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习惯培养

在健康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几点尝试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作者:毛凌波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十三幼儿园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目标,是幼儿教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健康教育包括幼儿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两大部分。通过幼儿健康教育,可帮助幼儿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形成自己也有责任获取健康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和体育活动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那如何在健康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呢?在不断探索、实施中,我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和策略,有了一些收获:

   一、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因此,“健康第一”是幼儿园首要任务。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都有健康教育的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在盥洗、进餐、清洁、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中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为了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我采用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改善幼儿对增进健康教育的态度,教给幼儿促进健康的方法,训练幼儿保持健康的行为,从而使幼儿主动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如:活动“大花脸”、“小手绢”就以故事开头,通过念儿歌让幼儿模仿洗脸、洗手,从而自主地掌握洗脸、洗手的方法。在“翘翘的鼻子”活动中,我准备了装有醋、酱油等不同气味的瓶子,以游戏“谁的鼻子最灵”,请幼儿用鼻子闻闻是什么味道。通过闻一闻,幼儿知道了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了鼻子的作用:除了帮助我们呼吸,还可以闻不同的气味,并知道怎样保护鼻子不受伤。

   二、寓健康教育于游戏和活动之中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因此,没有兴趣幼儿就不会参与,只有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激情,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使其健康茁壮的成长。幼儿的各类游戏蕴藏着发展和教育的契机。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把自身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轻松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动作的表现去构建经验、获得发展。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但以往的体育活动,我只重活动的设计,准备很多材料,却轻幼儿的主动参与,很少让幼儿自主发挥,幼儿对活动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从以下策略入手: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选材,精心设计体育游戏,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组织体育活动。
    游戏可以增加幼儿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在玩中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小班年龄的孩子,易掌握单一的动作,而技巧性动作难以接受;喜欢玩同一类游戏尤其喜欢角色化的游戏内容,不喜欢玩角逐、竞赛、运动量大的活动,以独立运动为主。如开展“小动物找家”、“小白兔”等与小动物有关的游戏最受幼儿喜爱。活动中他(她)们表现积极、勇敢、活泼、主动,既发展了幼儿的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又培养了幼儿乐观的品质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中班:能掌握简单的不同动作,而创造性的大动作仍有困难;喜欢集体游戏,对合作性运动有兴趣,而竞赛性的游戏只重过程,目的性不强。大班:能掌握技巧动作,会动脑筋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动作。玩一些创造性强的游戏,需同时完成几个动作的内容;喜欢玩创作性大、有变化性大、竞赛性强且运动量较大的游戏。如:开展一些难度较大的钻爬活动,用于钻爬活动器材也可以稍长一些。为此,我准备富有情趣,多层次的活动器材:如大垫子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爬行活动;当然,单一的钻和爬活动容易使幼儿厌烦,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此,通过增加辅助材料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将一些活动规则渗透进去。例如:为幼儿提供一些玩具枪、信件、乌龟壳、小兔头饰等,这样幼儿便可以模仿解放军打仗、送鸡毛信、龟兔赛跑等情节进行侧爬或匍匐爬的练习。活动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大肌肉的发展。幼儿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各种能力都在游戏中不断的发展。在为幼儿设计的体育游戏中我坚持从易到难的原则,提高游戏效果。这样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在游戏中成为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让幼儿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在于幼儿的亲身体验和尝试。因此,我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随时了解幼儿的需求、兴趣,根据幼儿的想法设计活动。如:活动“好玩的纸板”正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而生成的,与幼儿共同收集了许多不同大小的纸板,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玩纸板,在玩纸板的过程中,钻、爬、跳等动作得到发展;同时幼儿还获得了初步与人合作的经验。如:与同伴将纸板拼成小路、小桥等,大家一块儿玩,比比谁的玩法最多。在“跨步比赛”游戏中,幼儿也很乐意的邀请我做游戏,我也兴致浓浓的参与其中,也便于指导幼儿的动作。

    3.体育活动要不断创新,要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体育活动大多以游戏为基本方式,这就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安排的活动要有层次性,难易不同,如:活动“小伞兵”,幼儿身背“降落伞”需从高处往下跳,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高度的“跳台”,让不同体质的、胆小的幼儿都有活动的机会,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此外,活动要重在幼儿的自主探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如“玩塑料瓶”活动,第一次可让幼儿自由的玩,比比谁的玩法多;第二次是与同伴相互介绍自己的玩法并尝试玩同伴的方法;第三次可为幼儿提供小棒、绳等辅助材料,使幼儿创造出“赶小猪”、“打保龄球”等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中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成功乐趣。

   三、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各领域教育的有机结合
  《纲要》要求幼儿园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决定了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纲要》还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健康领域与各领域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某些目标。如:通过“大家一起玩”等社会活动,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分享”,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语言活动则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活动,了解身体形态的变化,等等。如:在“我的脸上有什么”的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照大镜子,看一看自己的脸上有什么?幼儿对照镜子非常感兴趣,相互说着脸上有眼睛、鼻子、嘴等五官及长在哪?长什么样?看着孩子们兴趣如此浓厚,我就请幼儿来给娃娃粘贴五官,看谁粘贴得对。此活动将健康与美术有机的结合,既有趣味性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观察等多方面的能力。活动“我的小手”同样也结合了音乐活动,通过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巩固了幼儿对手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手的作用。可见,健康教育离不开各领域的密切配合。

   四、健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健康教育的开展必需家园一致,特别是体弱、胆小的幼儿,可通过开展“亲子游戏”、“到户外爬山”等活动,鼓励幼儿乐意、主动地参与游戏,锻炼其体质、胆量,性格逐渐活泼、开朗。如:立涵因身体弱,总爱生病。为了增强他的体质,我与其父母沟通,在园鼓励他坚持锻炼身体,在家父母与他一起跳绳、爬山、游泳,搭配好饮食,逐渐增强体质。开展亲子互动的活动,既增进家长与幼儿间的距离,又可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总之,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教育,它的开展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价值,它为培养幼儿的智能,养成自信、进取、机灵、勇敢的人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