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幼儿园游戏

浅谈玩水游戏的开展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24日
作者:刘赛专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西区翠景东方幼儿园

      《规程》中的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

      玩水游戏包括水中游戏(包括游泳)和岸上操作游戏,通过玩水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提高小手操作能力、孩子在玩水中探索和发现,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玩水游戏室幼儿喜欢的活动,怎样去指导幼儿开展玩水游戏呢?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游戏主题产生打基础
     “幼儿的游戏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而脱离了生活的经验与知识,幼儿的游戏会变得枯燥无味,玩水游戏也是如此。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水”,水是人类生存的所必备资源。孩子喝水、上厕所、洗手、洗澡、游泳、洗东西的过程中都会不经意地开展玩水的游戏,他们会惊奇地告诉你“:老师,水流得好快,把我的便便冲走了!”“老师,我的小玩具到水底下面了,拿不上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们进行观察:水是怎样流动的?怎样才能让水流动?怎样会快些,怎样会慢些?小玩具到水下的现象叫做“沉”?还有什么东西会沉?等等,都为孩子的玩水游戏提供基础。有了这些知识经验,孩子在玩水游戏的时候,就会自动产生探索“物体的浮沉”、“水的流动”等游戏活动。

      我们还结合幼儿园的《整合活动》课程,我们抓住课程内容,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例如《彩色世界》里彩虹的形成和色彩的变化,《顽皮一夏》中各种的泼水、滴水、游水活动、夏天雷雨的产生过程,《旋转乐园》中探索生活中“漩涡”产生的方法:洗衣机的漩涡、洗手盆的漩涡、冲厕所产生的漩涡。这些知识,能让孩子产生对水的形态、水的变化、水的玩法的探索兴趣,引发他们在以后的游戏中进一步的探索:利用三菱镜和水进行光的折射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和物品制造“漩涡”,自由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泼水游戏、水中漫步、水中赛跑等游戏。

       玩水各种主题的自主产生,一改过去教师安排游戏内容、主题的做法,体现孩子为主体的观念,体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游戏的时候更积极、更主动。

       二、巧用玩具材料,提高玩水的兴趣和技能
      游戏活动离不开游戏材料,好的玩具材料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帮助孩子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游戏玩法。玩水活动的玩具材料包括一般性材料和创意性材料:一般性材料指老师提供的或现成的材料,材料的牢固性较好,较吸引孩子的注意,引起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但玩法比较单一,例如:玩沙玩水工具(铲子、水车、漏斗、筛子等等)、钓鱼玩具、吹球比赛玩具、舀水玩具等等;创意性材料指运用废旧物品,经过老师或孩子的加工和创造,变成好玩的材料,这些材料有多种的玩法,因为孩子有份制作,所以特别受到孩子的欢迎,但容易损坏。我们在使用这些玩具材料时要注意:

       1、注意一般性材料和创造性材料的提供时机。
      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和现有水平去提供,不能过高和过低于孩子的能力。一般玩具材料,由于吸引孩子、玩法简单,比较适合小班或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操作使用;创造性材料玩法丰富,特别适合中大班的孩子使用。

       2、注意一般性材料和创造性材料的提供比例。
      在每一次的游戏中,两种的玩具都应该提供,但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水平去协调提供的份量。孩子感兴趣的可以适当多一些,难度大的可以适当小一些,也可以提供多种层次的材料。例如提供三种不同层次的“钓鱼”材料,能力弱的孩子可选择固定的“鱼钩和鱼”,这“鱼钩和鱼”的上面有大的磁粒,比较容易钓到鱼;中层次的可选择不同大小的“自制大鱼、小鱼”,因为不同的大小,在水中的吸力不一样,钓难度也不一样了;高层次的孩子可以自己来拼凑钓鱼钩,根据秆的长短和磁粒的大小选择,在操作实践发现一些力学原理。

       总的来说,教师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和能力,灵活地提供玩具材料,不要盲目地去提供,最好在活动前让孩子参与玩具材料的制作,允许孩子自带玩具材料、自选玩具材料,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孩子游戏的积极性了!

       三、教师角色的适时介入和退出,是指导玩水游戏的关键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教师应在孩子在游戏开始前、进行中、结束时,老师都要进行必要观察和适时的指导,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游戏水平。这些指导方法主要有:

      1、谈话法。
      活动前,和孩子谈谈这几天对水的一些发现,谈谈上一次玩水活动时的存在问题,谈谈今天孩子自己带来的玩具材料等等,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始。活动后,让孩子说说今天的发现,说说感到最有趣的事情,或感到困难的问题,为下一次活动打基础。

       2、示范法。
      玩水活动一般都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但在一些具有难度的操作或动作练习前,教师的示范是少不了的。例如,教孩子练习“双脚绷脚尖拍水”练习时,孩子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必须正确地讲解示范。

       3、角色参与法。
      孩子在游戏的时候,有教师的适当加入,会更感兴趣。我们就经常参与到孩子的水中跑步、水中“青蛙跳”的多项比赛中,当你加入了以后。你会发现,游戏的气氛活跃得不得了,孩子笑得更欢了!但一两次以后,教师应适当地退出,退出时要注意控制气氛,可以先半推出,再完全退出。例如,和孩子比赛以后,教师可以当发号员或裁判员,这就是半退出的一种方法;再完全退出到旁边当比赛的观众,让孩子自己进行游戏。

      4、疑问法。
      当孩子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疑问,也可以让孩子先提出疑问,但教师先不要告诉孩子答案,也同样提出一些疑问,引导孩子去继续探索。

      上述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还要坚持几个原则:1、坚持让孩子自己探索发现为主,教师示范引导为辅的原则。2、坚持适时介入、适时退出的原则。不要剥夺孩子自主游戏的权利,介入和退出时注意要自然和灵活,最好以角色的口吻来加入游戏和退出游戏。3、坚持尊重孩子意愿的原则,不随意要求孩子改变玩法。

     教师的适时指导,需要长期的观察、了解、练习,实践。

      四、游戏规则的确立,对玩水游戏的开展有极大的帮助

      每一种游戏都必须游戏规则,遵守游戏的规则,是顺利进行游戏活动的前提条件。玩水游戏具有它特有的特点:
      1、水是宝贵的资源,我们在玩水的同时,应把保护水资源的概念渗透在其中;2、在水中使用材料,很容易让材料腐烂和损坏,如果孩子不注意保护,就会发生很多损坏现象。所以帮助孩子确立和明确玩水的游戏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不同的年龄班,提出的要求也应不同。小班的孩子可提供少一点的水量,提供的玩具应尽量耐用一些,提出“爱护水宝宝和玩具宝宝”的要求,教育他们在操作活动时不要弄湿衣服,教会他们在水中活动时注意保护自己,以免滑倒或受伤。中大班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说说玩水前、玩水时、玩水后注意什么问题,或与他们共同制定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让他们学习管理自己。

       在大班,我和孩子曾经共同制定的规则有:
       水中游戏:1、运动后,等身体出微汗后才可以下水。
          2、下水前,先用水拍胸、肩、背。
          3、不往别人的眼睛泼水。
          4、不从高处的岸边往下跳。
          5、老师拍5下手表示集合,请孩子尽快上岸。
          6、上岸后最好马上披住毛巾。
 
       岸上操作游戏:1、游戏前,把衣裤卷好,换上拖鞋。
               2、游戏时,尽量不要把衣裤弄湿。
               3、轮流选择玩具材料,做到“你先我后别着急”。
               4、更换玩具材料前,要举手告诉老师。
               5、注意保护玩具材料和水资源,使用玩具才材料时力度
                  要轻,不能随便浪费水(鼓励孩子使用卫生的再用水
                  游戏)。
               6、想玩别人的材料,要得到别人的同意,可以商量、猜
                  拳决定,或一起合作游戏,别争抢。
               7、听到集中口令,要尽快完成操作来集中。
               8、游戏后,要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材料。
               9、爱护玩具、收拾得最好、集中最快的孩子,获得下次 游戏的优先权利。

      玩水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是发展孩子体力和智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重视对玩水游戏的指导,对玩水游戏的探索我们还要不断深入。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