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幼儿园游戏

游戏中体验相反的世界

发布日期:2012年02月02日
作者:徐玲     来源: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

   一、 幼儿学习反义词的意义
   我是一名大班的教师,在我的班上有三十多名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在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下,健康地成长,孩子们都很聪明,他们常常提出了充满童趣的问题,总是能给我一些启发。记得有一次,我班的小朋友喻佳文穿了一件很漂亮的公主裙来幼儿园,平时聪明可爱的小男孩王乐凡突然抓住了我问:“为什么喻佳文穿这么漂亮的裙子,而我穿背带裤。”当时我笑了笑,告诉了他男孩和女孩的区别。这本事一件小事,但却让我突然意识到,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在他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相对的事物。它们像一对对小伙伴,相互对立而又一同成长。因此,我认为应该设立一个阶段的反义词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世界上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对立事物,它们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事物的辩证关系。

   于是,这学期我们组织了为期三周的《相反国》教学活动,力求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体会相反,认识事物的不同,了解用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
反义词教学作为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各类语言教育的始终,中小学阶段反义词教学活动,多以课堂讲述的知识性教学方式为主,这和幼儿园阶段的反义词教学方式大相径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反义词教学必须以系列活动为基础,在活动和游戏中感知相反的世界。

   二、幼儿学习反义词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教学研究我们发现幼儿的语言能力处在初步形成时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反义词教学不可能像中小学教育一样注重知识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应该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引导孩子们认识对立的事物,从对立事物中理解相反和相对的概念,注重外延教学,而非时时拘泥于反义词内涵,那么幼儿的哪些身心特征,会对我们的反义词教学产生影响呢?《相反国》主题教学实践让我感触颇深,在这儿,我就做一些浅要论述:

  (一)幼儿通过亲自摆弄、操作、触摸等感知客观事物,从多种角度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寻找事物相互关系,从而获取感性经验。这要求我们妥善的设置系列的游戏活动,准备合适的教具,让每一个孩子参与进来,从活动中引发对相反事物的兴趣。例如, 我们组织了幼儿开展“凹凸世界”的游戏活动,我们为孩子准备了大量的印章、纸盒、叶子等教具,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观察触摸,老师在孩子们饶有兴致的操作玩教具的时候,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教具中哪些有凹凸之分,并引导孩子们在画纸上拓印,孩子们在这个游戏中,获得快乐的同时,亲身理解了凹凸这组相对的概念。

  (二)幼儿在与教师和同伴接触中,在不断观察、模仿、学习教他们的语言,表情,举止行为,以学习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交往技巧。这要求教师在游戏设计上要注意,给予适当的示范,启发孩子的主动思考,同时妥善运用分组游戏,充分考虑幼儿性格和能力,组织结构合理的团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团队游戏和沟通中,得到提高。在《相反国》主题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几次《我们来做相反》的户外游戏活动,我们把小朋友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小朋友两两相对,做一些相反概念的动作,如站和坐,哭和笑,上和下等等,最初,我们组织这样的游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一方面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些相反概念的意义,另一方面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往往在老师发出指令后表现的无所适从,一味模仿其他组孩子的错误动作。在后来的游戏中,我们总结了经验,在带孩子们玩这类游戏时,我会和配教老师合作对一些孩子们难以理解的概念做示范,通过这样的示范,孩子们很快的掌握了这些概念,有些聪明的小朋友还学会了举一反三用更有趣的肢体语言诠释这些相反的概念。

  (三)通过创设环境来加深幼儿对反义词的感知。幼儿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新异刺激。为了符合《相反国》这一主题,在教室布置方面,我们班的老师别具匠心,在区角设计,主题墙设计上面都突出强调了,冷暖色调搭配和大小概念比较,如大与小、黑与白、左边和右边等等,力求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对比的世界,让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更加直观的体会相反的概念。

  (四)利用文学作品来渗透幼儿对反义词的理解。这要求我们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把相反的概念用最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现给孩子们,如利用声音的快慢,表达不同的人物形象;将衣服反穿,来刺激幼儿注意力等,在语言教学活动《吉吉和磨磨》中,为了让孩子孩子们了解两个人物性格的差异,我在教学中用不同的语音和语速分别扮演两个人物,孩子们能够很容易从声音的变化中感受到了不同,在了解人物性格的同时,感受到了一对相反的概念,急燥和温和。
一言以毕之,幼儿思维方式和身心发展的特征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中小学阶段的知识型教学方式,应该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状况,采取形象教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相反的概念。

   三、幼儿园反义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明确了孩子们的身心特点,我们来进一步阐述幼儿园反义词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我们看到作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部分,反义词教学活动,也应该注意一定的语言教学规律来设计教学活动。所以我们《相反国》教学活动设计思路基本遵循普通语言教学活动的一般思路开展。

  (一)设计原则
   我们在设计相反词教学活动时,活动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展开。
   1、选择幼儿自我认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作为《相反国》反义词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如让孩子们反说自己的名字,反念数字,反串角色等等,让孩子们从最熟悉的生活细节和知识经验出发,引发其主动思考,关注相反的概念。

   2、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社会信息内容作为载体,来凸显相反的概念,如友谊关系,艺术作品,交流活动等。

   3、充分利用常见的科学现象和儿歌来强化孩子们对相反世界的认识,如在科学活动中引入磁铁的试验,在语言活动中教授传统儿歌《颠倒歌》等。

   4、注意妥善利用随机教学的方式在常规教育和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理解何谓相反的概念,如干净与不洁、表现好坏等,在日常点名中,我们也尝试运用反念名字的方式,刺激孩子,引发他们的主动思考。

  (二)活动设计
   我们的主题活动根据以下的思路展开设计:
    1、我们这一次反义词教学活动设计,分成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活动设计要求:
   (1)引入阶段:这一阶段活动我们主要设计了《吉吉和磨磨》、《相反日》、《为什么》、《倒行车嘟嘟嘟》、《镜子游戏》、《黑魔王与白天使》这部分的目标:用故事和游戏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的相反现象,引发孩子们对相反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安排了《黑于白》、《热与冷》、《棒棒天使》、《找一找、比一比》、《相吸相斥大搜索》、《凹凸世界》;这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在兴趣的基础上,引发对相反事物的探索,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在他们周围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到底还有那些相反的事物。

  (3)拓展阶段:这一部分是整个反义词教学活动的扩展部分,这部分的活动设计有《美丽的刮画》、《小矮人和大巨人》,《对称画》、《勤快人和懒惰人》以美术活动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孩子们融入到整个相反主题系列活动氛围中来,用已经具有的“相反”知识,来解决各种情境下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孩子们发现,相反的事物, 常常是成对出现的,我们还希望,通过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引导孩子改造相反的事物,做出一些美好的东西,让孩子们知道,通过自己的劳动,对立的事物是可以变得更好,更美丽的。

   四、反义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根据反义词教学的目标要求,主题《相反国》前后进行了三周的相关活动,开展情况比较理想,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活动的设计应该进一步强调趣味性。有部分活动没有能找到合适的教具,只是拿了一些简单的图片给孩子看,孩子们并没有能很好的引发感官上的认识和兴趣。

   2、孩子们的个体能力存在差异,也是我们在活动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的,拿相反日活动为例,孩子门最熟悉的自己的名字开始说相反,在游戏中,我班有33名幼儿,其中25名幼儿基本能反着说出自己的名字,其中有11名幼儿 能很流利的说,5名幼儿知道要反着说,但是没有掌握方法,往往是用比较顺口的方式去说:比如:姚佳宁,她们习惯性的说成宁姚佳,而不是宁佳姚,

   3、我们班的《相反国》主题,我在活动设计上兼顾了各种活动类型的搭配。我们组织了语言活动《吉吉和磨磨》;音乐活动《颠倒歌》;美术活动《美丽的刮画》等等,在课堂上,小朋友们已经较好的理解了相反的概念,但是我却忽视了家园联系这个环节。例如我们在活动《凹凸世界》中,我告诉孩子们印章有阴阳之分,也要孩子们在橡皮泥上试着去做,当时我看到孩子们因为橡皮泥太软,都不好塑形,这时候我没有能够及时的要求孩子们回家以后用萝卜、马铃薯等一些材料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件作品。

   4、这次《相反国》的主题活动,又进一步的说明孩子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身边的细微之处开始的。例如:我让幼儿找一找相反词,幼儿马上就活跃起来,连忙说:“加—减,升—降,好—坏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看到或要掌握的知识,一切来源于生活,幼儿的生活经验在于我们如何循循善诱,让幼儿更容易地接受。

   5、我们在《相反日》的延伸活动《说相反》中,我们教会了小朋友将事物反过来说,一天早上点名,我把朱黄显的名字故意说成了显黄朱,下面的幼儿听了都觉得很好笑,很有趣。但幼儿马上就想到是朱黄显,并说出来,其他幼儿也企盼老师这么叫他,因为他们已经融入到相反国中来,感受相反所带来的快乐。
怎样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快乐、能积极地去参与活动,不是老师单方面的说教,而是师幼互动,相互感染,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中玩,在玩中成长。

   6、通过三周的活动,孩子们对于反义词和相反事物的了解还是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教师能力所限,没能带领孩子了解对立的事物的同时,更好的掌握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来使对立的事物产生出更美丽的东西。在拓展部分《美丽的刮画》活动中,我们教学活动只是注重了常规的手法的教学,但是对没有充分的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不相干的色块可以制作什么样别出新裁的美丽画面,同时对那些有一定创意的作品,老师没有能够及时讲评表扬,进而粘贴,客观上让孩子们失去了直观了解对立事物能转化成更美好事物这一辩证规律的机会。

   五、总结
   本次《相反国》系列教学活动为期三周,组织了各类型活动约二十个,幼儿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基本了解了相反的概念,对反义词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对立的事物,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反义词教学作为各阶段,各类型语言教学的难点,是在短短三周的教学活动中难以包罗的,而这次尝试,使我个人积累了宝贵的语言教学经验,必然对我以后语言活动的组织大有益处。

主要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学前教育研究【M】湖南省长沙市报刊发行局2005.9.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