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国外幼教 > 政策纵览

日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24日
作者:刘小飞许晓晖     来源:《幼儿教育》

     [摘要]日本极其重视幼儿教育,确立了严格规范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以确保幼教师资的质量。日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分为普通资格证书和临时资格证书两类。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是获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两大途径。借鉴日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可以考虑通过提高学历要求、细化证书等级、建立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等举措加以完善。

  [关键词]日本;幼儿园教师;教师资格证书;职前培养;在职进修

  日本极其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园教师的质量决定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1947年,日本公布了《学校教育法》,将幼儿教育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幼儿园教师成为教育公务员,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高素质人才不断加入到幼儿园教师队伍之中。为了从整体上保障和提高幼教师资的质量。1949年5月31日,日本颁布了《教员许可法》(也称《教育职员许可法》或《教育职员资格证书法》)和《教员许可法施行令》。1954年10月27日又颁布《教育许可法实行规则》,使有关教师培养方面的法令趋于完善。以上法律的颁布与实施,使日本幼儿园教师获取执业资格有了制度性的规定:不论想进入国立、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做幼儿园教师,都必须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之后,日本又对以上法律法规作了多次修订,使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更趋完善。日本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启示。

  一、日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类型

  日本现行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主要有两类:普通资格证书和临时资格证书。这两类资格证书在获取的资格条件、使用范围以及有效期限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

  在日本,普通资格证书是最主要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拥有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普通资格证书又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专修资格证书、一种资格证书和二种资格证书。此三种教师资格证书在授予对象的学历水平要求、教师任职年限、使用范围以及有效期限等方面都有不同规定。临时资格证书是一种非正式的教师资格证书,它只有在招聘不到持有普通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者时才可选择。不过,临时资格证书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二、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途径

  在日本,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社会地位很高且待遇优厚的职业,许多人都想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为了规范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确保幼教师资质量,日本相关法律规定只有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者才有资格成为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途径也有明确规定,主要有职前培养(学校教育)和在职进修两种途径。

  1 职前培养——严把入口关,保证幼教师资培养质量

  职前培养是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最主要途径。在文部科学省认定的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短期大学以及其他培养机构学习规定课程、获得规定学分,可取得幼儿园教师普通资格证书(无专业限制),即专修资格证书、一种资格证书和二种资格证书。培养课程主要包括一般教养科目、学科教育专业科目和教职专门科目。一般教养科目分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学科教育专业科目和教职专门科目与将要从事的教育职业密切相关。相关法律对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分也有规定。例如,要获得专修资格证书,必须在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大学院(即研究生院)学习2年以上,学完规定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要获得一种资格证书,必须在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大学学习4年,学完规定课程并最少获得124个学分;要获得二种资格证书,必须在文部科学省认定的短期大学学习2年,学完规定课程并最少获得62个学分。

  许多年来,日本在校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日本幼儿园教师属于教育公务员,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教育教学技能,还需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理论基础,因此录用比率非常小,只有小部分人毕业之后有机会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通过职前培养这种供大于求的、制度化的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一方面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培育了大批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