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幼儿园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进行数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作者:燕丽花     来源: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将幼儿数学教育明确定位于:“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理念,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了幼儿数学思想的形成,能够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既然数学教育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就提出了幼儿数学教育要创设生活化情景的要求.从幼儿的学习心理看,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数学教育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必将激发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孩子们就要上小学了,有些家长着急地说:“我的孩子会讲故事、会画画、爱踢球,就是对数学不开窍 ,特别是应用题,怎么教都听不懂,马上就要到小学面试了,听说不仅有数学计算题,还有加、减法的应用题,真是着急,请老师给我们加紧追赶几次,争取让孩子能够参加面试“。我们非常理解家长的忧虑,但是我们没有向家长那样焦急,多年来的教育理念使我们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爸爸妈妈常常会带着他们去超市购物,在购物中孩子会很清楚每种物品所在的位置、父母怎样与售货员交易;在餐厅用餐,孩子们用心观察爸爸妈妈如何去买单,这都是孩子看到的,甚至参与过的事情。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的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能感受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但是还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这个时候,让他们学习数学,老师就要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导幼儿学习。角色游戏正是孩子自己创造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指导孩子不同程度的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从而促进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是非常合理的。    

   孩子就会把自己在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及亲身经历的,统统在游戏中通过逐步想象反映出来,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体验了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为孩子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孩子们喜欢去“超市”购物,于是,我们的“小小家乐福”开业了,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参观小区超市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幼儿首先将物品分类摆好,并根据以有的生活经验。

   确定出每一件物品的价格,和幼儿一起制作价目牌并贴在物品上。出售时请幼儿数一数物品和收回的“钱款”数量,在收钱和找钱时请幼儿进行一些加减运算,老师经常扮演售货员问:你买了一本书二元钱,买了一个苹果二元钱、一盒巧克力四元,一共是多少钱呢?一盒水彩笔6元钱,你给我7元钱,我该找你多少钱呢?等等。本来很难掌握的加减法口头应用题出现在开商店的游戏中很容易就掌握了。

   在超市,小小收银员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再看看她的精明的小脑筋吧。      许洋正在歪着头想:刚才小宝来超市购物,两本书两元、一桶牙膏三元、还有一把小扇子一元,一共是多少钱呢? 她开始仔细的用手按着计算器:2+3+1=6,他给了我一张五元的,一张两元的,一共给了我七元钱,我应该找他1元钱。想了想自己没有给顾客结错帐,特别的开心。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宝贝,你真得很棒呀!这样的连加都做得这么好,相信你长大后一定是个数学小天才。

   注意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后,知道原有一个物体去掉这个物体,一个也没有了或者说等于零。就用1—1=0来表示。用同样方法,可以知道2—2=0,3—3=0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凡是两个相同的数相减都等于零。同样可以运用引导发现法,使幼儿知道数的组成的简单规律。然后我把成功的经验转告给家长,告诉他们:家庭数学启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从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内容不是枯燥的数字和呆板的几加几、几减几 ,而是有趣的、有用的。
银行的取款员也是对每一位顾客认真的服务。今天扬明宇小朋友来银行取五元钱,取款员扬明瞳给了他两张两元的还有一张一元的,他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钱,又重复一遍说:我要取五元钱。扬明瞳手里拿着那两张两元钱说2+2等于几呢?他说:“等于4!”对了,两张两元的就是四元钱,再加上一张一元的正好是五元钱,还有什么不对的吗?扬明宇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走了。                                                                                                                                                                                                               
   今天小餐厅十分的红火,来来往往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但是餐厅的服务员仍然是很负责的对待每一位顾客,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李泊远来到前台点餐,他点了两根火腿肠、一个汉堡、还有一杯可乐。服务员非常有秩序地为他准备“食物”:火腿肠和汉堡放进餐盘里,另外饮料由服务员亲自为他送到了桌前,李泊远也对服务员表示感谢。等到结账的时候,李泊远问:服务员,买单。服务员又重复报了一下餐价:火腿一元钱一根,两根收您两元钱,汉堡两元钱,饮料一元钱,总共五元钱。李泊远很爽快地递给了服务员五元钱,服务员有礼貌的说:您给的钱是五元钱,不用找钱了,谢谢欢迎您下次光临。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让在一旁的小朋友都十分的羡慕。

   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的密切相联系的,只要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因此要想让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就需要老师巧妙抓住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景,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感知和体验学好数学带给自己生活的快乐。

   今天,孩子们都在区域里快乐的游戏,任弘毅到了“超市”,他在那里转来转去,就是不肯离开。老师来问他:任弘毅怎么了?需要我帮助你吗?他支支吾吾地说:我没有钱了,让服务员都收走了。老师问他:你在超市买了什么?他想了想说:一个牙膏、一瓶矿泉水、一个汽车玩具。老师又问: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呢?他跑到货价前看了看说:牙膏一元、矿泉水二元、玩具三元。一共六元。老师说:你交了多少钱呢?任弘毅说:我给了他十元钱,他找给我三元钱,我觉得不对。老师鼓励他说:赶快想办法,在这里站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没过一会儿,他高兴的跑来说:老师,我对服务员说了,他又找给我一元钱。说完脸上露出了笑容,扮个鬼脸走了。

   游戏满足了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购物需求,能够发现问题,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家长也向我们反映,最近孩子生活能力有所提高,他们非常喜欢帮助家里做事情,可以自己去小区帮助妈妈买面条、黄瓜、馒头,回来清楚地讲述:面条多少钱、黄瓜多少钱,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完全象一个理财能手。而且还非常有礼貌,不用爸爸妈妈操心,我们真得很欣慰。

   家长的感受,包含了对数学教育联系生活的肯定和寓教于乐的赞赏。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引起幼儿对已有的生活经验的模仿,这正好符合幼儿思维借助与具体想象的特点.而游戏恰好也是生活化、假象的、模拟情景再现生活的,使数学教育生活化得到很好的体现.有助于幼儿学习有活力的数学,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学习化难为易,从而提高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养成善于观察、分析生活的习惯,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思维和想象力,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由此我们也感受到:对幼儿实施数学活动,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和练习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多积累和探索,创新更多更好的游戏活动,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灵活地引导幼儿认识和复习数形知识,使幼儿知道在自己生活的中充满了各种数学知识,引起他们探索、学习数学的更高兴趣。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