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课题研究

多元智能论与尊重幼儿个性

发布日期:2012年02月15日
作者:关静波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北京路幼儿园

   多元智能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卡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卡德纳认为人人都有七种智能,即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即了解他人、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个人内在智能(即自知与自处的能力)。多元智能论的价值有二:其一,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虽然并非每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有一方面是最佳的,并且人人的最佳智能单元是平等的,从而确立了个性平等价值观;其二,智力是一种潜能,人的发展就是对内在潜能不断开发、挖掘的过程,教育的介入则可以促进人的潜能的发展。这样,人的智能就不在是一个固定的峰值,而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幼儿尤其如此。


   多元智能论的提出,拓宽了认识智力的视野,为尊重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开启了新的天地。


   1、 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智能面前人人平等
   有时候我们常常抱怨:“不是我不认真教,实在是他们素质太差,教也没有用……”,可我们从自身反思一下,我们评价的标准是什么?面对全班个性各异的幼儿,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是否科学?如果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他突出的独特表现,他的语言表达不好, 但手工却相当精巧;他绘画水平差,但身体活动能力非常强等等,这些正是儿童智能的多元体现.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智能倾向,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挖掘,并树立正确的智能“多元观”和“发展观”,你就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是美丽可浇的花。


    2、 创设多元活动场景,让每个儿童享受生活的乐趣
    从多元智能论出发,创设符合幼儿个性的、多元的活动场景,使之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是尊重幼儿的具体表现。


   音乐智能佳的幼儿,为其创设韵律;空间智能好的幼儿,为其创设现象、组合的活动氛围;个人内在智能强的幼儿,为其创设独立活动的游戏……依据幼儿的智能特征,教师构建符合其智力潜能发展的学习活动,能使孩子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生命的魅力。


   尊重个性智能,并不是否定其他智能的发展。在活动场景中,某种智能强的孩子会被具有其他智能特长的幼儿吸引,从而发生相互吸引,共同发展,促进智力潜能整体发展的作用。这种彼此模仿、激励、促进的效应是单元智能论下的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3、 实施单元教学方法,发挥每个孩子的智能潜力
    多元教学法是体现多元智能的基本途径。即对全班幼儿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固定模式,因为每个幼儿的智力潜能是不同的,教师应分别对待,因人而异。


   同时,对每个幼儿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多元的,因为幼儿的发展处于不断更新之中,是最富变化的教师要针对幼儿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积极发展。


   多元方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具有灵活性,不论是活动的设计,问题的提出,结果的评价等,方法都应是多元的,且多元方法的变化应以幼儿为中心,这也是多元智能论的本质所在。


    总之,尊重儿童的个性是幼儿教育的前提。多元智能论为我们提供了尊重幼儿个性的理论基础,我们幼儿教师只有确立多元智能观,才能让每一个幼儿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早期教育的快乐。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