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主题教育

主题活动回归生活世界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12日
作者:常娟      来源: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幼儿园 

      学前期是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时期,是一个集蕴藏巨大发展潜力又十分脆弱,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是一个既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又需要发展自身好奇心,探求与的时期。
     “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教育界这些年来最为热切的呼声。在对知识世界和规范世界的批判下,让枯竭冷漠的教育回到真实,鲜活,丰富的生活中来,让他获得源头活水,这既是儿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应该享受的权利。
      在《纲要》中,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需要为本这一指导思想随处可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得经验。”
      我们根据本地资源,区域文化,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探索和学习中展开了本土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每进入一个主题,积极性都很高,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幼儿更广泛地认识了生活的丰富,更深刻地体验了生活的精彩,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新生活的追求。
      一、捕捉契机,生成主题——关注生活
      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前科学的、预先给予的世界,是一个直观的、奠基性的世界,是富有意义、富有价值,本身存在的世界。
      当幼儿走进生活,遇到与周围环境的直接接触和探究活动,孩子们会逐渐发现和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美好,感受到人与环境及动植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依存关系;通过全身心投入玉珍爱生命,关怀活动的环境,逐渐产生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环保意识。
大马路,楼房这些设施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是我们包括孩子每天都会目睹的事物,它是那么的熟悉而又普通,又是那么的贴近生活。在实施《认识春天——放风筝》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从本园至三转盘,幼儿沿路可以看到高耸的楼房,优美温馨的社区环境,看到新旧马路的变化,马路上车来人往的繁荣景象,不同人群的活动。在这次放风筝活动中,不仅认识了马路,了解了交通规则,而且更进一步熟悉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受了家乡的变化,从中激发了幼儿积极美好的情感。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就可以捕捉到新的教育契机,生成新的主题。
      主题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表现也很大胆,有时也会受到年龄的限制,主动生成活动的能力还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细心观察孩子在自发、非正规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与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拓展主题,并使之丰富和完善起来。
在认识骆驼时,当我给孩子讲关于骆驼的故事时,孩子们目不转睛的听着,还不时地问“后来呢?”于是,我们生成了《动物世界》这一主题,并为幼儿开辟了“宠物之家”游戏,满足幼儿的需要,让他们对动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 积极参与,实施主题活动——体验生活
      人无时无刻不在活动,活动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发展的方式。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活动成为师幼共同探索新知识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创造和快乐,充满了探索和发现,充满惊讶,惊喜,兴奋和成功的体验。
      在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活动中,它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需要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去感悟,体验,使他们亲历——感受,体验生活“生活世界”的种种生活,亲为,投入,参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因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育百科全书,在“生活世界”中,他们会学到各种知识,获得各种经验,掌握各种能力。
      在《多彩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中涉及的面很广,内容也很多。如:在“多采的节日”这一块,我们组织幼儿赏月,了解有关中秋节的典故,开了一个”月饼品尝会”,感受与亲人团聚的欢乐。并用橡皮泥制作了团圆和花式多样的月饼。在国庆节前后,引导幼儿认识国旗,观看并参与了升旗仪式。并组织了<<我和秋天有个约会>>的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假期和爸爸,妈妈游玩,一边观看一边游玩,写出游记并收集嘉峪关的名胜古迹,著名建筑,风土人情的照片,图片进行展示和介绍,让幼儿对嘉峪关有一个更为具体深刻的了解,体验嘉峪关的繁荣,昌盛,激发热爱家乡之情。还开展了《水果品尝会》等活动,并把从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到游戏,生活中来。感受秋的色彩,秋的收获。
幼儿通过一次次地走进生活,亲临了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感受到不同人群的劳动,了解人们劳动的艰辛,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他们将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每一次劳动,每一次付出。
      三,师生互动,创设主题环境——美化生活
     主题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是为主题而创设的,而主题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开展。主题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他自始自终贯穿着整个主题,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随着主题的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的,每一步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学习参与的写照,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教师和孩子的智慧,劳动和创造。
      在《多彩的秋天》这一主题中,我根据嘉峪关气候和具体环境分块逐步实施。帮助幼儿去户外采撷秋景,收集各种树叶标本,种子等,进行树叶拼贴,果实组画,悬挂在教室里。收集多种水果,干果,用皱纹纸,粘贴纸进行装饰,成为生动活拨的水果娃娃陈列在教室里,把幼儿的画和家长写的游记,图片。照片经过整理后布置成美丽的秋天,在实施《嘉峪关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通过家长和幼儿以收集资料,图片,教师,家长讲解嘉峪关的悠久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让幼儿了解并复述出“关城”,“祁连山”的由来及文化特点,并根据幼儿看到的,听到的,画出心中美丽的嘉峪关布置成墙面装饰。这样做不但丰富了本土区域文化,丰富了主题,美化了教室环境。,使幼儿了解美丽家乡特有的风景,而且还激发了幼儿热爱嘉峪关的情感。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的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所以,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敏感地感受他们的问题,困难与需要,并及时地给予知道,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四,家园合作,丰富主题内容——创造主题生活
      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园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不能替代的,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这些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
      在我们实践的很多主题活动中,都少不了家长的配合,正是有了家长的热心帮助与支持,才能使我们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使我们的活动日益丰富。如: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一主题中,就要求家长能放手,相信我们的工作,让孩子勇敢的面新对环境,新生活。在《美丽的的秋天》主题活中,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收集干果,水果,和孩子一起制作作品,利用假期带幼儿外出寻找秋景。在《瞧!我多棒——小巧手心中的嘉峪关》主题活动中,和孩子一起收集图片,查阅相关知识,制作各种手工作品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有材料的提供,有知识的准备,有成果的展示,获得的这些知识,经验,成品都可适用于幼儿的游戏,生活之中,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精彩。让家长投入到孩子的活动中来,成为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伙伴,共同分享生活的乐趣,激发创造契机生活的热情。
      让主题活动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体验创造,从而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童年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美妙的歌。童年是绚丽多彩的。童年属人生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童年的脚步成为幼儿的人生之旅,留下精彩的篇章。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