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美术教育

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03日
作者:徐佳     来源:武汉市实验幼儿园

   一、对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理解及其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使用原则与要求
    1.自然材料、生活材料
   自然材料顾名思义即来源于大自然中的材料,如:树叶、树枝、树皮、花瓣、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石头、泥沙等。

   生活材料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类物质。本文所指的生活材料更偏重于人们生活中所废弃的、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各类物品。如:包装箱、包装盒、瓶瓶罐罐、螃蟹壳、乌龟壳、废旧报纸、废旧衣物等。

    2.使用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原则及要求。
   幼儿园美术活动使用的自然、生活材料必须是无毒无害、安全卫生的,经过实践验证,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便于幼儿操作、容易引发幼儿联想与创造的。

    二、运用自然材料、生活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意义
   艺术家丹纳在论述艺术品的本质时,曾经提到“只要翻阅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在全球倡导“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创新求异”的时代里,我们幼儿园美术教育也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节约环保,多运用自然生态的、回归生活的环保材料开展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如现代社会商品精美的包装盒、奇形怪状的饮料瓶、易拉罐等物品,弃之可惜,将其回收、消毒处理后运用到我们的美术教学课堂中,进行艺术创作,变废为宝。丰富多样的生活材料、自然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和欲望,提升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也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挖掘身边可以再利用的物资,改造和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从小培养了幼儿环保节约的美德,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运用生活、自然材料开展美术教育的策略及实施方法
    1.走进大自然,丰富生活经验
   创造从生活中来,创造性活动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知识经验的支撑。幼儿天生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本能,大自然是其最好的老师。我们幼儿园座落在武汉市美丽的常青花园里,有着优美的社区自然环境,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花草树木的无穷魅力,观察花的开放、蝴蝶的舞动、杨柳的飘洒、小动物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材料,共同学习收集整理自然中的资源等。走进自然,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感受到大自然是人们生活创作的源泉。

    2.美化班级环境,给予幼儿榜样和示范
   幼儿是通过与材料、环境的互动成长的。我们在创设环境时,以常规的美术材料---笔、纸、颜料作为基础,以生活废弃材料和自然材料作为主要材料。根据教育需要、幼儿发展需要,师生共同收集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活材料,创造性地进行改造与运用。让一张张废旧报纸变成主题墙上的小汽车;给一根根枯树枝涂上漂亮的颜色,做成银色的挂画盘;让一根根废弃的水管变成蜿蜒的小路;让一把破旧的雨伞摇身变成一只七星瓢虫的外壳;让婴儿的奶粉罐变成美丽的花瓶、、、幼儿在参与收集、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教师收集、处理材料的方法,形成了粗浅经验,也感受到了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无穷魅力,以及变废为宝的惊奇,最重要的是在逐渐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审美的眼睛。    

    3.自然材料、生活材料在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中的灵活运用
   绘画活动中,我们运用不同的表征形式,根据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性质、特点,进行“因材施艺”、“因意施材”的艺术构思、创作。如:树叶拼贴画、蛋壳拼贴、果实壳拼贴画、糖纸、纽扣拼贴画;树叶果蔬拓印画;吸管吹画烟花、树枝等;弹珠滚画;石头画;棉签画花、小蝌蚪;旧报纸做的纸浆画;废旧球鞋画;废旧马桶画;皮球画;乒乓球绘画;鸡蛋壳绘画;废旧T恤画;瓶瓶罐罐画;卫生纸芯桶绘画;纸盘画、、、在活动中,我们引导、激发幼儿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观察和感受不同事物自身的肌理特点,大胆创作出新颖奇特的艺术作品,发展想象与创造。

   美工活动中,自然材料、生活材料更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充分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运用丰富的自然、生活材料进行美工创作,突破以往单一材料的限制与拘束,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对其进行巧妙改造、组合,把废旧生活材料、自然材料变成可以游戏、赠送、装饰的各类艺术品。如蔬果造型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每一个蔬果的外形进行迁想造型,将一枝芹菜、一颗西兰花、两个豆角、两只小红椒、拼成一幅美女头像;将一只只圆白萝卜变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如纸盒造型中,引导幼儿根据纸盒的不同形状,将香烟盒造型成轮船,将长方形盒制作成汽车;用旧信封、麦当劳盒子制作成海洋鱼等;还用一次性方便筷子制作成小竹篮;用果冻盒做成小风铃;用旧丝袜制作花等。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欣赏、游戏、装饰、赠送时,从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见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豪。    

    4. 有目的、有层次的将自然材料、生活材料投放进美术活动区
   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活动区活动活动没有统一的主题和要求,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进行大胆表现。美术区中材料的投放,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也要关注材料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和价值,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各人所长进行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群体作用,和家长的合作资源,共同收集、整理,合理投放材料。现将我们投放进活动区的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进行大致分类:
 
    纸盒类:各类家居用品、食品、香烟、酒类、化妆品等包装盒。用这类物质,可以制作汽车、飞盘、机器人、花盆、时钟等各种教玩具。还可将大的纸盒进行包装,制作垃圾回收站,帮助我们收集各类可以回收的自然垃圾、生活垃圾。既经济环保,又美观实用。
 
    纸类:废旧报纸、过期彩印杂志、鲜花的包装纸等。废旧的报纸,可以制作纸浆画;彩色的时尚杂志,卷成纸筒,可装饰教室、可做纸船等作品。

 线、管类:短的毛线头、麻绳、蛋糕包装绳、鲜花包装绳、废旧电线、废旧水管、吸管等。我们用废旧的毛线头进行拼贴画、编制鸭蛋网;用废旧的电线,进行电线DIY,塑造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运用废旧水管,制作成蜿蜒的小路,悬挂幼儿成长的“脚印”(脚印画、球鞋绘画作品),或者用水管制作成机器人的四肢,灵活又生动。

 瓶罐类:塑料饮料瓶、啤酒瓶、油壶等瓶瓶罐罐。

 沙石头:鹅卵石、沙子、泥巴等。可以用来画画,也可以塑造各种造型。

 种子、果实、壳类:如黄豆、绿豆、花生、黑豆、芸豆、鸡蛋壳、开心果壳、贝壳、螃蟹壳、乌龟壳等。此类物质,可以进行粘贴画、拼贴画等活动。

 其他类:小布头、纽扣、弹珠、废马桶、旧球鞋、旧牙刷、杯子等。

   材料进行了收集和分类之后,教师要根据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适时的投放成品或者半成品到区域中,不能一次投放过多,让幼儿无从选择,也不能过少,让幼儿没有选择的余地,教师要把握住材料投放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梯度性。合理的投放了材料,教师还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学会抓住材料自身的特征,进行艺术的想象与构思。并不断注意观察孩子的活动过程,耐心等待,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调动家长资源,共同开展美术活动
   让废弃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变成这一件件美妙的艺术品,让幼儿由最初对生活废旧材料、自然材料的陌生到熟练灵活的运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我们运用生活材料、自然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我们的合作伙伴---家长。家长丰富的知识和职业背景,不仅能够为我们的活动收集、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和自然材料,也能够丰富我们的活动内容。比如通过开展亲子小制作、亲子美术创意活动、亲子玩教具制作等活动,让家长充分感受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教育意义,同时在制作活动中,也融洽了亲子关系,体验变废为宝的生活情趣。

   在运用自然材料、生活材料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不论幼儿、教师、家长,我们每一个参与的人不仅体验到创作的成功与快乐,学会了节能环保,更学会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美化生活,同时也美化了心灵。美在自然中绽放,美在心灵中绽放!

【参考文献】
1.华国华《杂物画教学中的“四个引领”》 ---《中国美食教育》2007.1
2.许慧芳《就地取材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中国教师报》2005.1.19
3.丹  纳《艺术的哲学》                ---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1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