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课题研究

用优秀的民间文化滋养幼儿的心灵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3日
作者:杜丽静     来源:幼儿教育

      编者按:2010年,本刊在“特稿”栏目以连载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虞永平教授有关“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儿童图书馆、儿童博物馆、种植园地、科学发现室、炊事室、饲养区、表演区、民间工艺坊等的建设与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在虞教授的指导下,课题实验园深入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研究,充分挖掘各种有利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资源,真正关注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特点、兴趣、需要,让幼儿全身心、多感官地投入到以观察、操作、交往和表达为主要形式的各类活动中去。2011年本刊在第5期、7/8期、11期分别介绍了有关儿童博物馆、儿童图书馆、炊事室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今年,本刊将继续介绍有关科学发现室、民间工艺坊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敬请关注。

  民间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而今。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民间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并挑选出其中优秀的部分,经过适当的加工、改造,将其纳入幼儿园课程,以帮助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促进其和谐发展。在这方面,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和厦门市第九幼儿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筛选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文化

  1 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文化是贴近幼儿心灵的

  成人理解世界的方式与幼儿截然不同,因此如何让幼儿理解、接受、体认成人创造的民间文化。是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审慎思考的问题。筛选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文化,需要从幼儿独特的发展特点入手。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民间文化是抽象的、深层次的,反映了一个地区或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因此,只有借助具体、可感、生动、有童趣的文化表达物,才能让幼儿体悟到民间文化的精髓。换句话说,这些文化表达物必须贴近幼儿的心灵。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的教师们发现民间剪纸艺术精彩纷呈,可利用的资源很多,其中“库淑兰剪纸”形象稚拙而鲜明,色彩对比强烈而协调,描绘了一幅幅幼儿熟悉的生活百态图,特别适合幼儿欣赏。例如,凶猛的老虎、狮子被创作者塑造成可爱、稚拙、令人发笑的形象;剪纸作品“老鼠嫁女”反映了人类熟悉的生活事件,赋予老鼠以人的生命与情感。这是民间艺术作品本身对幼儿“泛灵”心理的关照,教师选择这些富有童趣、童真的剪纸作品,是对幼儿移情式体验方式的尊重,是对幼儿心灵的理解与呵护。

  2 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文化是契合幼儿生活的

  民间文化与日常生活中的时令、节气、习俗、节日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应该说,如果缺失了生活性,民间文化就丧失了源泉,失去了传承的价值。纳入幼儿园课程的民间文化应该以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为切入点,将地域的特色与幼儿的生活融为一体。彰显地域民间文化的独特性,唤醒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例如,厦门市第九幼儿园的教师充分挖掘闽南文化资源,将闽南特有的戏曲、茶文化、小吃、珠绣、建筑风格、漆线雕、漳浦剪纸等纳入幼儿园的教师课程。激发幼儿对这方土地的热爱之情。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的教师则侧重于秦淮文化的传承,如金陵剪纸、秦淮花灯、江浦手狮等。两所幼儿园的教师所选择的民间文化都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契合幼儿生活的民间文化,应该是贴近幼儿真实生活和现实世界的。脱离了幼儿生存、生长、生活的真实世界的民间文化,即使再优秀也无法起到塑造与熏染的作用,因为这样的民间文化是没有幼儿经验生长基点的文化。

  3 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文化是和合幼儿精神生长的

  对于和合幼儿精神生长的民间文化的衡量标准不是它的艺术地位,更不是经济利益,而是能让幼儿理解什么,获得什么经验或技能,发展什么能力,形成什么样的态度与性情。如果仅仅将民间文化的传承理解为说方言、做工艺品,就曲解了将民间文化纳入幼儿园课程的本意。单纯地说方言、做工艺品,仅仅是将幼儿园课程定位在语言技能、动作技能这个层面,还没有深入到幼儿的心灵,更无法促进幼儿的精神生长。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的教师在学习、梳理民间文化的过程中,挖掘皮影戏工艺蕴含的五大领域的发展价值,让幼儿欣赏皮影独特的造型美和色彩美,感受皮影戏表演的生动有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出的快乐与成功感。在皮影戏这个主题活动中,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是幼儿获得的浅层次发展,只有通过感受、体验、操作、创作而浸润心灵、丰富精神的发展才是深层次的发展,才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将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文化还原为幼儿的有益经验

  幼儿在幼儿园中正在做的事情,正在感受的状态,正在倾听、述说、观察、探究的一切都是幼儿园课程,也都是经验的获得。要将民间文化转化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就需要将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文化还原为幼儿的有益经验,还原为幼儿正在做的事情,正在感受、倾听、述说、观察、探究的有意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