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语言教育

多元途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03日
作者:谈珊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第一幼儿园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贯穿幼儿园全部活动领域
   语言既是进行思维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这可以促使幼儿更多地运用语言去与同伴、成人交往,更好地体会和理解人们语言所表达的内涵,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定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并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语言教育包括系统的语言教育活动,如听说游戏、文学作品、早期阅读、讲述活动、谈话活动,也包括幼儿日常游戏活动和在园的各种场景中的语言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指导要点”第2条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教育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因此,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科学、社会、艺术、健康、体育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虽不以发展幼儿语言为主要内容,但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语言活动领域的任务。

   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幼儿自己的事情,要发挥幼儿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机制,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发展。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主要表现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应当记住“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很愚蠢的事情” [1]。

   只有让幼儿投身于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要注重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发问、自主建构、自由创造,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提出 “我们建议学生在学习区自主地选择活动,因为选择本身也能为识别儿童智能强弱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

   二、注重园内各活动领域的整合,提高对幼儿语言教育的渗透性
   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这也决定了幼儿园必须整合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融于课程的全过程,构建起和谐、整合课程实施操作的基本骨架。这种整合一定要避免现行幼儿教育中的误区,即四类“过早”:过早、过多、过偏、过于机械的毛病[3]。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置身于语言环境或语言信息中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把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从而获得大量的、丰富的语言经验。

   三、整合各活动领域的具体做法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我们在宏观的教育设计与安排和微观的具体活动过程都强调,注重园内外的各项活动的整合,注意把语言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项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去,利用多种途径推动不同年龄层次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总体要求上,首先,一日活动流程安排上注意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其次,要求教师与保育员在与幼儿在教室内的交流注意语言适合幼儿的特点。再次,不同活动领域的教师在不同场景下也要注意与幼儿恰当的语言沟通。具体要求上,要求语言领域的教师多用规范的日常语言满足幼儿日常生活需要,不必可以过早去接触甚至背诵什么唐诗宋词之类的。语言交流首先让幼儿体会各种人际关系和情感,从语言的角度体味社会的正常生活。要求其他活动领域的教师把“实指”[4]对象和语言结合起来,方便幼儿理解实物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在感知具体事物中学习语言,从而满足幼儿表达的需要,使幼儿愿意表达,乐于表达。同时注意师幼互动的语言性和行为性结合。

   游戏是有效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捷径,语言能力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智力活动水平提高。教师可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求知欲,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对各种事物、各种活动产生兴趣,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记。幼儿在共同游戏和密切的相互接触中,有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从中可以学习理解他人语言和用语言表达自己所想。表演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演情境。教师鼓励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述情节,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中,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采取游戏式、启发式等方法引导幼儿掌握与表演有关的语言及非语言表现手段;接着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特点在激发兴趣的基础进行引导。
语言讲述中,我们提供多幅有关联的图画、图片,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进行讲述,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喜爱,在自由选择的情境中与同伴一起选、一起看,一起自由地讲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自主选择的讲述中积极地参与语言活动。语言游戏“我和妈妈春游”,给教室布置成具有春天景色的花园(花盆种的花)、绿色的草地(绿地毯)和发芽的树木(盆景)等,让幼儿在提供的场景中玩耍,感受春天的景色,从中学习语言。

   绘画的活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绘画技能,而且还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幼儿的绘画活动存中在着大量的语言教育机会。如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让幼儿介绍、评价作品,让孩子想说就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带动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言。特别是,画故事更能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每个班的环境布置活动中,我们要求各班教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为环境布置出注意。我们还动手让孩子参与环境的布置,收集材料, 动手制作,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自然地产生想说的愿望。

   我们还召开各领域教师一起讨论在不同领域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心得体会,从而在教师之间达到整合的效果。

   确立各领域活动实施目标的多元化,在各领域活动中,除本领域目标之外,还应当提供幼儿学习语言的机会。把语言学习的主题合理镶嵌在其他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去,以方便幼儿能够组织不同活动领域的学习过程,自然进入相互渗透的学习活动,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总之,整合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并使之相互渗透,从而能够更好地多元途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注释:
[1] 卢梭 《爱弥儿》 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第84页
[2]《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  霍华德•加德纳主编 方均君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57页
   [3]徐士强  《论早期儿童教育之“过”》 《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4] 奥古斯丁、 维特根斯坦语 转引自 章红《早期阅读的对象》《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