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社会教育

绿色梦想、绿色世界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13日
作者:华萍萍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东亭中心幼儿园
  大自然对我们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大自然的荫蔽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环保教育意义深远。孩子,是地球未来的主人,是为绿色梦想开拓的缔造者,担负着改造和创造自然的重大使命。我园重视环境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使绿色教育成为我们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活动。

   一、创设绿色世界,让孩子感受自然
   在幼儿的眼睛里,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姿、充满无数问题的世界。为了让幼儿有而深切感受大自然特殊的魅力,我们幼儿园组织他们走进“绿色的大自然”。每天走进幼儿园,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有孩子们在种植园地亲手播种的花草,迎风摇曳;环境能美化生活,在幼儿园,本着环境育人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大班的大环境——走廊的布置上以是以“四季”为主题。我们把孩子们的作品经过老师的美化加工后,布置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彩旗上,间隔垂挂于走廊,走廊的两边则是每个班结合主题“快乐开心车”“逛商店”和“童话的故事”等所搜集的一些资料和小朋友们充满童趣的作品。在老师们的精心设计和细心布局下,这些资料和小朋友的作品都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环境的教育资源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四季的季节特征,而且使孩子们每时每刻都置身于“四季畅想曲”的优美曲调中。园内张贴环保标志,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让孩子们雀跃在蓝天白云下,嬉笑于绿草鲜花间,处处洋溢着春天般的勃勃生机,流淌着美丽和祥和。孩子们感受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丽。

   二、走入绿色梦景,让孩子参与绿色行动
   1、把环保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去。
   幼儿园一日活动丰富多样,有上课、游戏、劳动、观察、生活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进行环保教育。如:让幼儿学习有关诗歌、故事,开展谈话活动初步知道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教师还利用幼儿洗手的环节,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首先,教孩子正确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用水后拧紧水龙头的习惯,接着开展了相应的主题活动。新建的幼儿园有了沙池,我带领小朋友到沙池去玩,小朋友们玩得都很开心。回来后,我让孩子们尽管盥洗室洗手。忽然,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悄悄地在一边的水池玩。一看,水池里已经有一层薄薄的水,只见有的拿小碗当做小船,在水面上划来划去,有的小朋友拿水泼在自己的手臂上,说“好凉快”,还有的小朋友拿矿泉水瓶子装满水,倒来倒去。看到孩子们那么喜欢水,加上天气渐渐的热了,我们决定开展新的主题活动“我们的朋友——水”。我们的朋友——水的活动开展两周了,回头看看,开展这项活动带给孩子们很多玩水的乐趣,孩子们用各种工具获得了有关玩水的经验,丰富了很多有关水的知识,知道了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流动的。也感受到了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知道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吃的饭煮的时候要加水,洗菜要水,烧汤更要水,洗脸刷牙洗澡洗衣服等等都要水,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我们的人口渴要喝水。从这里,孩子们知道了要爱惜我们的水资源。孩子们会在洗手时开小小的水,喝水时不再是凑满满的一大杯水,懂得了要喝多少取多少,尽量不浪费。

   在这个主题活动里,我们不仅得到园领导的支持和协助,给我们的活动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条件,让我们的活动顺利的开展。还得到家长的配合,因此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好的活动,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争取各方面的协助,才能顺利的开展下去。节约用水的活动我们还在长期不懈的开展下去,让每一个孩子都来当合格的“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可以开展“没有水会怎样”等讨论,让幼儿知道地球上要是没有水,人、动物、植物都不能生存,教育幼儿要从小培养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用散步时间有意识的引导他们观察树、草、花,感受美丽的景色,产生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倾向,教育幼儿要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不随地吐痰,保持整洁的环境。我们还要求幼儿收集绘画、折纸、剪纸等用的废纸不把它们当做垃圾扔掉,因为他们可以再生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环保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教师抓住活动中每件小事背后潜藏的环保价值进行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把社区活动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去。
   本学期,我们年级组结合主题活动,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社区资源。在“我们的家园”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大班年级组的全体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幼儿园附近的小区——竹园小区。老师们耐心地引导小朋友们通过自己仔细地观察,去发现小区的建筑主要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用途,接着,我们又结合环保教育,进行了参观过后的捡树叶、捡垃圾的活动。孩子们仔仔细细寻遍每个角落,将捡到的树叶和垃圾放进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袋中。通过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为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我们年级组开展了秋游活动,11月19号我们带领小朋友来到了锡惠公园,在这里,孩子们见到了用各种名贵的菊花,在动物园里给小猴、大狗熊喂食等等,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天到了,春暖花开,鸟语花香。2009年4月1日大班年级组全体小朋友来到风景秀丽的鼋头渚春游活动。一路上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喜悦之情。一到目的地孩子们便被粉红的樱花、一簇簇的紫荆花、红艳艳的海棠花所吸引,在草地上尽情欢乐,享受春的美景。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游玩了太湖仙岛、中外友谊樱花林等,到处都留下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整个春游活动中孩子们还能注意环保,不忘垫好报纸,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里,春游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孩子们寻找到了春天的足迹。通过活动让孩子真正回归到大自然的生活中,从而产生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实现绿色梦想,让孩子从身边做起
   创设多彩的教育环境,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开学初,组内老师共同设计和制作了走廊的大环境——海底世界,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妙的海底世界,在美妙的海底世界感受来自大海的气息。各班在区域活动中更多地提供了原有材料和废旧材料,并且与教学主题相结合,开展活动。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们本着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尽量将材料的边边角角甚至毛线、硬纸板、易拉罐和废旧报纸等都利用了起来。走进每个教室都能见到老师和孩子们自己亲手制作各式各样的作品,美观而富有童趣。大一班以纸杯、吸管做骨架,微风一吹,阵阵悦耳的铃声像舞动的精灵,随风飘舞。在串串风铃声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大二班将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的王老吉罐子制作成彩色风铃,用边角料进行装饰,麦德龙的邮报制作成纸棒,把风铃悬挂在空中,为幼儿弹奏着美妙的乐曲。大三班的老师运用简单美观的小图案制作成主题边框,把孩子们的手工制作、照片、图片等资料展现在了一系列的主题里,向家长们展示了孩子在园学习的过程。大四班把每一个主题创设成一本一本图书,打开每一乐章便能看见孩子们在每一主题活动中的点点收获。走到大五班,就能看见许多小鸟乘载着我班每一个小朋友的点滴成长,让每个孩子享受着环保带来的乐趣。结合主题的不断变化,走廊大环境的布置又以 “四季”为主题。我们把孩子们的作品经过老师的美化加工后,布置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彩旗上,间隔垂挂于走廊,走廊的两边则是每个班结合主题“快乐开心车”“逛商店”和“童话的故事”等所搜集的一些资料和小朋友们充满童趣的作品。在老师们的精心设计和细心布局下,这些资料和小朋友的作品都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环境的教育资源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四季的季节特征,感受四季带了的美丽景色,从而激发幼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融入绿色大自然,让孩子体验绿色气息
   1、结合主题,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
   结合主题《环保小卫士》,我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轻要轻;爱护图书,爱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的好习惯。平时,多组织孩子收集废纸,易拉罐,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再生利用,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减少污染。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另外,我们还十分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窗台上,设置了养殖园、种植角,让小朋友亲自养殖各种动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在感受了付出时的艰辛,长大后的喜悦时,孩子们会更加自觉地去关心身边的动植物,从而唤起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除了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玩沙区、玩水区、观察角和种植园地外,应把孩子带入大自然中去,使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更加深刻与丰富。

   2、走进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幼儿生活在奇趣盎然、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这一切都使幼儿感到新奇和有趣,在主题《大自然的呼唤》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让他们与可爱顽皮的小水滴结伴,与温暖的太阳交谈,在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怎么会下雨?”“风从那里来的?”“为什么云会各种形状?”这个主题中,以“小水滴旅行记”为开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我们在这个活动中共预设了三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此进行了调整,共进行了两周,如在第一周中“小水滴旅行”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小水滴的变化过程及形成原因,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小水滴哪儿去了》让幼儿知道了水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变化的,第二周中,和幼儿尽心了关于雨和风的活动,、《风在哪里》让幼儿知道了风对人们的用处,并运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风的认识,科学活动《雨是什么》让幼儿了解了云和风的关系,知道了雨是怎么样形成的。

   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自然课堂,而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以热爱大自然为基础的,爱得越强烈,认识就越深刻,所以在环保教育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萌发他们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愿望。如:组织幼儿观看“环宇探索”、“动物世界”等电视录像;借春游之机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幼儿游玩的时候同时给他们讲解,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认识周围环境,以及环境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动物、花草树木的爱心。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宣传栏、家园联系册和家校通等形式,宣传有关环保教育的内容,教育家长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例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仍瓜皮果壳,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高声喧哗,在家里听音乐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等等,要求家长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让幼儿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树木、花草、动物的爱惜。在环境创设中,我们先给家长发了家校通,向家长们介绍了此主题活动的内容及请家长需要配合的,如:请家长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一些自然现象,如:夕阳、水蒸气、雾、云等,观看电视中的气象预报等,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了纸、笔等多种材料,让幼儿来画画气象标记,云、雨等。从而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理埋下了智慧的种子。

   五、开展绿色活动,让孩子收获绿色果实
   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采用游戏、绘画、讲故事、唱歌、跳舞、谈话、看录象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围绕纪念日的主题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和环保宣传活动,让幼儿直观有趣、积极愉快的活动中主动活拨地接受教育。

   围绕“3.12”植树节开展了“爱护树木美化环境”的主题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谈话,提出“树木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好处?”等问题,在教室的自然角里,有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植物,如萝卜、小葱、小花等,不仅每天给植物喝点水,孩子们还每天都纪录下它们的成长过程,通过孩子们对植物的观察,培养他们的耐心以及爱心,使他们了解成长的不易,从而关爱自然,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植树节的来历,让小朋友们在幼小的心田里栽下一片春色。让孩子们意识到:植树节的意义不仅仅是人们在这一天都去种树,更重要的是小树需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了幼儿爱护幼儿园和周围的树木的美好情感。

   6月5日式世界环境日,结合“6.5”世界环境日,我们大班年级组开展了:《争当绿色小卫士:我给树木来挂牌》的活动,在活动中,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将准备好的树名挂在树木上,他们几个人一组自由地结合,每组负责几棵树,在老师的指导下,干得热火朝天。整个活动活泼而热闹,在活动中幼儿强烈地感受到:树是人类的朋友,大家都要爱护它。给树木挂好牌后,小朋友们都自觉地弯下腰捡垃圾、拾枯枝、除杂草,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孩子们干得小手通红,可脸蛋上的笑容却灿烂无比,体验着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纷纷表示,要做个爱绿、护绿的小天使。他们急切期盼着小树苗能早点开花,长高,还想和它们比比,看谁长得更快、更高!是啊,让小树苗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让我们的幼儿园变成一个绿色的大花园。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幼儿园的各种树木,学习了有关树木的知识,孩子们也为幼儿园的绿化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而且还学到了要爱护自然的绿色教育,培养了他们爱护每一棵树,珍惜每一片绿,养成爱护绿色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护绿行动中来。从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的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为幼儿园增添了绿色,净化、美化了环境此外,我们设计了《让空气更干净》《生活垃圾分类》《乐音和噪音》《可怕的白色污染》等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

   为了使环保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我们带领幼儿进行实验,把塑料袋、果皮、树叶分别埋在土里,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其变化,告诉幼儿果皮、树叶等垃圾可以在日光、雨水、空气、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为肥料,而现在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却不易分解,会污染环境,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了绿色蓝天、绿色的世界。                       (编辑:ls)