果能凭借一己之力,让老师们拥有更多的教育组织技能与策略、让老师们获取改变周围环境、利用身边资源的具体方法,让教师提供给孩子的活动更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也许这样的帮助会更来得切合实际。我们这样想的,也这样着手调整着……这不,张老师已经从农家搜罗了麦秸、松果,开始着为剑川的“量身打造”了。我们真诚地期望,适宜地培训能成为受训老师一次宝贵的学习体验,真正地帮助教师、惠及儿童!明天的培训——希望你们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