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幼儿安全

让安全教育走“进”每个幼儿

发布日期:2012年04月09日
作者:彭鹏     来源: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一幼儿园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我们的嘴边常常脱口而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可见,保在先,教在后,安全是一切的本源,没有了安全,一切成为空谈;没有了安全,再好的教育也将成为空话。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可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能力稚弱,思维面较窄,让幼儿无法预计到他所做的事情会发生怎样的后果。幼儿园是纵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成人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


   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认识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安全的?


   在我园一直都在进行安全教育活动,但在我们的安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的癖病。例如,在教师方面:有些教师认为安全教育就是给幼儿讲一些有关的小故事和看一些有关的图片,让幼儿从中获得安全小知识;有些教师则会在幼儿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发现早,被及时阻止)后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甚至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安全,从而减少幼儿的户外活动内容和时间。还有一些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这些都可以看出我们的安全教育缺乏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使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没有产生对危险行为的免疫能力,没有提高自己的对安全行为的认识和理解。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呢?经过实践验证,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要制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教师不要把安全教育看成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以外的小活动。在以保教为主的幼儿园,我们应该把它列为我们工作的首要的任务。因此,我们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身体、心理发展规律,结合《纲要》要求,预设大、中、小班安全教育总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分解来制定出许多相应的分目标。这样教师就围绕着各个适宜的分目标逐步开展教育活动,确保总目标的顺利完成。


   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拓展,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自护,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多方面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更多安全自护的知识。例如,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等。知道防拐骗、防异物吸入、防火、防烫伤、防雷电、防洪水等知识。

   二、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1、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幼儿是在探索中逐步认识周围生活和感受生活的。因此,在生活中培养,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安全教育事半功倍。例如:幼儿养成吃饭前、喝水前摸一摸、吹一吹的习惯,从冰箱中拿出的东西闻一闻的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和误食东西;正确有序的穿衣能保护身体;走路和跑步时靠右边行,可以大大减少与同伴碰撞或被来往车辆碰撞的机率,鞋带系得牢可避免跌倒、摔伤;吃鱼时把刺挑干净可以避免咽刺之痛,吃饭时不嬉笑不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家庭和幼儿园的应相互配合,反复训练,持之以恒,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躲避伤害。

   2、结合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安全教育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和提高安全意识。例如:将一些有关安全教育的小故事编成表演游戏,可让幼儿轮流进行游戏,让观看和参与游戏的幼儿都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教育。而且,我们在教室里的“娃娃家”中设立了儿童医院。在进行情景游戏时,教师当医生,幼儿来当病人,教师在询问病人病情的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指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我们该怎样保护手指?该怎样保护眼睛等一些问题。让幼儿在回答问题或是听别人回答问题时获得一些小小知识,达到教师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3、让幼儿学当“小小侦察兵”
   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光靠老师讲,幼儿被动学的方法。更应该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积极的获得有关安全的知识。因此,我设计了“小小侦察兵”的活动。每天,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侦察兵”。“侦察兵”们要把自己学到的有关安全知识运用到他的“侦察”工作中。例如:观察小朋友做了哪些危险的事情,并对犯错的幼儿进行及时指出与纠正,也可以报告老师,由老师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对不对?还可以侦察教室、走廊工,甚至厕所发现和拆除危险隐患,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判断错误的能力,还可以让参与活动的幼儿知道既要检查别人,也知道自己要以身个作则。用这种方法对幼儿进行的安全教育,幼儿接受得快,运用得好。

   4、加强幼儿的体能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对幼儿进行的安全教育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而那些活泼好动,奔跑蹦跃灵活的幼儿,他们反应敏捷,思维灵活,在发生危险事情时,他们相对会受伤小一些,甚至是避免伤害。因此,我们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借助安全演习,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演习可以让孩子直接在演习活动中感受危险,感受紧张,感受排除危难的必要性,感受自我营救的多种途径。在演习过程中,幼儿始终是处于一个“需保护”的角色,通过种种仿真演习,让孩子处在一种类似于真实的情景中,感受着环境的恶劣,感受着情况的紧急甚至是内心的害怕。但是,只有通过这样的演习,才不至于孩子在真正遇到危险的过程中束手无策。如在我园开展的消防演习活动中,我看到这样一个演习现场:警铃一响,滚滚的浓烟升起来,大班、中班、小班的孩子一个个手拿潮湿的毛巾,捂着鼻子,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的从安排好的疏散通道里跑出,滚滚的浓烟所营造的真实现象引来了孩子们的紧张气氛,甚至有个别胆小的孩子还流出了眼泪,但是,我们还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大班孩子跑到操场上看见自己的好朋友还没有跑出来,紧张的在大叫:“小勇,加油!快!加油!”其他的孩子也跟着叫了起来,顿时,孩子们的心都融在一起了!看来,通过这次演习,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安全知识,更多的是孩子们心灵的成长。因此,我相信,只有在问题出现之前,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就能减少灾难对孩子们的伤害和威胁。

   我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演习,有防踩踏、防火、防恐怖分子等。同时,我们还邀请了消防和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到本园,给我们的老师和幼儿进行实地讲解,如何让危险远离我们。通过一次次的练习,相信当危险真正降临时,我们都能从容面对,把伤害减少到最低。

   四、当幼儿出现危险行为后,教师要分析原因,正确对待和处理
 幼儿出现危险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教师在幼儿出现这些行为时,不应该对幼儿大吼大叫,甚至体罚幼儿。这样做会让那些犯错误的幼儿出现逆反心理,下次可能会重犯;也会让那些没有犯错误的幼儿产生好奇心理,促使他们会对这样的错误行为进行尝试。

   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亲身经历。有一次,我发现有一幼儿站在凳子上,爬在窗台然后往下跳。当时我气极了,把那个犯错误的幼儿抓过来就是一顿狠狠的批评,并且罚该幼儿不能参加今天的户外游戏活动。我以为这样的事情就会从此消失。可没过多久,我发现不仅被批评的幼儿没有改正,反而有更多的幼儿也参与进来。我当时才明白,在幼儿犯错误时,教师处理不当会幼儿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出现危险行为时,教师应首先了解幼儿进行危险行为的心理原因,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后来,当我和带头跳窗台的孩子进行交谈后,才知道原来是他在家里,看见爸爸也这样做过,他是在模仿爸爸的行为。因此,我就针对该幼儿的这种“模仿”心理,对他进行了更深的一次交流,让该幼儿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我还给全班幼儿分析了这样做的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这样一来,孩子们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错误。当然,这件事之后,我们班再也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因此,当幼儿出现危险行为时,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教育模式。教师在了解幼儿犯错误的原因后,应该决定是进行个别引导还是集体教育。在集体教育中,教师可避免点名批评个别幼儿。如:“今天,教师看见有一个小朋友他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让全班幼儿来讨论这样做对不对。如果该幼儿经教师提醒后仍无改进时,教师可能拒绝让该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然后再通过谈话使幼儿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该如何做。每个幼儿都有一种最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育最理想的结果。最后,应多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分析能力。这样给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五、创设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为了让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我园首先精心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例如,把原来幼儿活动的水泥地,改成了塑胶地板。让幼儿知道在有保护的地方活动会比在水泥地上活动安全。

   第二,开设“安全认知区域”或“安全角”,通过活动认识一定的安全标志,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们把一些安全标志和常用的急救电话号码贴在教室的“安全认识区”里,玩具柜内摆有救护车、救火车、警车等,还有电话、手机模型。在进行区域活动时,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遇到困难如何救助的方法。同时,我们还把常见的危险行为制成图片贴在教室里,有目的的组织幼儿观看有关的录像、图书,让幼儿认识哪些行为具有危险性,让幼儿时时提醒自己,参照自己的行为,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危险行为。

   第三,利用标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的。小班刚进入幼儿园,幼儿年龄小,一些常规的养成还不能形成习惯。于是,形象的标记帮助了幼儿。刚开学,幼儿入厕、喝水常常拥挤,我不断的提醒,但不见成效。偶然的一次,我想起了银行的一米线。有了一定的限制幼儿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了。但“一米线”显然不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我在幼儿的小便池、洗手池、水罐旁贴上小脚印儿。幼儿马上明白了,只有踩上小脚印,才能洗手、接水,没有了小脚印儿就要在旁边等一会。一段时间过后,拥挤的现象减少了。幼儿上下楼梯时,也常因为分不清上下的方向,从而出现混乱。于是,我们在上楼梯方向的台阶上,贴上表示向上走的小脚印,在下楼方向的台阶上,贴上表示向下走的小脚印。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根据小脚印所指示的方向,来选择行走方向,就再也不会出现混乱了。

   六、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监护人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的的知识学习,形成家园一致教育
   幼儿在校,校方是监护人;幼儿在家,家长为监护人。监护人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第一人,监护人的言行举止是幼儿最好的安全教育指导。有些教师教育幼儿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可她自己做的却与讲的相反;有些家长教育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骑车不能闯红灯,可他自己还带着幼儿一起闯红灯。这些监护人自己都疏忽安全防范意识,让幼儿怎么能相信你对他的安全教育呢?如果监护人缺乏安全方面的知识,那么他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也是片面的。因此,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合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有关安全知识的学习。从自己做起,给幼儿的安全教育上好关键的一堂课。不仅如此,只有监护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才能让幼儿更安全。同时,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让幼儿区分安全与不安全事情,可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同时,家长们还可以纷纷找来各种图片、或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提供安全教育方面的材料,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总之,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幼儿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无所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不仅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同时,我们也感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真正使幼儿形成自律,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让我们的"安全教育"使孩子们的安全得到真真正正的保障!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